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阿拉伯商人在中国铸五色琉璃,琉璃九龙壁与铅釉陶器

阿拉伯商人在中国铸五色琉璃,琉璃九龙壁与铅釉陶器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也说明晋唐间琉璃器的珍罕。琉璃其实是一种半透明的玻璃,其烧成温度较玻璃为低,史书亦写作流离或琉璃。《魏书》也记载阿拉伯商人来到中国,“自云能铸五色琉璃,于是采矿山中,于京师铸之”。另外一种意义上的琉璃则是一种铅釉陶器的泛称,包括常见于建筑构件中的琉璃瓦及珐花、三彩器等,如北京的琉璃九龙壁。北京的“琉璃厂”就是早年烧制琉璃器的地方,因为铅釉有玻璃的质感而得名。

阿拉伯商人在中国铸五色琉璃,琉璃九龙壁与铅釉陶器

◎张 浩

唐朝诗人李贺在他的《将进酒》中写道:“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屏绣幕围香风”。说的是高级饮食的情形。琉璃钟是琉璃作的一种酒壶,《晋书·崔洪传》也载,汝南王亮“以琉璃钟行酒”,说明其奢侈。也说明晋唐间琉璃器的珍罕。

琉璃其实是一种半透明的玻璃,其烧成温度较玻璃为低,史书亦写作流离或琉璃。《汉书·西域传》载,西域“出……珠玑、珊瑚、虎魄、璧流离”。璧流离应该是玻璃的原始译音。《魏书》也记载阿拉伯商人来到中国,“自云能铸五色琉璃,于是采矿山中,于京师铸之”。自唐代始称为玻璃。

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中东地区发明了世界最早的玻璃。中国的玻璃,从现有的材料看,大约在西周时期即公元前1000年以后,才开始有原始的生产。不过中国的玻璃,含有较多的铅和钡,自成系统。

早期的玻璃产品以珠、管、璧为多,此外还有剑饰,印章等品种,颜色有浅绿、乳白、米黄、深绿等。玻璃璧从战国开始,一直延续到汉代。广州地区的汉墓中有较多的玻璃璧出土。它们的产地,可能是以长沙为中心的楚地。在江苏的汉墓中还发现有古罗马玻璃。宋代玻璃器继承了前代传统,数量及品种增多,但质量没有超过隋唐晚唐开始,大量的伊斯兰玻璃器开始输入中国。目前中国最早的玻璃作坊遗址,是新疆若羌县的瓦石峡宋代遗址。

元明清中国玻璃的生产更加普及。清康熙时清宫设玻璃厂,集中优秀工匠,使用西方传教士和技术人员,引进西欧制造技术,创造了大批新品种。(www.xing528.com)

广州南越王墓出土的平板玻璃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南越王墓的玻璃。该墓距今2100多年,出土了四颗蜻蜓眼式玻璃珠和数百颗蓝色、黄白色的玻璃小串珠,此外,还有玻璃璧以及十一对嵌玻璃牌饰。这些蓝色玻璃,色泽晶莹,蓝如湖水,呈透明状,内含气泡极少,说明烧制温度和水平都相当高。它们刚出土时,考古学家还以为是产自西亚的进口品,谁知经过科学检测,还是以铅钡为多,即可以认定是 MADE IN CHINA。这是我国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透明平板玻璃,在中国科技史上有重要价值。

另外一种意义上的琉璃则是一种铅釉陶器的泛称,包括常见于建筑构件中的琉璃瓦及珐花、三彩器等,如北京的琉璃九龙壁。北京的“琉璃厂”就是早年烧制琉璃器的地方,因为铅釉有玻璃的质感而得名。

◆第6辑第四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