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影符号学:电影的本性与奥秘

电影符号学:电影的本性与奥秘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针对写实美学,符号学大师麦茨直言不讳地指出,电影的本性不是对现实的自然反映。拍摄影片是电影生产的中心,含义呈现是电影拍摄的核心,符号学的工作就是揭示这个核心的奥秘。指出电影创作具有“程式”与规则,强调任何创造都需要背景和条件,纠正对个人天才的夸耀,使研究对象从创作者个人转向创作过程和结构系统,这是符号学的另一个目标。随着西方人文思潮的急剧更迭,电影符号学也经历了自身的嬗变。

电影符号学:电影的本性与奥秘

20世纪的新型艺术电影,在其古典时期精心地把自己装扮成无可挑剔的现实,以一个密封的神话系统而令观众不容置疑。激进的法国理论家指责这种电影已被谎言腐蚀,它只是乖巧地重复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而丧失了反思与批判的能力。因此他们要打开这个严密的系统,展示其运作的机制,揭示其建构现实的手段,解构隐含其中的社会文化症候。

于是,电影符号学应运而生。

针对写实美学,符号学大师麦茨直言不讳地指出,电影的本性不是对现实的自然反映。电影是艺术家创造的产品,是重新结构并具有约定性的符号系统。这一观点与巴赞的观念截然相反,是对电影本体论的挑战。

符号学把广义的电影研究留给社会学现象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而集中探索电影的内在结构,并试图找出构成电影经验的法则。拍摄影片是电影生产的中心,含义呈现是电影拍摄的核心,符号学的工作就是揭示这个核心的奥秘。(www.xing528.com)

指出电影创作具有“程式”与规则,强调任何创造都需要背景和条件,纠正对个人天才的夸耀,使研究对象从创作者个人转向创作过程和结构系统,这是符号学的另一个目标。

随着西方人文思潮的急剧更迭,电影符号学也经历了自身的嬗变。60年代后逐渐成为西方文化构成部分的电影理论,不断受到当代哲学的冲击和洗礼,阿尔都塞的思想加强了电影理论对意识形态功能的关注,拉康的精神分析学为视觉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维度。相伴着社会思潮的演变,符号学的探讨主题从语言结构转到象征结构,由电影形式表层转入心理深层,经历了从第一符号学到第二符号学的演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