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昆明地理学史:马可·波罗、郑和和徐霞客的贡献

昆明地理学史:马可·波罗、郑和和徐霞客的贡献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可·波罗作为西方人,第一次对昆明地理情况进行了较全面的报道,展现了元代昆明多民族的民俗风情,在西方产生了极大影响。明代,昆明昆阳人郑和率领船队七次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地理史上的重大事件。明末,徐霞客游历昆明,在地理学上做出了超越前人的贡献,是昆明乃至中国地理学史上的一件大事。他在昆明系统地观察自然,描述自然,深入地解释地理现象,并上升到理论思维高度。

昆明地理学史:马可·波罗、郑和和徐霞客的贡献

KUNMING DILIXUE SHIHUA

到了汉唐时期,地理学知识也得到很大拓展。唐代樊绰所著《云南志》一书,是根据他在唐懿宗咸通年间任安南经略使幕僚时,对南诏的实地考察,并参酌唐人其他著作写成的。此书是中国最古的舆志,分云南界内途程、山川江源、六诏、名类、六睑、云南管内物产、蛮夷风俗、南蛮条教、南蛮疆界接连诸蕃夷国名等部分,涉及云南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历史、山川、气候、物产、风俗、宗教等情况,是有关这一地区现存最早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为研究云南的历史和地理,留下了珍贵的文献资料。书中还记载了金马山、螺山、碧鸡山等山脉的基本情况,扩大了地形学知识。

元代,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并周游了云南各地,在其著名的游记《马可·波罗行纪》中,对昆明等地区的物产、风俗、山川及相关人文地理状况进行了有意义的记述,开拓了人们的空间地理知识。特别是他用大量的篇章,记述了云南的黄金、白银、井盐、酒、稻、麦等物产,以及马、牛、羊、鱼等动物的养殖情况,是研究元代昆明科学技术的重要资料。马可·波罗作为西方人,第一次对昆明地理情况进行了较全面的报道,展现了元代昆明多民族的民俗风情,在西方产生了极大影响。

明代,昆明昆阳人郑和率领船队七次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地理史上的重大事件。郑和(1371~1433年),本姓马,回族,其故里在滇池南岸的昆阳。他少年时入燕王府,后燕王朱棣即皇帝位(即明成祖)后,擢升太监,赐姓郑,世人称为“三保太监”。明成祖时,派郑和为正使,出使西洋各国。郑和船队有官兵、翻译、水手工匠等27800多人,乘坐62艘“宝船”出航。这些宝船最大的可容千人,其中大船:“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每船帆十二张,水手二三百人。”据此考证,郑和宝船长度超过了100米,排水量最大超过万吨,是当时世界上第一艘万吨巨轮。

1405~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出使西洋。他率领浩浩荡荡的船队,向西乘风破浪,“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郑和船队到过越南、印尼、印度、斯里兰卡、柬埔寨、泰国、马来亚,直至南也门、索马里等3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与所到地区进行了广泛的科技文化交流。宣德八年(1433年),郑和第七次下西洋,于归国途中,积劳成疾,在古里(今印度卡利卡特)病逝。七月船队回国,宣宗赐葬南京牛首山南麓。

郑和下西洋,在科技史上的一个重大意义是首创了中国人横渡印度洋的记录。郑和的船队还发展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诸多国家和地区的友好关系,促进了中外贸易,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其事迹载誉世界,郑和也因此成为昆明历史上具有世界影响的人物。(www.xing528.com)

明末,徐霞客游历昆明,在地理学上做出了超越前人的贡献,是昆明乃至中国地理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徐霞客(1587~1641年),名弘祖(又作宏祖),号霞客,江苏江阴人,他是明代中国著名地理学家,也是一位大游历家,一生冒险远游。他于1638年由贵州进入云南,从滇东直至滇西边境腾冲,1640年返回家乡,这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出游。他广泛考察了昆明的地貌、岩溶、水系、地热、火山等,并留下《滇游日记》这样珍贵的地理地质资料。他在昆明系统地观察自然,描述自然,深入地解释地理现象,并上升到理论思维高度。

康熙四十九年至五十七年(1710~1718年),昆明县的首测天文点位“云南省昆明县北极高25度6分;京师偏西13度38分”。1934年,由云南省政府教育厅、云南通志馆、云南大学、昆明市一得测候所发起在云南大学复测,经测昆明的地理坐标是我国除北京观象台外唯一与原测经纬度确切点位。后将首测原址定为“云南第一天文点”,位于会泽楼西侧,立有圆形石柱标志,是中国早期大地测量定位标志。

1911年,留学英国地质学丁文江来到昆明,他是乘滇越铁路火车,5月份到达省城昆明。丁文江在昆明住了两个多星期,他一路上用气压表测量地势高度,绘制地图,修正了原来沿用的康熙时期传教士绘制地图的很多错误。这次考察虽然是初步的,但却是有现代科学训练的中国一流科学家首次来昆明进行的考察活动,为他3年后再次来昆明进行深入的地质调查打下了基础。

法国人弗朗西斯·安邺(1839~1873年),1866年率探险队沿湄公河流域来到云南昆明,科学家马德新接待了他们。安邺向殖民政府呈交报告,证明湄公河不适于通航,并指出滇越贸易的通道应为红河

清代,《滇海虞衡志》在地质学方面有较大的成就。作者檀萃(1725~1806年),字岂田,号默斋,安徽望江(今安庆)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进士,曾任昆明禄劝知县,遍历滇中,足迹所至,辄随手札记,并勤于思考,是清代研究昆明最知名的博物学家。其著作中对昆明常有深刻的见解,可谓空谷足音,让人钦佩不已。檀萃在《滇海虞衡志》中注意到地震与煤的形成关系:“盖滇乡地震,地裂尽开,两旁之木,震而倒下,旋即复合如平地,林木人居皆不见,阅千年化为煤。”“滇煤多木,即劫灰之余(地震)所成。”提出了煤是由远古树木因地震埋于地下,历久变化而形成的理论。这是世界上首次对煤的形成进行的科学论述,在中国科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檀萃列举煤层底板中有远古树木化石,作为他的煤田原地生成学说的证明:“掘煤者得木板煤,往往有刀剪器物,或得此木,谓之阴沉木,以制什物,尤珍贵。”他也是世界上最早提出煤由原地生成的理论的人。而在欧洲,最早发现煤层底板中植物化石的是1841年英国的罗根,提出煤由原地生成学说的是1875年德国的梅西特,都比檀萃晚了数十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