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环县皮影:现实人物形象书《影与音》

环县皮影:现实人物形象书《影与音》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环县皮影中的现实人物形象由头梢和桩桩(身体)两部分组成,将头梢插在桩桩的颈套里,与桩桩组合成形态各异的影人,俗称“线子”。平眉造型平展如“一”字,用于表现清秀文静、富贵聪明、命运平顺的文人雅士、帝王臣相等正面文生人物形象;皱眉又称卧蚕眉,因眉头弯如蚕状而得名。

环县皮影:现实人物形象书《影与音》

环县皮影中的现实人物形象由头梢和桩桩(身体)两部分组成,将头梢插在桩桩的颈套里,与桩桩组合成形态各异的影人,俗称“线子”。环县皮影人物的造型除了传统人物外,还有清代人物。其造型一般按生、旦、净、丑的戏剧行当进行设计制作。另外,根据人物的年龄和文武的不同,又作更细的区别,如旦行分正旦(青衣)、二旦、辫子旦、老旦、武旦、小旦(花旦)、妖旦等;生行分为老生(白须)、须生(亦称三绺须或黑须)、小生、武生;武生中根据人物的身份,分为软斩武生和硬斩武生以及软、硬绿帽武生,前者是马上大将,后者多是武林豪杰。丑行分为老丑、小丑;净行分为老花、小花、张口、半张口、老奸、小奸、一盘龙等。

(一)头梢

环县皮影人物的头梢多数采用侧面刻镂五分脸,其造型是由头饰脸谱两部分构成。

1.头饰是区分人物阶层和官职高低的主要标志,有冠、帽、盔、巾和无帽饰五类。详见表3-1。

表3-1 头梢类(按头饰分类)简表

王帽

相帽

纱帽

风帽

续表:

软绿帽

硬绿帽

毡帽

道帽

草帽

东帽

凤冠

续表:

束发冠

尖顶盔

平顶盔

公子巾

业子巾

硬包巾

软包巾

续表:

纱帽翎子

束发冠翎子

旦风帽翎子

包巾翎子

番翎子

正旦

旦搂帕

小旦

披发

挽圈子

老旦

清顶子

2.脸谱分阴阳雕刻两类,是区分人物性格和年龄的重要表标。阴刻:去线留皮;阳刻:去皮留线。分别表现人物的刚柔美丑与善恶忠奸等。对于文雅秀丽的生角和旦角,一般都采用阳脸,以空代色,表现其纯真嫩白;对花脸丑角,有些老生、老旦,则多采用阴刻,以利于刻画面部各种形态。根据面部五官特征,比较细致地区分不同人物的性格。

平眉王帽

皱眉平顶盔

(1)眉毛造型有平眉、皱眉、螺纹眉、泰山眉、帚头眉、火焰眉、吊角眉、朝天眉、柳叶眉、龙眉、美女眉、剑眉等多种。平眉造型平展如“一”字,用于表现清秀文静富贵聪明、命运平顺的文人雅士、帝王臣相等正面文生人物形象;皱眉又称卧蚕眉,因眉头弯如蚕状而得名。造型粗黑,眉头有皱纹,眉形长而上扬,用于表现威风凛凛、英武强悍的武士、将军、英豪等正面武生人物形象;螺纹眉造型眉毛螺纹般卷曲,用于表现番将番帅及佛教人物等形象;泰山眉造型或浓密粗黑,杂数根白眉,或纯为清晰可辨的白眉,用于表现年逾花甲的老者及寿星、姜子牙吕洞宾等神仙人物形象;帚头眉造型眉头细而逐渐粗阔至眉尾疏散,形如扫帚头,用于表现人情寡薄、性格孤僻的恶盗、绿林人物形象;火焰眉造型如一团燃烧的火焰,用于表现武功高强之人、番帅番将及阎王等神仙人物形象;吊角眉造型上粗下细,从额部向眼角处下垂,用于表现内心不善、不务正业的丑角、盗贼等人物形象;朝天眉造型眉头皱起,眉形顺额头向上扬起,中间有分叉,用于表现飞扬跋扈的绿林人物;柳叶眉造型如柳叶状,眉粗而弯,形浊而清厚,用于表现性格温和、乐善好施的武生、将军等正面人物形象;龙眉造型弯如龙蟠,清秀疏雅,用于表现心地善良、才能卓越的女状元、女钦差、女豪杰等女性人物形象;美女眉造型清秀弯长,眉梢连接发髻,眉毛不散,眉心点朱红点,用于表现灵秀聪慧、谦恭文雅、温婉贤淑的传统美女形象;剑眉造型粗黑、眉头有皱纹,眉身宽厚,眉尖如刀剑形,有单层与两层之分,用于表现本领高强、以一挡百的武将、八卦卜算等道士、神仙人物形象。

柳叶眉尖顶盔

螺纹眉纱帽

寿眉尖顶盔

帚头眉挽圈子

火焰眉软王帽

吊角眉公子巾

美女眉凤冠

龙眉旦纱帽

朝天眉硬绿帽

剑眉风帽

剑眉相帽

(2)眼的造型有龙眼、凤眼、环眼、三角眼、鱼眼、残眼、星光眼等多种。龙眼造型大而长、黑白分明,通常与平眉相配,用于表现清秀文静、聪明富贵的文人雅士、帝王臣相等正面人物形象;凤眼造型细丽秀长,末端上挑,线条流畅,通常与皱眉相配,用于表现威风凛凛、机智聪慧、性情温和忠正的武士、将军、元帅等正面人物形象;环眼造型如圆环或半圆环,略带狂气,通常与螺纹眉、火焰眉相配,用于表现刚强好胜、性情暴烈的番将或阎君、判子、佛陀等人物形象;三角眼造型近似三角形,通常与吊角眉、火焰眉、帚头眉相配,用于表现内心不善、性情奸诈的奸臣、丑角、盗贼等人物形象;鱼眼造型如一条小鱼,神色昏昧,性情滑稽幽默,通常与吊角眉相配,用于表现性情奸猾或幽默开朗的丑角、丑旦人物形象;残眼造型为眼珠突出向外尖挑,通常与皱眉、柳叶眉、剑眉相配,用于表现心术不正、奸邪骄横的奸臣、奸商、恶棍、恶旦等人物形象;星光眼眼珠造型为星光形,可与平眉、吊角眉等眉形相配,用于表现笑里藏刀、诡计多端的丑角人物形象。

(3)鼻的造型有尖鼻、圆鼻、鹰鼻等。尖鼻造型多为直线通天形,采用阳刻手法,用于表现才华横溢、品行端正的正面人物形象;圆鼻造型如圆球形,鼻孔处露,鼻形肥大,与不同的眉形、眼形搭配,可用于表现机智聪慧、性情温和忠正的武士、将军,也可用于表现性情奸猾、内心不善的奸臣、丑角等反面人物形象;鹰鼻造型鼻头无肉、鼻尖朝下,用于表现阴险奸诈、贪心不足的人物形象,在神头中孙悟空的造型常采用鹰鼻造型。

(4)嘴的造型有张口和闭口两种,张口性情阴险、骄横、悍勇,多为花脸;闭口性情文静、善良、忠诚,多为旦角和生角。

(5)须的造型有八字须、三绺须、五绺须、螺纹须、长寿须、吊耷须、奓须,满腮须等。

(6)脸部的颜色有黑、红、白、花、空(阳脸)五种。

龙眼王帽

环眼包巾

凤眼硬绿帽

残眼相帽

鱼眼内侍

星光眼纱帽

(二)桩桩

民间皮影艺人称影人身子为“桩桩”。桩桩是由胸、腹、腿、大臂、小臂和手等十个部件组成。皮影的服式与戏曲服式基本相同,其造型和式样极为丰富。有龙袍、官衣、氅氅、袍子、裹身子、步斩、背剑以及马甲等。桩桩除个别特定人物外,大部分是通用的。只要在桩桩上换一个相应身份的头梢,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物。桩桩的服式、图案和颜色,是区分人物身份和贫富贵贱的重要标志。详见表3-2。

表3-2 桩桩类简表

龙袍

官衣

氅氅

步斩

裹身子

背剑

袍子

(三)角子

一般四人一组,也有两人一组的,俗称“一堂”。有内侍官、黄马褂、官角子、番角子、贼角子、堂角子、鸾驾、马角子等。角子大部分着装统一,头帽雷同,但面部造型各异。在剧中用以烘托主要人物出场和下场时吼堂虎威,双方交战时摇旗呐喊,烘托气氛等,无实质性的表演。详见表3-3。

表3-3 角子类简表

銮驾

内侍官

黄马褂

官角子

番角子

堂角子

贼角子

旗角子

灯角子

马角子

仪仗旗角子

官仪仗角子

番仪仗角子

解马子

马斩

(四)马斩

皮影戏中与武将桩桩相连接的战马叫马斩。马的品种和颜色有张飞乘坐的称黑暴花马、刘备乘坐的称黄骠马、关公乘坐的称赤兔马,还有一般将军乘坐的红色和殷红色等马斩。

(五)动物

动物,在皮影戏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种类比较繁杂,有飞禽走兽、狼虫虎豹、狮子、大象、狗、猪、鹤、蛇、蝶、蝎、鞍马、骣马、骡、驴、龙、凤等。总之,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样样都有。

龙、虎、骣马在雕刻造型上,用写真的手法,它在道情皮影箱具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开演前,皮影艺人先将龙、骣马悬挂在“城”的右侧;虎悬挂在城外左侧,寓意消灾避邪。

鹿

(六)场景

环县皮影不但具有典型完美的人物形象,而且还有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场景。场景分为大片景和小片景。皮影艺人把大片景称为“满亮子活”,多用四块、六块、八块牛皮雕刻拼接而成,上半部画面完整,下半部除柱、帘、墙外,其他部分留有大面积的空白,使影人在演出时与景不重叠、形成独特完美的画面效果。大片景气势宏大雄伟,主要有金銮宝殿、军营帅帐、将相府第、茅庵草舍、花园庭院等;小片景多以整块和两块牛皮雕刻而成,其特点是小巧玲珑,制作精细,有花草树木、驹马轿车、亭台绣阁、座堂地狱、宝塔莲台、劳动工具、生活用具、室内陈设等。场景的主要作用是交代剧中的表演环境,营造不断发展的剧情氛围。其中以座堂使用最为频繁,场场不离,它是皮影戏中的桌、椅、凳等场景,统称座堂。图案样式和桌面摆放的物品,是地位高低和贫富贵贱的主要标志。详见表3-4。

表3-4 场景类简表

续表:

金銮宝殿

帅帐

衙门大堂

鹿鹤同春

凉亭

庙门

龙座

帅座(www.xing528.com)

官座

书座

绣座

贫座

象车

四人抬轿

松树

奇石海棠

牡丹花瓶

香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