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应加强基础教学,拓展课内知识

教师应加强基础教学,拓展课内知识

时间:2023-03-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 基础知识的学习,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前提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必须有适当的基础知识,才有可能对新知识产生好奇、渴望。(二) 密切联系社会中的相关问题,拓展课本的知识“生活即课堂,社会即学校。”这样,一方面达成了教学目标,另一方面又激发和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这样富有逻辑性的问题串,帮助学生认识家蚕的生殖和发育特点。

教师应加强基础教学,拓展课内知识

(一) 基础知识的学习,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前提

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必须有适当的基础知识,才有可能对新知识产生好奇、渴望。掌握一定量的知识是产生问题意识的前提,古人说:“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博采众长,涵摄百家,这是问题意识产生的前提。郭沫若推翻陈见,横空出世,为曹操武则天翻案,首先得益于他博大精深的历史知识。因此,我们要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尊重前辈和他人的研究成果,努力学习,汲取营养。只有学好课内知识,又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文化涵养,才能厚积而薄发,形成敏捷的思维,产生各种真知灼见,从而质疑问难。

(二) 密切联系社会中的相关问题,拓展课本的知识

生活即课堂,社会即学校。”处处留心皆学问,让学生与社会对话,培养学生关注社会、思考人生的良好习惯。例如,生活中的家猫喜欢梳洗“打扮”,只要你注意猫一般在什么时间梳洗就不难理解,猫的这一爱好是出于生理的需要。猫一般常在进食和玩耍后,或追击猎物剧烈运动及在阳光下睡醒以后开始梳洗整理被毛。在炎热季节或剧烈运动之后,体内产生大量的热量,为了保持体温的恒定,必须将多余的热能排出体外。由于猫的汗腺不发达,不能蒸发大量的水分,所以,猫就利用舌头将唾液涂抹到被毛上,唾液里水分的蒸发可带走热量,起到降温解暑的作用。猫是喜好以肉食为主的杂食动物,猫在野生时期以食肉为主,家养后仍爱吃老鼠、鸟类、青蛙等动物,并且可以连毛吞下而不会发生消化障碍。从这段文字中,让学生思考:能发现猫有几种生物特征,举例说明。如果你家里养猫的话,你可以观察一下,当前方既有食物又有危险时,猫会怎样行动?再如讨论“你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是什么?”学生的回答是丰富多彩的,人口问题温室效应问题,转基因问题,克隆问题等等,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使他们开阔视野,敢于创新,增长见识。这样,一方面达成了教学目标,另一方面又激发和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三) 科学探究中让学生去发现问题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究过程。杜威认为,“知识绝不是固定的、永恒不变的,它是作为另一个探究过程的一部分,既作为这个过程的结果,同时又是作为另一个探究过程的起点,它始终有待再考察、检验、再证实,如同人们始终会遇到新的、不明确的、困难的情境一样。”可见,探究是包括学生学习在内的一切活动的本质属性。探究赋予学习者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习者通过独立、深入地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如在讲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时,让学生自己做酵母菌的发酵。结果学生在动手探究的过程当中,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开始,由于酵母菌发酵产生二氧化碳使气球鼓起来,之后,气球会瘪回,体积慢慢缩小,如果用塑料瓶的话,塑料瓶甚至会瘪进去,气球有可能倒着鼓起来。这是怎么回事呢?很多同学在探究的过程中提出:“开始,气球会鼓起来,后来,为什么又瘪回去了?再后来,为什么还会倒鼓?”笔者没有直接回答学生的问题,而是鼓励学生通过查资料,问生物化学老师,来探究解决此问题,写成探究小报告。再如“病毒的结晶体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形成结晶体?”的问题解决过程也是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在探究中解决问题。再如,在模拟膈肌与胸廓变化的关系时,可以出示以下问题:“矿泉水瓶、气球、玻璃管分别模拟了什么结构?当你用力挤压瓶壁时,气球会有什么变化?当你松开手后,气球又会有什么变化?通过以上变化,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在学生探究清楚的基础上,继续探究:“橡皮膜模拟了什么结构?手向下拉橡皮膜时,气球的变化?胸廓容积的变化还和什么有关呢?”这样让学生在一系列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究。

经过这样的过程,学生对本部分内容也会印象深刻,延长记忆保存时间,提高学习的效率。所以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究过程。

(四) 梳理出问题之间的关系

将散乱无明显逻辑关系的问题,精简、整合,设计为由事实性的问题和理解性的问题构成的有内在联系的问题链。难度较低的问题和难度较高的问题适当混合。课堂里的问题要有老师控制的“质问型”问题,也应该设计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行质疑的问题。

如,在学习“家蚕的生殖与发育”时,可以设计如下的一系列问题:

(1) 从蚕卵到肥壮的幼虫需要经历怎样的磨难?

(2) 数一数,一共需要经历几次蜕变?

(3) 蜕皮时有什么特点?

(4) 经过休眠后,家蚕进入了怎样的巅峰时期?

(5) 成蛹后,它死了吗?

(6) 蚕蛾有怎样的形态特点和生活习性?

(7) 你知道怎样为蚕蛾分“男” “女”吗?

(8) 当完成了繁衍后代的大任,它们又将面临怎样的归宿呢?对你有什么触动呢?

(9) 你觉得家蚕的一生和我们的一生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呢?

通过这样富有逻辑性的问题串,帮助学生认识家蚕的生殖和发育特点。

再如,在做种子萌发实验,设计实验方案时,可以设置如下问题:

(1) 你提出的问题是什么?

(2) 你做出的假设是种子萌发需要哪些条件?

(3) 在该实验中,你应当选什么样的种子?

(4) 怎样才能探究不同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5) 每一组只用一粒种子可以吗?为什么?

(6) 对每一个实验组的处理,除了所研究的条件外,其他环境条件是否应当与对照组相同?

(7) 如果事先已知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那么,是否还有必要设置对照组?

在学生设计上述实验方案时,让他们用文字表述出探究步骤。

【教学案例1】 实验《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启示

内容简析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一课,是人教版生物实验教材七年级下册中新增加的一个较有难度的探究活动课,实验材料和用具、装置不像以往的实验可由实验教师准备好,而是让学生亲自动手,利用废旧的材料在课堂上制作和安装。所以实验过程中存在着许多有关的安全问题,诸如:剪刀的使用,实验装置中锋利的易拉罐边缘,实验过程中酒精灯的使用,花生的燃烧,三角烧瓶的安装和拆卸,温度计的使用和热水的测量等等。而学生又是一群顽皮有余、稳重不足,十三四岁的孩子,割伤、烫伤随时可能发生。

教情定位

这是难度较大的实验探究课,探究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使教师担心不已。做演示?还是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徘徊不定,做演示实验,学生只有当观众的份了,实验时往往兴趣不高,会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思维,无法让学生应对日益变化的社会。应放开手脚让学生试一试,是教师教育观念转变的体现。

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在于认识到: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需要寻找合适的突破口,丰富的生物学实验无一不使学生们对生物学的学习情趣盎然,生物课程中的探究活动、实验课无疑为学生提供了探究和创新的机会,教师只有从观念上改变自己,和学生互换角色,给学生实验的主动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让自己做学生的促进者、合作者和指导者,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设计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案例情景描述与分析

环节一:讨论测定方法。在七年级下册探究“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实验时。我先提出“食物能够为我们提供能量,你们知道我们所吃的食物中哪些食物含能量较多吗?”学生们纷纷发言。我接着问:“你们怎么知道的?”学生说:“查课本上的食物能量表。”我再问:“你们知道这些食物的能量是怎么测出来的吗?想知道吗?你准备怎样去测呢?”这引起了学生的兴趣,纷纷讨论怎样测量食物的能量。经过小组的讨论,大部分的同学认为用燃烧的方法比较好,但对具体的测量方法没有讨论出结果。这时我让学生看课本中的实验方法,有的为能想出与课本同样的方法而高兴,也有的因为没能想出一个具体周详的实验计划而有些焦急。我马上给他们打气:“你们已经表现得相当不错了,你们现在还没有学过物理,如果学过物理,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够设计出比这更好的方案。”这重新激起学生们研究的欲望,他们接着又对实验计划进行讨论分析。他们发现:实验装置不一定非用课本上的易拉罐,瓶口也可以加一个小盖防止热量的散失,我立即肯定他们的想法,从而激发了学生们更大的探究兴趣。

环节二:制作实验装置。实施探究计划伊始,是实验装置的制作,这一过程可以说是对学生和教师耐心、细心的考验,学生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各色各样的易拉罐,根据教材提供的信息,要剪制成一个小型的炉灶。学生们兴致勃勃的动手了:先用笔在易拉罐上画好要剪的轮廓,再用剪子沿着画线剪去,剪子经过之处,便留下了锋利的边缘,随时都有割破手的可能,此时我禁不住加紧了叮嘱和巡视,生怕学生出现问题,恨不能一一替他们完成这一过程,但看着学生们小心翼翼的样子,我还是忍住了,耐心地指导着。让我惊奇的是:有一个学生,从自己的铅笔盒中拿出了一个绿色的胶带。正当我诧异、想问干什么用的时候,只见他用这个绿色的胶带将锋利的易拉罐边缘包了起来,“太好了!”我不自觉地喊了起来,接着请他为全班同学展示了自己的作品。各式各样既安全又漂亮的小炉灶就孕育而生了。他的做法很快在各班传开了,其他班的实验课上完,竟没有一个学生发生安全问题。他们实验中的精益求精、细心仔细、严格操作、严谨的态度俨然就像一个个小科学家,怎么能不让我对他们刮目相看呢?

环节三:分析失败原因,解决问题。实验有条不紊地进行,可是出人意料的是,有的小组实验过程中温度上升得太快,把温度计烧坏;有的小组花生还没燃烧完,温度已上升到95℃;有的小组学生实验结论与课本结论相差甚远,各小组之间的数据差距也较大。如有的实验小组,1克花生释放的能量为12 470焦耳,实验结论却为花生释放的能量为4 050焦耳。忙了大半天,得到这样一个让我们大失所望的数据,学生们一个个垂头丧气、心灰意冷,有了放弃的打算。我及时地告诫他们,失败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要敢于面对失败,有很多重大发现就是在总结失败的过程中得到的,如果我们也总结经验,说不定也会有新的发现。学生们静下来,开始分析失败的原因,他们发现:实验操作的不规范、实验的不完善会导致热量损失;测量温度时如果改用线系住温度计,而不用手抓温度计会提高测量的精确度;测量时应让温度计悬浮于水中的一定位置;测量温度时没有测量水的初始温度;计算出现误差导致误差。更可贵的是学生对课本中的“10毫升”提出质疑:10毫升的水在50毫升容量的锥形瓶中太浅,锥形瓶稍一倾斜,温度计的下端就很容易露出水面。另外1毫升水每升高10℃要吸收42焦耳的能量。100克花生燃烧释放出1 247 000焦耳能量,那么1克花生燃烧放出12 470焦耳能量。如果1克花生燃尽,从理论上说将使10毫升水升高到296℃,使用普通温度计无法测到296℃的温度,学生们讨论到这一步我觉得非常困难,尤其是学生们能对课本提出质疑,是难能可贵的。1天以后,学生们带来了他们更进一步的研究成果:实验最好选用小花生,将课本中的10毫升水改为30毫升,在实验的过程中如果温度计的温度超过95℃,应停止燃烧并适当添加适量的水以避免温度计的损坏,这样在花生燃尽时水不会沸腾,不再影响测温。

环节四:分析能量散失的途径。如果说实验前的分析给了我太多的喜悦,那么实验后结果的分析,带给我更多的是震撼。实验完毕,进行全班交流和讨论,并引导他们分析能量可能散失的途径。

问题1:我们测得的结果与课本中所给的结果有很大的差别,原因有哪些?学生们在稍愣之后,马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易拉罐吸收了一些热量没有算上。” “三角烧瓶原来是凉的,现在变热了,这些热量也没有算上。” “串花生的铁针也吸收了热量。” “花生燃烧放出的光也是能量。” “通过三角烧瓶水蒸气放出时也带走一部分热量,这些热量也没有算上。” “从酒精灯到加热水的途中热量也没有收集到。”分析回答得可谓是滴水不漏。

问题2:实验只做一次,结果可靠吗?我们用全班各组的数据所得的平均值你认为正确吗?为什么?学生们在迟疑片刻后又议论纷纷。“实验只做一次,实验结果不可靠,偶然性大,应重复实验才行。” “用全班各组的数据所得的平均值不正确。因为他们不是重复实验。”为什么不是重复实验? “因为他们的装置不同,操作过程也存在着差别。”分析回答得可谓是头头是道,处处是理。面对他们充满了哲理的分析,怎么能不让我对他们赞叹不已呢?

经过小组短暂地思考和讨论,各小组一起总结以下原因:锥形瓶吸收了部分能量;易拉罐吸收了部分能量;空气吸收了部分能量;花生的大小、品种各有不同;花生完全被燃烧时,已经有部分能量被浪费掉了;因为花生要用打火机被点多次才能点着;温度计、探针也会吸收部分能量。根据同学们的回答,我把上面的公式做了更改,花生燃烧释放的能量 5 水吸收的能量 1 烧杯吸收的能量 1 空气吸收的能量 1 其他部分散失的能量。进而引导各个小组提出改进的方案。最后我做了总结:总而言之,实验操作要更加规范;测量和计算要更准确些;可以多做几次实验,求平均值,以减少误差,才能使我们的实验更加科学。

教学反思

课改前,对实验探究活动,从实验前的准备到实验的结论,教师包揽了实验的绝大部分过程,甚至全部包办代替,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寻找各种借口将学生实验改为教师的演示实验,即便是学生实验,也将其中难度较大、存在危险的操作改为教师来做,学生只有当观众的份了。学生对实验的操作过程、实验中的各种现象、实验的结论也只能靠死记硬背了,虽然在考试中也获得了好的成绩,实际上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久而久之学生对实验失去了激情。

课改后,教师的教育理念发生了变化,教师教学一切行为也随之发生了改变,教师不再一味地包揽了,而是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去实践,实验前为学生提供信息,让学生自己准备,实验过程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操作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现象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实验中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分析,实验结论让学生自己去总结。课堂更多地出现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实验操作让他们充分展示能力和技巧,实验现象让他们感到惊喜和激动,实验分析让他们产生自信和自豪,实验结论让他们充满兴趣和乐趣,课堂气氛在他们的渲染下高涨了,情趣更高了,学习的积极性更强了,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更加盎然了。

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产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正因为如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情感的体验。教师是学生能力的培养者。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的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中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使学生成为“会学习”的人。

学生是发展的人,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角色定位的转换,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只有这样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得到真正的张扬。学生不仅将成为学习和教育的主人,而且还将成为生活的主人,成为独立的、积极参与社会的、有责任感的人。

从实施新教材以来,自己努力改变教育理念,探索实验教学的方式方法,尝试师生共同探讨的教育理论。在近几年探究实验中,自己从学生身上学到很多东西,新教材中增设的许多探究实验,需要教师在指导学生运用已具备的生物学知识时,一方面要对生物学实验进行必要的科学假设,精心准备、充分考虑实验中各种有可能出现失误的不利因素,以保证实验尽可能获得成功;另一方面做到:对学生一旦遇到实验“失败”,就首先以极大的宽容,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友好亲近。同时给予科学方法的强化辅导,鼓励学生尊重实验事实,并且和学生一起仔细认真地寻找和分析失败原因。特别是在《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一节的探究活动课中,学生的行为让我获得了很多的启示。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形式,无一不在告诫着我们新时代的每一位教师:放开手,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他们能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多做、多动手才能多动脑,才有创新的机遇!给他们一片自由的蓝天,让他们在学习上发挥自己的能力,展开想象的翅膀,创造美好的未来!

【教学案例2】 “急救常识”教学设计

内容简析

“急救常识”是鲁科版(根据人教版改编)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初中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二节的教学内容。急救是“健康地生活”主题中的重要内容,学习一些急救的方法,可以在自己或者身边的人遭遇意外伤害需要得到救治时,能在送往医院之前先进行简单而有效的处理,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保护生命和健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医、药、卫生常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及对医学的兴趣。本节内容是从传染病到健康问题的一个过渡部分,涉及到了心血管和呼吸的相关知识。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本节比较活泼新颖,实用性强。

目标定位

《标准》关于急救的要求是:运用一些急救的方法。“运用”属于技能目标中的独立操作水平。在整个《标准》中,急救也是唯一达到了独立操作层面要求的内容。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无疑在于获得和应用急救的技能。但是,如果把本节课上成单纯的技能训练课,其教育价值必然会大打折扣。所以,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我重点思考的是,如何围绕急救技能的掌握,实现技能教学价值的最大化。为此,我确定了如下具体目标:

一、 知识目标

(1) 说出拨打急救电话的注意事项。

(2) 说明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止血、煤气中毒急救的操作方法及其原理。

二、 能力目标

(1) 正确拨打急救电话。

(2) 按照正确的动作要领,利用模型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和止血。

(3) 模拟进行煤气中毒的急救。

三、 情感目标

(1) 体验急救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2) 形成自救和救人的意识以及珍爱生命的情感。

方法阐释

要习得技能,就离不开亲自动手实践,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想很好地达成本节课“运用一些急救的方法”的核心教学目标,就需要为学生安排尽量多的练习活动,给学生提供大量练习的机会。因此,对于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止血、煤气中毒的急救这些急救技能的学习,我都准备采用“模拟练习”的方法,以使学生在课堂环境下得到最大限度的实际演练,从而“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另外,“理解急救操作的原理”也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考虑到学生已经具备了心血管和呼吸的相关知识,设计中准备采用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和感悟。

课前准备

(1) 自制ppt课件。

(2) 准备橡胶人体模型。

(3) 准备动脉出血的现场急救视频资料。

教学流程

环节一:感受急救的必要性

(视频播放《 “中国骄傲”当选者—袁媛》 )

教师:就是这样一名7岁的女孩,处乱不惊,运用学到的急救知识,赢得了治疗的“黄金8分钟”,从死亡线上救回了煤气中毒的父母。通过这个故事,同学们感受到急救的用处了吗?急救究竟是屠龙之技,还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技能?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有时候决定受到意外伤害的病人能否存活的因素,不是医生的医术有多高,也不是医院的设备有多好,而是身在事故现场的人们能否及时施以援手,进行正确的救护。

(引出课题— “急救常识” )

【设计意图】利用强烈的视频效果使学生感到震撼,从而领会急救的必要性,激发起学习急救常识的欲望。关于袁媛对父母的急救过程,在此没有做具体的说明,是为“煤气中毒的急救”的学习打下伏笔,为学生后面的学习留出空间。

环节二:模拟练习120紧急呼救

教师: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都难免会遇到一些危急情况或意外伤害。比如,当你夏天游泳时,可能会发现有人溺水;当你踢足球不小心跌倒时,可能会发生骨折或者外伤出血;日常生活中,家里可能会突然出现心脏病发作的危急病人……遇到这种情况,我们除了进行必要的救治之外,还应该怎么办?

学生:拨打120急救电话。

教师:好!现在我们来做一个练习:假如我们到海边游玩,遇到了一个刚刚被救上岸的溺水者,需要拨打120。请大家进行现场模拟,看看谁拨打的电话能得到快速救助?

(几位学生依次进行模拟,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师生共同总结出拨打120急救电话需要注意的事项:

(1) 详细说明事发地点和周围的主要标志物;

(2) 客观地说明疾病或损伤情况。

【设计意图】角色扮演将传统纸上谈兵式的“知识要求”转化为了“能力要求”,使学生在练习中自然而然地掌握了拨打120急救电话的要点,并学会了实际应用。角色扮演也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环节三:模拟练习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1.人工呼吸

教师:刚才我们同学拨打了120急救电话,120工作人员说,救护车5分钟之内就会赶到。那么,如果这时溺水者呼吸停止,在这5分钟的时间里,专等救护车来到吗?如果不是的话,我们可以对溺水者做些什么呢?

学生:人工呼吸。

教师:是的,对于呼吸停止的病人应当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否则病人可能会因为缺氧而导致死亡。那么,怎样进行人工呼吸呢?人工呼吸的方法有多种,最常用和最便捷的方法就是口对口吹气法。请同学们根据教材中的介绍,自己学习口对口吹气法。3分钟后,请几位同学以橡胶人体模型为急救对象进行演练观摩,并且要同步解说人工呼吸各个操作步骤的原理和怎样证明人工呼吸有效。

(学生准备。3分钟后,教师请1位学生上台展示,并进行同步解说。)

教师:请大家认真观察,这位同学的操作有没有不规范的地方?讲解是否合理、准确?

(学生提出质疑,进行补充和矫正。)

(然后,几位学生依次上台展示,并进行同步解说。其他学生评价和补充,并在座位上进行模拟练习。)

教师:通过刚才的练习,同学们已经基本能够对人工呼吸进行正确的操作。下面,我们一起来归纳一下人工呼吸的要点。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出人工呼吸的要点:

(1) 人工呼吸前要清理呼吸道异物,保证呼吸道畅通。

(2) 人工呼吸的次数与自然呼吸时一样,为每分钟15 ~ 20次。

(3) 如果病人的胸廓能够随着每次吹气而略有隆起,并且气体能够从口部排出,则证明人工呼吸有效。

2. 胸外心脏按压

教师:如果溺水者同时心跳停止,在进行人工呼吸的同时,还要进行人工胸外心脏按压,通过挤压使心脏恢复搏动。请同学们根据教材中的介绍,自己学习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提出其中不明白的问题。3分钟后,请几位同学以橡胶人体模型为急救对象进行演练观摩。

(学生准备。3分钟后,教师请1位学生上台展示。)

教师:大家认真观察,这位同学的操作有没有不规范的地方?

(学生:仔细观察,指出问题,进行矫正。)

(然后,几位学生依次上台展示,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纠正,并用手在座位的桌子上进行模拟练习。)

教师:通过刚才的练习,同学们已经基本能够对人工心脏按压进行正确的操作。那么,在进行人工心脏按压练习的过程中,大家遇到了不明白的问题吗?

生提出如下问题:

(1) 为什么要站在身体的左侧?

(2) 胸外心脏按压的次数是多少?

(3) 怎样证明人工胸外心脏按压有效?

(师生共同对这些问题做出解答。)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注重学生的急救实践,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的技术要领;二是注重对操作原理的理解,将急救操作与生理知识紧密结合,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三是注重生生互动,让学生上台用橡胶人体模型来演练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其他同学通过观察、倾听、质疑,对不规范处或者错误进行纠正,以此提高兴趣,培养能力。

环节四:模拟练习止血

师生共同回顾有关的知识:

(1) 三种血管的异同点。(www.xing528.com)

(2) 动脉血和静脉血颜色的区别。

教师:请你运用以前所学有关血液和血管的知识,判断下列情景分别属于哪种血管出血?

情景1:生活中难免会有些磕磕碰碰。每个同学应该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跑步不小心摔倒时,手和膝盖部的皮肤被擦破,伤口处会渗出一些像水珠一样红色的血液。

情景2:某中学的两名学生课间拿刀玩闹,一名学生的小臂被刀割伤,暗红色的血液不断地从伤口流出。

情景3:威海某机械工厂的工人老王工作时不小心被机器砂轮打伤了胳膊,鲜红的血液一股股向外涌出,情况十分危急。

学生:在情景1、2、3中,出血的血管分别是毛细血管、静脉、动脉。

教师:出血分内出血和外出血,这些出血都称为外出血。内出血指内脏器官出血,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救治。外出血去医院救治前一定要做止血处理。

(视频播放“大动脉出血的现场急救”,视频中,伤者虽然被成功止血,但因为用止血带捆扎的时间过长,导致伤肢坏死,需要截肢。)

教师:在刚才播放的这个视频中,止血的处理方法没有什么问题,但为什么医生却说伤员需要截肢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阅读教材中关于止血的内容,5分钟后请几位同学上讲台用老师准备的创可贴、纱布、止血带,演示各种外出血的止血处理。

(学生准备。5分钟后,教师请1位学生上台展示,并进行同步解说。)

教师:大家认真观察,这位同学的操作有没有不规范的地方?讲解是否合理、准确?

(学生提出质疑,进行补充和矫正。)

(然后,几位学生依次上台展示,并进行同步解说。其他学生评价和补充,并在座位上进行模拟练习。)

教师:同学们刚才演练得不错。当我们遇到紧急情况时,一定要快速判断并作出处理。这里要特别注意止血带的使用,不要出现刚才视频里的疏忽,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播放比较真实的现场止血救治场景,创设问题情境,一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提醒学生注意急救时的细节处理,避免给伤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环节五:模拟练习煤气中毒的急救

教师:前面提到的袁媛,发现父母晕倒在浴室内,她怎样进入浴室更安全?她还要做些什么?请参考课本第70页思考。

(学生自学,小组讨论。)

(学生展示:靠近地面走,用湿毛巾堵住口鼻进入房间,到房间外拨打120急救电话,打开房间门窗,关掉煤气开关,把父母转移到通风处,人工呼吸。)

教师:同学们刚才用到的急救措施都很正确。但是,当时只有袁媛一个人,不可能同时做这么多事呀!那么,应该按什么顺序来做这些事情呢?

学生:先关掉煤气开关,再打开门窗,将患者迅速转移到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场所,使患者仰卧、保暖,同时松开患者衣扣,使呼吸畅通。如果没有了呼吸,立即到室外拨打120,然后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教师:袁媛处乱不惊,就是利用和刚才大家想到的一样的措施,把父母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看来,我们在救助别人的时候首先要保全自己,另外,还要注意合理安排救治的先后顺序。

教师:危急时刻,赢得黄金治疗的几分钟,就是给濒危的生命点亮了绿灯。俗话说,人命大如天。相信在别人需要的时候,我们同学都能够利用自己的所学,实施有效的救助,救人于危难之间。

【设计意图】以袁媛救助煤气中毒的父母为问题情境,是对本节课的开头的呼应,可以再次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和止血不同,煤气中毒的急救对于施救者本人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因此,教学中渗透了珍爱生命的情感教育,提醒学生在救人的同时,要注意自我保护,目的是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不只是勇于救助他人的生命,也包括珍惜自己的生命。

教有所思

“急救常识”是一节典型的技能课。如果把本节课处理成照本宣科式的技能训练,学生虽有动手的机会,但教育价值有限。那么,技能课的价值可以延伸到何处呢?本节课除了让学生掌握急救的技能之外,还能追求些什么呢?

1.技能课需要给学生“知情权”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学习教材中规定的内容当成了天经地义,却很少去思考,学生是否有权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学习这些知识,他们学了这些知识之后又有什么用处。其结果是,学生由于不知道所学何用而兴致索然,勉强学会也不知何处可用。

本节课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因此,从课的一开始,就主动把“知情权”还给了学生,安排“感受急救的必要性”环节,播放7岁的女孩袁媛急救煤气中毒的父母的故事。当老师问“同学们感受到了急救的用处吗?急救究竟是屠龙之技,还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技能?”时,急救的必要性已不言自明。既然急救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技能,那就应该发现它在生活中的用途,因此,导入之后的120紧急呼救、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止血、煤气中毒的急救模拟练习也都在现实情景中完成。这样一来,就一点点地把“知情权”还给了学生,让学生进一步领会学习急救技能的意义所在。

像这样对于为什么要学习、学了之后又有什么用的“知情权”,是需要教师们格外珍视和引导的。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前辈们创造或规定出的这些知识和技能是否有道理和值得学习,可以促进学生成长为一个具有独立见解,善于理性思考,积极开拓应用以及勇于创新变革的人。

2.技能的背后要有对原理的深刻理解

在日常教学中,技能教学往往采用先教师讲解、示范,然后学生模仿操作并进行强化练习的基本程序和步骤。由于在操作中缺少思考与探究,这样的技能教学难以起到提高学生思维水平的作用。有效的技能教学离不开对操作原理的深刻理解。在操作技能的学习中,理解是变机械模仿为有意义操作的杠杆,而脱离对操作原理深刻理解的技能教学容易演变为简单的模仿、记忆和强化训练。

本节课就力图设计成这样一节用一连串“为什么”串起来的具有思维含量的技能课:每一项急救技能的获得都伴随着操作原理的理解。学生们不仅要在自主学习时思考各个操作步骤的原理,还要在全班交流时接受同学的质疑。这样一来,急救的学习内容就不再是单纯技能培养与训练的“薄地”,而是一块为学生做出思考而准备的“沃土”;它提供给学生的就不仅是通过眼和手去获得技能的机会,而是通过自己的大脑去认识世界的空间。那些通过练习而获得的技能,多半会随着儿童的成长淡淡隐去,但伴随着一连串“为什么”培养起来的思维习惯,倒有可能长久留存,成为学生一生保有的本领。

因此,把那些单调而乏味的技能教学都变成丰富、厚重而充满思考的课堂,让学生在对原理的深刻理解中学习技能,而不是单纯地记忆与模仿,是技能教学应当追求的境界。技能不仅仅意味着精确的操作,更是一个思维的过程,两者的选择取决于教师对技能教学的不同理解。

3.技能教学要让学生“自能” “自得”

技能是自己习得的,而不是靠传授得来的。在设计这节课的过程中,我的脑海中始终浮现的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的一句话— “没有人能教会任何人任何东西”。相比于高超的教的艺术,教学的更高境界,在于尽可能地让学生“自能” “自得”。

本节课的设计就在追求着这样一种学生的“自能” “自得”。自主学习时,各种急救措施的操作方法要学生自己习得,各个操作步骤的原理要学生自己感悟,这就要求学生主动付出努力,把学习活动引导出来,把思维活动调动起来,动手操作,冒险猜测,提出自己的观点,解释自己的做法。交流讨论时,学生要通过表达,说服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通过提出质疑,把对实验原理错误的理解和错误的操作行为暴露出来;通过反思,比较不同方法和观点的优劣,从而认识到自己的方法的局限性;通过补充和矫正,修正自己错误的、不完善的观点。当学生们从事这样的活动时,就不可能只是一个被动的观察者和模仿者,而只能是一个积极的探索者和发现者。

这样的教学设计,加大了技能教学的含“金”量;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就有了“发现”与“探索”的身影,而知识和技能作为一个结果被自然而然地习得和掌握。弗雷登塔尔说:“泄漏一个可以由学生自己发现的秘密,那是‘坏的’教学法,甚至是罪恶。”因此,对于像本节课这样的技能教学,不能只是采取“多快好省”的方式灌输,而是要以大剂量的训练搞定,再辅以精确性方面的要求,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主动探索的经历和学习成功的体验。

【教学案例3】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学设计

内容简析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五章的内容,本章不分节。人体排出废物的途径有三种:一是通过泌尿系统排出尿素、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二是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分;三是通过皮肤中的汗腺排出少量的水分、尿素和无机盐。第二种途径已经在第三章《人体的呼吸》中介绍过。本章将介绍第一种和第三种途径。课标的具体要求为“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概述尿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描述其他排泄系统”,因此,本章以介绍“尿的形成和排出”为主要内容。

目标定位

重点在于介绍肾单位的结构及其功能,难点在于肾单位的结构及其功能。

一、 知识目标

(1) 能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2) 能描述其他排泄系统。

二、 能力目标

(1) 能概述尿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2) 能描述其他排泄系统。

三、 情感目标

清楚且认同肾脏的结构是与它承担的功能相适应的。

方法阐释

创设情境—问题探究、模型探究、合作交流

课前准备

(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尿液排出过程视频、肾单位模型。

(2) 学生准备:课外探究小组合作制作肾单位模型、观察探究猪泌尿系统实物、解剖猪肾脏。

教学流程

以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12岁女孩何捐献肝肾的视频导入,肾脏有什么重要的作用?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是怎样的?

2.呈现目标

(1) 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2) 概述尿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3) 描述其他排泄系统。

问题探究一:排泄的概念(第72页)。

(1) 排泄是指哪些物质的排出?

(2) 粪便的排出是排泄吗?

问题反馈一:

下列人体生理活动中属于排泄的是( )。

A.粪便的排出 B.胰腺分泌出胰液

C.糖类代谢产物的排出 D.皮脂腺分泌出皮脂

问题探究二:泌尿系统的组成(第73页)。(播放课外探究小组录制的微课)

(1) 泌尿系统由哪四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2) 你认为最重要的是哪个器官?

1.科学导入

问题探究三:肾单位(第73页)。(结合同学们课前制作的肾单位模型)

(1) 肾单位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什么? (在图中填出)

(2) 肾小球是什么结构?

(3) 肾小囊与哪一结构相通?

(4) 两端都连小动脉的是?

(5) 两端都连毛细血管的是?

(6) 血液在流经肾单位时在哪里发生了气体交换?

问题探究四:尿的形成和排出(第74页)。

阅读课本(第74页)资料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 肾小囊中的液体被称为什么?

(2) 观察表格尿液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3) 血浆中有而原尿中没有的物质是什么?

(4) 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有什么作用?

(5) 原尿中有而尿液中没有的物质是什么?

(6) 说明肾小管有什么作用?

(7) 概述尿液形成的两个过程。

达标测试

必做题:

(1) 下列有关肾单位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B.肾单位是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的

C.肾小管有重吸收的功能,使原尿形成尿液

D.肾小管重吸收的主要物质是尿素和部分无机盐

(2) 出入肾小球的血管( )。

A.均为小动脉 B.入球为小动脉,出球为小静脉

C.均为小静脉 D.出球为小动脉,入球为小静脉

(3) 下列血管中,两段都是毛细血管的是( )。

A.肾小球 B.肾静脉 C.入球小动脉 D. 出球小动脉

(4) 急性肾炎患者尿中出现蛋白质和红细胞,其病变发生在( )。

A.肾小球 B.肾小囊 C.肾小管 D.出球小动脉

选做题:

以下为人体内的三种液体成分比较表,请分析回答:

(1) 三种液体中的两种是按生理活动顺序由另一种产生而来,那么其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

(2) 液体A是_________,它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液体A与液体B相比较,B的蛋白质含量是0,两种液体之间相分隔的生理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葡萄糖穿过该生理结构时,最多可通过___________层细胞。

(4) 液体C与液体B相比较,C的葡萄糖含量是0,使C的葡萄糖含量变为0的生理活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一个人的尿中有了蛋白质或血细胞,则发生病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液体C的尿素含量高于A和B,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有所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体现了生物学科以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主旨的要求。发觉了课内外探究小组的优势,以课外探究小组为单位观察泌尿系统的实物、解剖肾脏,录制微课,既将鲜活的知识呈现给了学生,又将主要精力集中在解决重难点问题上。以课内探究小组为单位课前制作肾单位模型。课上利用模型进行小组合作,深度理解肾单位的结构特点,为学习尿的形成过程这个难点问题做好铺垫。

本节课学生参与度高,学习热情高涨,达标率高,教学目标达成效果较好。不足之处在于学生生成的问题较多,部分问题的有效性解答需要教师很好的把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