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端午节的传说—屈原、伍子胥和曹娥的故事

端午节的传说—屈原、伍子胥和曹娥的故事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纪念屈原之死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纪念伍子胥之日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的伍子胥。纪念孝女曹娥救父投江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

端午节的传说—屈原、伍子胥和曹娥的故事

纪念屈原之死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

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图

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纪念伍子胥之日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 770——前 476

年)的伍子胥。

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www.xing528.com)

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 “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 ”,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纪念孝女曹娥救父投江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 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