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书法教学论:目的性原则

书法教学论:目的性原则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的性原则就是教材的内容要合于书法教育的目的。思想性的核心是教育功能、作用的发挥,是对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位置、地位、性质的体认。时代性是目的性的主旨。书法作为中华民族最有特点、最亮丽的一张名片,必将随着这个时代一起发扬光大。选择性是体现目的性的基本方式和手段。

书法教学论:目的性原则

目的性原则就是教材的内容要合于书法教育的目的。《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开宗明义:“书法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品质具有重要作用。为推进中小学书法教育,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特制定本纲要。”并这样规定了书法教育的总体目标和内容:

1.学习和掌握硬笔、毛笔书写汉字的基本技法,提高书写能力,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感受汉字和书法的魅力,陶冶性情,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

3.激发热爱汉字、学习书法的热情,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感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对象,是广大在校的中小学生,如果把人群放大到全社会,包括大学生和所有成年、老年书法爱好者、学习者,书法教育的目的可以概括为提高书写能力、欣赏书法艺术、传承书法文化三个方面。书法教材的编写,必须扣紧这三个方面,足以体现和支撑这三个目的。(www.xing528.com)

目的性是思想性在书法教育中的具体体现,也是在书法教材编写中的具体体现。思想性的核心是教育功能、作用的发挥,是对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位置、地位、性质的体认。教育是上层建筑,教育是生产力,教育的基本职能是文化传承,教育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伟大使命,教育要促进人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正是基于这样的根本出发点,教育必须担负起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没有继承就无所谓弘扬。对于书法而言,强调继承性,是教育的核心思想。

时代性是目的性的主旨。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而现代化一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可以说,现代化是时代性的根本标志。什么是教育的现代化?就是用当代最先进的理念、方法、手段、途径促进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适应教育自身发展、适应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性进程。与时俱进、服务社会、面向未来,就是时代性要求。我们所处的时代,是改革开放的时代,是奋发图强的时代,是创新发展的时代,是继往开来的时代,是民族复兴的时代,是中国拥抱世界、世界离不开中国、中国正在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时代。书法作为中华民族最有特点、最亮丽的一张名片,必将随着这个时代一起发扬光大。这也正是中小学生开设书法课,在全社会广泛开展书法教育的客观背景和时代要求。当然,这样一个昂扬向上的时代,对于丑书、乱书等背离传统的各类现象,抑制、反对、摒弃是必然的。

选择性是体现目的性的基本方式和手段。教育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决定了教育从来都是有选择的。面对悠久的历史,面对良莠不齐、精华与糟粕共存的文化,面对不同的社会价值观,面对各种各样的知识内容,任何一个阶级、民族、国家在实施教育的时候,第一项任务都是选择。这是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用什么内容培养人的客观需要。201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下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指出:“发挥精神文化产品育人化人的重要功能。一切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和文化活动,都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积极人生追求、高尚思想境界和健康生活情趣。提升文化产品的思想品格和艺术品位,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优秀作品,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该意见还指出:“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怡情养志、涵育文明的重要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大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量,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梳理和萃取中华文化中的思想精神,做出通俗易懂的当代表达,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不断发扬光大。”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书法是中华文明的符号和标识,这是世所共知、共识的,而书法教育,正是建设文化传承体系的最重要、直接的途径和方式,这里使用的“挖掘”“梳理”“萃取”等词汇,用一个词概括,就是选择—教育选择,传承选择,教材选择,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