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从目的出发进行书法教学设计

如何从目的出发进行书法教学设计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的是一种预期,一种渴望,一种心理活动,作为动机,贯穿在行为的始终。目标是具体的,可量化,可检验。无数个循序渐进的目标联系、连接起来,成为贯穿始终的目的线索上的一个个节点和珍珠,从而成为达成目的的具体过程和路径,这就形成了目的与目标的特定联系和关系。目标缺陷,从而造成的目的缺失,是教学设计的大忌。围绕教学目的进行教学设计是任何教师必须掌握和熟练运用的方法。

如何从目的出发进行书法教学设计

书法教育的目的可以概括为三句话:提高书写能力,欣赏书法艺术,传承书法文化。目的是一种预期,一种渴望,一种心理活动,作为动机,贯穿在行为的始终。所以书法教学活动要围绕如何达到和实现目的展开。目的是相对抽象的,在具体的行动中,还要把目的转化、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目标。目标是具体的,可量化,可检验。无数个循序渐进的目标联系、连接起来,成为贯穿始终的目的线索上的一个个节点和珍珠,从而成为达成目的的具体过程和路径,这就形成了目的与目标的特定联系和关系。目的与目标的关系、联系、区别是一个常识性话题,可以用下表来说明。

目的与目标关系表

通过这个关系表不难看到,书法教育的目的,是通过一个个的教学活动目标来实现的,目的贯穿行动的始终,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教学活动目标,达成最终的教育目的。对于教学设计而言,就是依据目的、课时分解成无数个教学目标并实现的过程。

一要体现阶段性。书法教育的阶段性目标体现在每一次课堂教学之中。教学设计的第一件事,是依据目的划分阶段,依据课时数分解内容。所有的课时要囊括所有的内容,有多少课时,就要分解成多少相对应的阶段目标。在教学中,这就是教学计划,教学任务书。不能课时用完了,有些阶段目标还没有完成,这叫作没有完成教学任务;课时没用完,阶段性目标都实现了,就要反思计划的科学性,考核目标达成的质量。目的、目标、任务、时限在这里成为体现阶段性的基本要素。

二要体现整体性。为了实现目的,需要涉及哪些基本内容,是教学设计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有的教学设计有教材要求,教材提供了内容依据;有时没有教材,需要教师选择、取舍内容,依据是教育目的。还有时教材内容与实际不符,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目的调整教材,或增或减,或删或改。教学设计的整体性要求,就是不能疏漏,不能课时完结了、结束了,但有的内容还没讲。而这些内容是必须讲的,不讲就不足以形成完备的书写、欣赏、传承能力。目标体现目的,所有目标实现的时候,应该等于所要达成的目的。目标缺陷,从而造成的目的缺失,是教学设计的大忌。(www.xing528.com)

三要体现关联性。检验目标是否合理,科学的尺度有两个:一是所有的目标是否足以支撑、体现目的,即整体性要求。二是目标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关联的,循序渐进的,先后次序清晰合理。有些内容目标比较容易把握,如总是先讲用笔,然后再讲结构,最后讲章法。但有的内容、目标在什么阶段体现,却要进行精心设计。如墨法在什么阶段讲解。更重要的是,有些内容是贯穿始终的,既要作为单独目标去实现,又要随时有所体现。如欣赏能力、审美能力的提升。教师在课堂上讲解藏锋、中锋、出锋、偏锋,为什么强调要用中锋,为什么重视藏锋,可能随时就要讲到笔画形态的审美特征问题了。所谓关联性,就是既分阶段性目标,又要充分考虑不同内容之间的联系。分解不是分开,关联不是不加分别。设计的科学性、艺术性就是这样体现出来的。

四要体现时限性。教学设计对于时限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在课程规定的总体时限中体现目的,在每一次课程中实现目标,在所有目标的达成中实现目的,整体性、关联性、阶段性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教学设计中的每一次课,都可以作为一个节点体现阶段性,又在整体框架中体现目的性。就每一次课而言,就是在规定时限内追求目标和结果。教学设计的基本单位是课堂。时限性固然体现为全部课时,但体现过程效应,目标阶段达成的是课堂。对于设计而言,就是要具体到这一次课教什么,学什么,做什么,达成什么效果,实现什么目标。现在中小学最流行的做法是写教案,教案的第一限定是课时。大学教师的教案没有中小学那么具体、严格,但教学日历的内容同样是时限明确的。

目的→目标→课堂任务,整体→关联→具体内容,课时→课程→课堂,这些因素的总体出发点是目的。围绕教学目的进行教学设计是任何教师必须掌握和熟练运用的方法。没有无目的的教学设计,没有无目标的教学设计,没有不依赖目标达成目的的设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