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初中生的思维与成长特征:课内启迪与拓展

初中生的思维与成长特征:课内启迪与拓展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下面,笔者将细化分类与介绍初中生成长思维的具体变化。

初中生的思维与成长特征:课内启迪与拓展

进入初中后,学生同时步入了人生青春期,他们面临着人格再造的“第二次诞生”,错综交织的矛盾和激烈振荡的内心世界,使他们产生了诸多不同于以往的显著特点,且呈现出了几个显著成长特征:已开始占主导地位的抽象逻辑思维逐步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观察、记忆、想象等诸种能力迅速发展,能对超出直接感知的事物提出假设和进行推理论证,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感性经验的支持;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显著发展,不满足于简单的说教和现成的结论,但由于还不成熟,所以容易固执和偏激;随着思维的日渐成熟和自我意识的觉醒,初中生情感指向日益广泛,既有社会性情感,又有自我认知的态度体验;行动的依赖性逐渐减少,根据目的而做出决定的水平不断提高,但仍较多地体现出服从倾向,在行动自决方面表现出轻率或优柔寡断;性格开始朝着稳定与成熟的方向发展,但仍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气质的本能表现减少,开始打上社会影响的烙印;行为选择方面的无意识和习惯性逐渐减少,开始较多地体现出主观能动作用;随着实践的增加和思维的发展,各种动机开始出现间接性(不直接表现为某种行为)、稳定性(较长久地保持某一动机)、迟效性(动机的行为表现不立即显现效果)的特点;知识面和社会接触面的扩大以及需要的不断丰富,使初中生的兴趣广度大为增加;社会经历的匮缺,对新知识的渴求和情绪的易于波动,导致他们的态度较少定势,但从小便习得的、已定型的态度仍具有持续性;身体的急剧变化使初中生感到自己已长大成人,希望自己支配自己,并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在不少情况下开始对师长表现出不驯服的态度,要求成人尊重他们的意志和人格;但因为处在转折时期,他们的思想和行动还未脱稚气,所以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常常充满矛盾,很容易自以为是;性意识的普遍萌生,使异性同学间的交往发生了较大变化,而且交往方式带有很强的个性特征,如有的仍然格守“男女界线”,有的喜欢与异性同学一起参加活动,甚至个别的已开始思慕起某个特定的异性;开始将个人的主动适应替代原先对外界要求的被动迎合,即在社会适应方面的自觉性和选择性得到飞跃性的发展。这些特点都影响着因材施教的具体落实。下面,笔者将细化分类与介绍初中生成长思维的具体变化。(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