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治理信息化转型成果

社会治理信息化转型成果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传统政务相比,电子政务具有显著优势,如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管理效率,促进政务公开、监督权力运行,通过行政方式的无纸化、信息传递的网络化,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政务处理更加集约快捷。

社会治理信息化转型成果

工业时代,每个国家都面临着政府机构人员膨胀、行政层级自我繁育的难题。各个层级不光追逐层级的独特利益,而且还会膨胀层级本身,这就是著名的帕金森定律(Parkinson's Law),也被称为“官场病”“组织麻痹病”或者“大企业病”。美国联邦政府成立最初只有3个部门,每个部门只有几名雇员,如今美国联邦政府有15个行政部以及几十个直属机构,约270万雇员。传统政府的这种金字塔状结构,使信息无法顺畅地进行传达,政府的决策都是由高层决定,公众无法了解具体的决策过程,也无法提出自己对决策的意见与建议,政府和公众不能进行有效的交流。

互联网以去中心化、扁平化自组织的特性,解构并重构社会结构,创造新的组织方式和组织形态,它在为社会治理提供新平台、为公众参与公共事务提供新渠道的同时,对传统社会治理方式与手段发起了挑战,信息公开、政务公开、提升行政效率的呼声日益高涨,电子政务(Electronic Government)成为大势所趋。电子政务是国家机关在政务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办公自动化技术等进行办公、管理和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电子政务按工作内容可分为政府间电子政务(G2G)、政府与企业间电子政务(G2B)、政府与公众间电子政务(G2C)以及政府与雇员间电子政务(G2E)。与传统政务相比,电子政务具有显著优势,如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管理效率,促进政务公开、监督权力运行,通过行政方式的无纸化、信息传递的网络化,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政务处理更加集约快捷。(www.xing528.com)

自1993年克林顿政府首次提出构建“电子政府”(e-Government)以来,电子政务建设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整体发展水平不断提升。2020年7月中旬联合国公布的《电子政务调查报告》显示,全球电子政务发展平均指数(EGDI)从2003年的0.40上升到了2020年的0.60,126个成员国处于“高”或“非常高”级别,占比65%,其中处于“高”级别(>0.75)的国家57个,而2003年只有10个;全球处于“低”级别(<0.25)的国家不断减少,2020年仅8个,而2003年为38个。其中,在线服务建设是“重中之重”。目前,全球在线政务服务发展阶段已由以政府网站提供信息服务的单向服务阶段开始迈向以跨部门、跨层级系统整合集成提供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的整体服务阶段。除一个成员国外,联合国其他成员国都开通了国家门户网站;66%的成员国能提供政府事务的在线服务。同时,随着数据应用的不断深化,各国政府还开展了利用数据治理框架和以数据为中心的电子政务战略,数据治理框架不断完善,已建立政府数据开放门户网站的国家数量从2014年的46个增加到2020年的153个。[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