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校资源助力教师专业发展,三转变课堂的实践

学校资源助力教师专业发展,三转变课堂的实践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增进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将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连接到一起,才能发挥激励和考评的作用,才能促进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发展。当前学校中的许多实践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比如过多的规制、过分鼓励教师间的竞争,这些实际上会限制教师专业发展。因此,学校应当改善专业实践活动,使之真正成为专业发展的源泉。学校也应当设计丰富的专业发展活动来支持教师的专业发展。

学校资源助力教师专业发展,三转变课堂的实践

(一)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

教师学习共同体是指一定区域内的教师为了共同的目标、愿景和兴趣而组织起来的,目的在于通过相互交流、协作和资源共享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团体。[20]教师学习共同体为教师间的交流提供了平台;教师们可以分享知识和经验,有助于自身知识经验的积累。

在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中,教师们能否有效地合作,有效的交流是关键。为加强教师间的合作意识,增进教师间的交流,可以开展以下活动:

共建教学资源、专题网站,完善学校的校本资源。学习共同体是教师合作交流的平台,教师们集体建设,合理分工,不仅能减少工作负担,还有利于教师之间的交流。通过平台,可以共享优质的教学资源,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

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教师团队活动,如举办大范围多形式的协作学习活动、教学沙龙等,为教师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有利于增加教师之间的接触,增进彼此间的了解。在活动中,分享资源、教学理念等,各取所需。相同学科间的教师要交流合作,不同学科间的教师也要相互切磋,激发教师的灵感,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开展教学技能培训。通过培训,可以把优质高效的教学资源以及先进的教学理念分享给老师,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开阔教师的视野,还可以最大化地分享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增进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在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的过程中,有专家型教师,有经验丰富的年长教师,也有刚入职的新手教师,共同体可以为不同的教师互动交流、互相学习提供平台。新手教师应积极听取名师专家的指导,同行教师之间相互学习,扬长避短。通过共同体的构建,教师能够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积累专业知识,增强合作意识、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另外,校方还要完善本校的评价监督制度,对教师在学习共同体构建过程中出现的消极影响要给予指导和纠正;对取得的成果,要给予积极的肯定。将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连接到一起,才能发挥激励和考评的作用,才能促进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发展。[21]

(二)提供多种持续的专业发展机会

教师实现专业发展需要各种机会。有强烈专业发展意识和较强自我发展能力的教师能够自己发现甚至创造机会,但为所有教师提供系统的专业发展机会,是学校的重要职责。但更重要的是,学校应在实践中设计多种多样的专业发展活动,将之镶嵌于教师的日常实践之中。[22](www.xing528.com)

教师的学习有明显的实践取向,教师一般会高度关注与任务相关的学习,以及与实践问题解决相关的学习。当学习与他们从事的工作相关并能即时应用于其工作时,他们会发现这种学习的价值和意义,进而产生更强的学习动机,也会学得更好。就此而言,专业实践本身可以成为专业发展的源泉。但并非所有的实践都能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由习惯驱动的机械重复的实践是不可能有效促进专业发展的,只有整合了反思探究、问题解决、合作分享等成分,专业实践才能真正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源泉。当前学校中的许多实践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比如过多的规制、过分鼓励教师间的竞争,这些实际上会限制教师专业发展。因此,学校应当改善专业实践活动,使之真正成为专业发展的源泉。

学校也应当设计丰富的专业发展活动来支持教师的专业发展。那些与教师的日常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发展活动,是学校的优势所在,学校应将之镶嵌于专业实践之中。首先,要从实践中寻找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题,将教师所承担的任务或所碰到的问题转化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题,同时要对那些源于理论的学习主题根据教师的专业实践加以改造,让教师看到其应用的价值。其次,要充分利用教师的专业实践组织实施专业发展活动,但这些活动不能游离于教师的日常专业实践。教师日常专业实践中的集体备课、听评课、课例研究、协同教学等都有天然的专业发展成分,适当地加以改造会更有效的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最后,专业发展活动必须指向专业实践的改善。没有专业实践的改善,专业发展就没有任何价值。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发展活动需要以专业实践的改善为目标,那些并不与实践直接相关的专业发展活动也必须整合教师尝试实验的成分。应当创造条件,向教师提供应用新的学习经历的机会,促使教师将学到的新知识和技能迁移到日常实践中,将理论转化为实践。

教师专业发展是永无止境的,一次性的专业发展活动不可能对教师专业实践的改善产生明显的影响,只有持续不间断地实施专业发展活动,教师的专业实践才能取得实效,真正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源泉。

(三)推进学校共同体的知识管理

学校能够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重要的资源,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由实践而产生的经验。这种资源是学校之外的专业发展项目所不能提供的。专业发展离不开经验的积累,对于教师发展极为重要的情境知识、案例知识、实践智慧等都与经验的积累密切相关。但经验经常是个人化、情境化、缄默的,甚至可能是狭隘的。因此学校要让经验成为专业发展的资源,就必须突破经验本身的局限,在学校中推进共同体的知识管理。

首先,要高度关注教师个体的知识管理。其中应当特别重视经验的梳理和反思。教师拥有的学习经验和工作经验,有利于教师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同时又会成为教师行动的依据。但如果经验是狭隘、肤浅的,那么教师的实践就只能在低层次上重复。因此,学校要重视教师个体经验的积累,建立多种机制推动教师对个体经验的梳理和反思,让教师能够以当前的问题、困境或新习得的理论为透镜对自己的经验进行深入的反思,找到自己认识上的误区或盲点,促使缄默的经验外显化,实现对经验的超越。

其次,要推动学校共同体的知识管理。经验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资源,不仅能作为反思的对象,而且能在学校共同体中被分享、传承和创新。但后者经常会受到经验的个人化、缄默化的局限。要有效突破这种局限,只有积极推动学校共同体的知识管理,创建一种专业合作主义的文化并建立交流分享的平台。这种平台能从三个方面促进学校共同体的知识管理。一是能有效推动学校集体经验的传承。经验本质上是个人化的,没有这样的交流平台,每个教师都只能从头积累经验,这会极大局限教师的专业发展。二是能推动学校共同体知识的创新。经验的交流实际上将个人化的内隐的经验外显化,并放在多重视角之下进行审视。当对经验进行澄清、协商、达成共识时,经验就超越了个人化、情境化,成为普遍知识并实现知识创新。三是能够有效促进对经验的反思。经验交流以个体对经验的反思为基础,但也反作用于个体反思。交流为教师个体提供了审视自己经验的新视角和新透镜,有助于教师的个体反思。[2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