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考叔与李密的情谊:思想品德篇之友善团结

考叔与李密的情谊:思想品德篇之友善团结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孝”是我国传统道德最具本质特征的德性之一。庄公赐考叔酒食。从此,母子和好如初。所以,史家在记述这件事之后,又评论说:“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颍考叔对母亲的孝是“纯孝”的典型,李密对祖母的孝也是“纯孝”的典型,而且更能激发人们的孝心。而这时,祖母已年老多病,无人奉养,于是李密上表陈情,恳切辞召,以留养祖母。后来李密的祖母去世,遂复以太子洗马应征至洛。

考叔与李密的情谊:思想品德篇之友善团结

“孝”是我国传统道德最具本质特征的德性之一。它居“八德”即所谓“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之首,被儒学伦理奉之为“仁之本”,是“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它不但与法律相结合,而且它本身就是法律。

谢觉哉老人在一篇文章中所说亲子之爱是一种“纯真的爱”,是发自人的天性的自然淳朴的爱。因而也是一种非常可贵的道德情感。不过,在封建社会里,封建统治阶级却把它纳入为巩固剥削统治服务的轨道。他们提倡愚孝,提倡“父教子亡,子不敢不亡”,而且又使之与愚忠的道德要求相合,把人们都置于君父的淫威之下而变成逆来顺受的大小奴才。这当然为我们所不取。

春秋时期,郑庄公的母亲武姜在生他的时候,由于难产而受到痛苦和惊怕,因此不喜欢他,而喜欢他的弟弟共叔段,并想立段为郑君。后庄公即位,共叔段就请外居京地(在今河南荥阳县东南),庄公答应了。谁知共叔段居京以后,却与武姜串通,里应外合,攻打庄公。庄公就出兵讨伐。段就被迫出奔共地(今河南辉县)。庄公赶走了弟弟之后,就把母亲安置在城颍(在今河南临颍西北),并发誓说:“不及黄泉(指死亡),无相见也!”颍考叔听说这件事,觉得这是个人间悲剧,而且身为国君,如此处理亲子关系,也未足为国人的表率,于是就去求见庄公。庄公赐考叔酒食。考叔在进食的时候,把一些美味的肉食放在一边,舍不得吃。庄公问他为什么不吃?他回答说:“小人家有老母,她吃的都是小人给她做的食物,从来没有吃过国君的美食,所以想带些回去,让她老人家尝尝。”庄公一听,动情地说:“哎,你有美食,还可以送给母亲吃,但我有美食,却无人可送!”考叔问他,这是什么缘故?庄公就把事情的原委从前到后述说了一遍,并表示出悔恨之意,但想见母亲一面,却有誓言在先,因此常不自安。考叔听了之后,说,“无妨,既想会见母亲,而又不毁誓言,那就挖一条隧道通向地下的泉水,这样,你母子在地下相见,谁能说这办法不行呢?”庄公采纳了考叔的建议,就在地道中见了母亲。从此,母子和好如初。显然,这是由于他接受了考叔影响的结果。所以,史家在记述这件事之后,又评论说:“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

颍考叔对母亲的孝是“纯孝”的典型,李密对祖母的孝也是“纯孝”的典型,而且更能激发人们的孝心。(www.xing528.com)

李密,不是隋末瓦岗起义的李密,而是三国蜀汉末和西晋初的那个李密。他幼年丧父,母亲也改嫁,全靠祖母抚养。及长,仕蜀为郎。蜀平,武帝征为太子洗马。而这时,祖母已年老多病,无人奉养,于是李密上表陈情,恳切辞召,以留养祖母。《表》词大意为:

“臣自小遭遇不幸,刚刚生下六个月,父亲就去世了;四岁的时候,舅父又迫使母亲改嫁出门。祖母刘氏可怜我无父无母,孤弱无依,于是亲自抚养。经过千辛万苦,才把我拉扯成人。虽然如此,但臣家门衰祚(zuò)薄,既无叔伯,又少兄弟,外无有权势的亲戚,内乏可供使唤的僮仆,只有臣祖孙二人茕茕(qióng)孑立,形影相吊。而祖母又体弱多病,常卧床褥,一直由臣侍奉汤药,从未间断。……今蒙国恩,拜臣洗马。臣乃亡国之贱俘,至微至陋,幸蒙拔擢(zhuó),岂敢徘徊,自当奉诏驰往,侍太子于东宫,以报圣朝的不弃之恩。但臣祖母刘氏却‘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相依为命。是以私情区区,不敢弃远。臣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而报养祖母之日短也。乌鸟尚有反哺之情,何况人乎?故恳求陛下,怜念臣的愚诚,准许臣奉养祖母直到寿终,使祖母得以安度余年。而臣也‘生当殒身,死当结草’,以报陛下的大恩大德!”武帝见表,深受感动,乃停征召。后来李密的祖母去世,遂复以太子洗马应征至洛。他在事功上虽无显赫的建树,但他的《陈情表》及其高尚品德却一直为后人所传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