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霹雳神箭:导弹—巅峰之作,超越民兵-Ⅲ导弹

霹雳神箭:导弹—巅峰之作,超越民兵-Ⅲ导弹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83年6月17日,在范登堡空军基地进行“和平卫士”导弹第一次试射。2005年9月19日,200多名美国士兵、民众和政府官员参加了在美国沃伦空军基地举行的“和平卫士”导弹正式退役仪式。全长21.34米,直径2.34米,最大射程为11 000千米,时速为24 000千米,可携带10枚MK21分导式弹头,并将其精确地投掷到远方,其打击精度、射程和运载能力都超过了“民兵-Ⅲ”导弹。

霹雳神箭:导弹—巅峰之作,超越民兵-Ⅲ导弹

20世纪60年代,美苏双方都拥有第二次核打击的能力,因此双方都不敢轻易发动核战争。在“确保摧毁”核战略的指导下,美国加强了“三位一体”的进攻性战略核力量建设,大力发展潜射战略导弹和“民兵”系列弹道导弹。随着苏联战略核力量的增强,美国城市目标和战略核力量目标面临着被苏联全面摧毁的可能,因此里根政府提出了“相互确保生存”战略。在核打击目标方面,由重点打击城市转向打击军事目标,并在对方实施多次核袭击后,仍能打赢核战争。“相互确保摧毁”战略向“相互确保生存”战略的转变,使美苏军方都提出了新一代高生存性导弹的需求。这成为美国发展高生存性和更多弹头的“和平卫士”导弹的根本原因。

1971年,战略空军司令部提出研制“和平卫士”导弹,1973年开始预研,1979年全面展开,编号LGM-118。1982年,里根将其命名为“和平卫士”,并下令,要尽可能快速地向现有的导弹发射基地部署100枚“和平卫士”导弹。1983年6月17日,在范登堡空军基地进行“和平卫士”导弹第一次试射。1984年,美国生产出第一枚全尺寸、具备作战能力的导弹。1985年8月“和平卫士”首次进行地下井发射试验。同年,由于经费和其他原因,美国国会批准最多生产50枚“和平卫士”导弹。1987年“和平卫士”正式开始服役,并于1988年组建了第一个“和平卫士”导弹中队——美国空军第400中队。截至1993年,美国在怀俄明州沃伦空军基地共部署50枚“和平卫士”导弹。

“和平卫士”导弹发射

冷战结束后,美国不再需要这些武器,从2002年开始拆除“和平卫士”导弹。2005年9月19日,200多名美国士兵、民众和政府官员参加了在美国沃伦空军基地举行的“和平卫士”导弹正式退役仪式。沃伦空军基地负责管理部署在美国的50枚“和平卫士”导弹。

布什政府在做出2002年的《核态势评估》后,提议大幅削减已部署核弹头的数量,并提出要更多地依靠更大范围内的战略能力,其中包括反导弹系统和秘密情报行动。为响应此号召,美国空军从2002年开始,逐步安排其拥有的50枚“和平卫士”导弹退役,与此同时美空军提出另一项计划,保留500枚“民兵-Ⅲ”导弹服役至2020年,对“民兵”导弹进行“增寿”更新。“和平卫士”的一些装备将被再利用,再入运载工具将被用到“民兵-Ⅲ”项目,助推组件将用到太空发射器上,包括电池、通道门等都可以回收利用。据美太空司令部马克·沙克福德少将称,和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所有的“和平卫士”发射控制中心和发射井都不会摧毁,而是要封存不动,以备不时之需。为确保威力和可靠性,美国空军的500枚“民兵-Ⅲ”从头到尾进行了改造,包括推进系统和制导系统。

美国唯一的“和平卫士”导弹单位是驻防沃伦空军基地的第400导弹中队,这个中队从来没有因为任务要解除而军心涣散。3年里,虽然“和平卫士”的数量不断减少,但是他们仍保持对此类导弹的专业操作水准。不管是操作“和平卫士”还是“民兵”,洲际弹道导弹会产生的毁灭性力量造成“极其紧张的环境”,在一个值班日里,战斗组成员通常上午7时抵达基地,听取一天的简报,然后驱车前往控制区,与上一个班次的人换岗后,开始了24小时的战备值班。有时一个“工作日”一直要到第二天下午5时30分才能结束,值班时间长达34小时。最后一枚“和平卫士”解除战备值班后,第400导弹中队的部分导弹操作员继续留驻沃伦基地操作“民兵-Ⅲ”,另一部分操作员则多数被派往太空司令部执行卫星操作任务。

“民兵-Ⅲ”洲际导弹

“和平卫士”导弹是美国空军的大型多弹头固体洲际弹道导弹,最早称其为“试验性导弹”,即MX导弹。全长21.34米,直径2.34米,最大射程为11 000千米,时速为24 000千米,可携带10枚MK21分导式弹头,并将其精确地投掷到远方,其打击精度、射程和运载能力都超过了“民兵-Ⅲ”导弹。

“和平卫士”导弹的最突出的性能特点是命中精度高。导弹虽然采用了惯性制导方式,但改进了制导系统的主要组成部件,并配备了高性能数字计算机,使命中精度达到了90米。这意味着,“和平卫士”导弹的弹头在飞过上万千米之后,能够以50%的概率落入半径90米的圆圈内,能够100%落入半径360米的圆形范围内。“和平卫士”导弹也成为世界上第一种,也是迄今唯一一种命中精度突破百米大关的洲际弹道导弹。

其次是系统生存性强。“和平卫士”导弹的三级固体发动机的壳体均用凯夫拉复合材料制成。凯夫拉是制造防弹衣的主要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大的特点。弹头内部也进行了重点的抗核加固,使用了抗核加固屏蔽电缆等专用材料。这主要是针对苏联的导弹防御模式而设计的,因为苏联对美国的洲际弹道导弹的防御主要是“以核防核”的形式。由于技术限制,冷战时期的导弹防御不可能采用现在美国导弹防御计划中正在试验的“碰撞杀伤”模式,只能在美国核武器飞临莫斯科上空前,在其必经路线上空爆炸一颗小当量核武器,拦截并摧毁来袭弹头或弹头群。拦截核弹的一些核效应(如核电磁脉冲)可以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也就要求进攻的核弹头要有在核效应下正常工作的能力。而且对于多弹头攻击来说,这样也可以将攻击弹头爆炸时产生的相互影响减到最小。

第三是弹头威力大。“和平卫士”导弹的设计初衷就是打击硬目标。其总重量约为“民兵-Ⅲ”的2.5倍,而投掷重量达到3.6吨,是“民兵-Ⅲ”的4倍,这说明该弹总体设计和技术水平比“民兵-Ⅲ”要高一大截。该导弹打击军用目标,特别是对方导弹阵地群特别有效,可在敌导弹阵地群上空分离出10个子弹头,在横向相距最大1.5千米、纵向1 500千米的范围内对分散导弹发射井实施硬打击摧毁。从子弹头只有194千克可以看出,此时美国核武器的小型化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虽然重量轻,但其爆炸当量达到47.5万吨,比威力(威力与重量之比)高达2 450吨/千克。而20世纪50年代核武器比威力只有790吨/千克。它采用的W87核弹头迄今为止仍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核装置之一。W87核弹头标准威力为30万吨TNT当量,但通过在第二级加上橙色合金(高浓铀)套筒或环,可以将当量从30万吨提高到47.5万吨。美空军曾经拥有50枚“和平卫士”导弹,其威力可以用大得惊人来形容。

“和平卫士”导弹(www.xing528.com)

W87型核弹头装备“和平卫士”战略导弹

第四是作战反应快。“和平卫士”导弹核弹头采用了钝感炸药和先进的保险装置,其引信不易受干扰,这使弹头的储存管理安全性能保持在较高水平上,减少了维护难度和费用。“和平卫士”导弹选择了冷发射技术,导弹装在石墨-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制成的发射筒内,发射时靠燃气-蒸汽从发射筒内推出,然后第一级发动机点火。这使导弹的日常维护和战备值班变得更容易,也大大提高了导弹的反应性能。有报道称,在装备了“和平卫士”导弹后,美国战略核力量的反应能力从数十分钟减少到了两分钟以内,“和平卫士”成为世界上反应最快的洲际弹道导弹。

“和平卫士”可以保证摧毁对方任何经过加固处理的地面军事目标,但它还存在着被对方摧毁的危险。因此采取何种方式部署“和平卫士”,以最大限度提升导弹生存能力,就成为美国政界和军方纠结多年、始终议而不决的问题,这是其他任何导弹型号都没有遭遇过的。自1973年起,产生了近百种关于“和平卫士”导弹的部署方案。“和平卫士”的部署方式由于费用昂贵,而且也不能确保万无一失等原因,先后被否决。1985年,美国国会做出决议,只允许在“民兵”导弹地下井中部署50枚“和平卫士”导弹。1986年底,里根总统要求国会再授权生产50枚“和平卫士”导弹,并决定将这些导弹部署到火车上,争吵了10多年的部署方式问题,暂时得到解决。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美苏冷战也随之结束。美国还没有开始部署铁路机动导弹,就必须考虑在新的国际安全形势下,削减冷战时期积累起来的庞大核武库问题。依据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要求,美国于1992年初正式停止实施“和平卫士”导弹铁路部署计划。1993年1月,美俄签订了《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条约规定,美国的“和平卫士”导弹应于2005年前全部退役。美国如期履约,于2005年9月将最后一枚“和平卫士”导弹从发射井移出。

“和平卫士”导弹既是当时世界上命中精度最高、打击效能最强的洲际导弹,也是美国历史上实际生产和装备数量最少、服役时间最短的导弹。“和平卫士”导弹的数量最多时仅有50枚,只占洲际弹道导弹总数的10%。单独50枚“和平卫士”导弹不能满足维护美国国家安全的需求,还必须配套一部分“民兵”导弹,而单独“民兵”导弹的规模,却可以满足需要。如果美国保留“和平卫士”导弹,就必须同时保留“民兵”和“和平卫士”,两种导弹保障系统势必会增加陆基战略导弹保障的复杂程度。“和平卫士”导弹的费用也是最昂贵的。按照1996年价格计算,1枚“和平卫士”导弹的采购费用高达1.9亿美元,是“民兵-Ⅲ”的6倍。从1979年到1984年,在导弹还没有生产和部署的情况下,仅仅在部署方案上就花费了大约140亿美元。而从1986年到1991年,用于“和平卫士”导弹铁路机动部署计划的花费则高达56亿美元。“和平卫士”导弹需要自己独立的发射设施、补给以及专门的操作和维护人员。1枚“和平卫士”导弹的年平均维持费用大约是“民兵”导弹的10倍。“和平卫士”导弹的费用高也是美军留“民兵”而裁“和平卫士”的主要原因。

从“和平卫士”洲际弹道导弹上拆卸下来的W87核弹头

知识卡

弹头突防装置

弹头突防装置是指为突破对方反弹道导弹导弹防御系统,在导弹弹头上采用的电子干扰装置。它是弹道导弹弹头上使用较多的一种有效突防手段。电子干扰技术不同,弹头突防装置构成各异。有的弹头突防装置释放干扰物,进行消极干扰;有的发射干扰信号,进行积极干扰。

消极干扰突防装置通常由释放舱、释放机构和干扰物体组成。释放舱是弹头突防装置的主体,用于贮备干扰物,安置释放机构。释放机构采用弹簧装置或微型火箭发动机。干扰物体有金属丝、金属箔条、角反射器或涂敷金属粉的气球及假弹头等。

积极干扰突防装置是采用干扰机发射杂波干扰信号或欺骗干扰信号,抑制或迷惑对方雷达。这种突防装置主要用在潜射弹道导弹弹头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