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亚杰认知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游戏理论,他认为学前儿童在不同的认知发展水平中有不同的游戏形式,因此,他根据学前儿童认知发展阶段把学前儿童的游戏分为练习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游戏、规则游戏。
1.练习游戏(最早出现,随年龄增长比例下降)
练习游戏也称为感觉运动游戏,是游戏开发的第一阶段和起点,是学前儿童最早玩的游戏。处于感知运动阶段的学前儿童并没有真正掌握语言,他们的认知和思维活动主要基于感知和运动,因此,现阶段学前儿童之间没有游戏的象征意义,没有特定的游戏方法,游戏只是让学前儿童简单地重复某些活动或动作以获得某种愉快的体验。练习游戏的形式主要包括抓取、触摸、投掷和其他动作,例如摇铃、水击、滚球、滑梯等,对于学前儿童来说,这是对感知觉运动的训练。
2.象征性游戏(2~7岁,高峰期在3~5岁)
象征性游戏是指使用替代玩具和角色模拟社交生活的虚假或虚构游戏。象征性游戏是学前儿童游戏的最典型形式,并且在2岁以后玩得时间最长,高峰时间在3岁左右。学前儿童2岁后,主要活动就是玩耍。学前儿童快速发展的语言能力和特定的思维方式形成了这一阶段的象征性玩法,他们通过虚构的场景和行为再现了现实生活情景和自己的欲望,例如使用竹竿作为马,椅子为大象、汽车等。角色扮演是象征性游戏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通过游戏,学前儿童可以从当前对物体的感知中脱离出来,用符号代替物体,并学会用语言符号思考,这反映了此阶段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水平。(www.xing528.com)
3.结构游戏(2岁左右开始出现,随年龄增长发展)
结构游戏是学前儿童利用各种不同结构材料(如积木、积塑、泥、沙、雪等)来构建反映现实生活中的活动,如搭积木、玩沙、玩水、玩橡皮泥、堆雪人等。学前儿童热爱沙、水等结构性游戏材料的兴趣是与生俱来的,因此,很多学前教育研究人员批评一些现代化幼儿园用塑胶跑道代替沙石操场,同时,他们倡导每个幼儿园都应该有一个沙池、水池,甚至是生态游戏园。
4.规则游戏(4~5岁发展起来,延续到成年)
规则游戏是学前儿童根据某些规则,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前儿童一起参加的带有竞技色彩的游戏,例如国际象棋和球类游戏。由于规则本身具有不同的复杂度,对操作技能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学前儿童玩这种游戏可以一直延续到其成人。规则游戏的发展表明,游戏逐渐失去了其具体和象征性的内容,变得更加抽象。学前儿童进入大班学习后,他们的语言和抽象思维能力得到了显著发展,并逐渐缓解了思维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可以从其他人的角度看问题,使得游戏中的每个人都可以一起遵循某些规则。学前儿童在参加游戏的过程中对规则的认识和遵守可以为他们未来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