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英军新攻势:诺曼底登陆战重要成果

英军新攻势:诺曼底登陆战重要成果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就在美军攻势如虹杀入布列塔尼半岛的同时,在卡昂方向的英军也掀起了一浪接一浪的攻势。德军立即组织反击,夺回了这两个高地,但英军再次反攻又将这两个高地夺了回来。8月7日,英军攻占了诺曼底的要地潘松山。尽管德军攻势在盟军强大火力下受挫,但美军孤立的阵地依然岌岌可危。当晚,英军又向法莱斯发起了代号“总计”行动的新攻势,同时美军第3 集团军也派出1 个军向阿朗松进攻,从而反过来对德军反攻莫尔坦的部队形成了包围。

英军新攻势:诺曼底登陆战重要成果

就在美军攻势如虹杀入布列塔尼半岛的同时,在卡昂方向的英军也掀起了一浪接一浪的攻势。

7月25日,就在美军的“眼镜蛇”行动开始后四小时,英军发动了“春天”行动(Operation Spring),以加拿大第2 军向卡昂至法莱斯公路旁的韦里耶尔山发起猛攻,虽然加军的进攻再次失利,但是在战略上却极有价值——使得德军更加相信盟军的主攻方向是在英军战线,所以克鲁格直到第二天才意识美军进攻的威胁性,开始将两个装甲师调往美军方向,但由于盟军空军的空袭和封锁,这两个装甲师两天后还没能到达美军战线,这就为美军“眼镜蛇”行动的顺利突破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从“古德伍德”行动到“春天”行动,尽管英军的进攻一再受挫,而且损失不小,但却吸引了德军注意力,牵制了德军几乎全部的装甲力量,大大配合了美军的进攻,也使得之前要撤换蒙哥马利的呼声逐渐平息。

7月30日,英军又发动了“蓝衣”行动(Operation BlueJacket),对于这次攻势蒙哥马利要求邓普西“抛开全部谨慎,甘冒一切风险,忍受所有伤亡,向维尔河全速前进!”

主攻的英军第8 军以第15 师和第6 禁卫坦克旅为前锋,禁卫装甲师和第11 装甲师在后跟进,左翼则是第30 军和第7 装甲师。进攻开始后,当步兵推进受阻,坦克就立即超越步兵进行突击。“丘吉尔”坦克虽然综合性能并不突出,但却能轻松通过其他坦克难以通行的树篱和陡峭山坡,德军对此毫无准备,在山坡上根本没有布置反坦克火力,所以英军的坦克进展很顺利,于当天16 时就到达了309 高地和226 高地。德军立即组织反击,夺回了这两个高地,但英军再次反攻又将这两个高地夺了回来。围绕这两个高地的争夺相当激烈,德军326 步兵师师长冯·沃切特少将也在战斗中阵亡。

7月31日,掩护右翼的第11 装甲师一路进展顺利,并意外发现了苏勒弗河上一座完好的桥梁,这里是德军326 步兵师和第3 伞兵师结合部,正是防御最薄弱的地方,第11 装甲师立即渡河,并成为英军的进攻主轴线,一路杀到了勒贝尼博卡日附近的高地,迫使德军第3 伞兵师全线后撤。

▲英军士兵正在查看一辆被击毁的德军装甲教导师的“豹”式坦克。

▲正在战斗中的英军步兵小组。

左翼的30 军由于受到河水阻隔,推进速度大大落后,导致第8 军侧翼暴露。德军抓住这个机会以第21装甲师进行了反击,但此时的第21 装甲师实力已经很弱了,总共只有600 人、14 辆IV 号坦克和8 辆“虎”式坦克投入反击,结果被英军轻松击退。

第8 军进展顺利,而30 军却始终进展迟缓,拖了后腿,所以邓普西于8月4日解除了巴克纳尔30 军军长的职务,由布莱恩·霍罗克斯中将接任。霍罗克斯是经历过北非作战的老将,他上任后果然使进展大有起色,接连攻占了维莱博卡日、瑞尔克和翁德丰丹。

8月7日,英军攻占了诺曼底的要地潘松山。这也是英军一系列攻势中进展最大的一次,7月中旬到8月初的战斗也是英军在欧洲作战最激烈的阶段,在这3 周里的伤亡比之后9 个月的伤亡都大。

德军的败退,一方面是为了缩短防线节省兵力,准备莫尔坦反攻作战,另一方面部队损失确实相当惨重,B 集团军群从登陆日到现在2 个月的时间里伤亡达到了151 487 人,而同时期补充的兵员还不到2 万人!

8月8日,德军西线装甲集群改编为第5 装甲集团军,但实力已经大不如前,例如党卫军第10 装甲师只剩下3 辆坦克,基本丧失了战斗力。

德军从8月4日开始就在酝酿一场决定性的反攻,因此陆续从前线撤下了第2、第116 装甲师、党卫军第1、第2 装甲师和第17 装甲掷弹兵师,这些装甲部队由第47 装甲军军长汉斯·丰克装甲兵将军统一指挥,向莫尔坦展开反攻,代号“列日”行动(Operation Liege)。

▲开赴前线的德军装甲部队。

不过德军的反攻准备一片混乱,丰克要想撤换116 装甲师师长格拉夫·施维林中将,而希特勒也对丰克很不满,甚至在反攻开始前4个小时下达了撤换丰克的命令,克鲁格深知临阵换将是兵家大忌,要求推迟几天才宣布。而主攻部队党卫军第1 装甲师赶到进攻出发位置距离较远,直到预定反攻开始的8月6日18 时都没到达,只好推迟进攻时间。

▲在卡昂附近被击毁的德军坦克。

此时在莫尔坦的美军第30师对德军即将开始的反攻一无所知,有连长报告当地法国人告诉他们在战线侧后的树林里有大量德军部队,却被上级斥责为“传播谣言”。布莱德雷接到“超级机密”破译德军密码的通报,虽然不大相信,但他很清楚莫尔坦对于美军战线的重要性,不敢大意,立即向这一地区调集了所有能调集的炮兵营,并命令30 师务必确保关键的314 高地。(www.xing528.com)

8月7日凌晨2 时,德军向莫尔坦、314 高地发起了全面进攻。德军没有进行炮火准备,而是尽可能渗透靠近美军战线突然发起攻击,美军战线迅速被突破,被德军割裂成几个无法相互支援的孤立据点,但美军并没有崩溃,而是仍继续顽强抵抗,并在白色修道院、314 高地等处给予德军以重创。特别是坚守314 高地的120 团2 营和主力完全失去联系,但仍在英勇奋战,成为卡在德军咽喉的尖刺。用丰克的话来说:“314 高地是扎在肉里的一根刺,他们的顽强防御使我们在莫尔坦的所有行动都瘫痪了。”

天亮后,盟军空军大举出动,尤其是“台风战斗机给德军装甲部队造成了极大损失。不久12 个野战炮兵营(其中3 个营装备155 毫米榴弹炮)开始为30 师提供火力支援。盟军猛烈的空地炮火几乎封闭了德军进攻路线。尽管德军攻势在盟军强大火力下受挫,但美军孤立的阵地依然岌岌可危。

在判明了德军意图之后,布莱德雷立即投入第2 装甲师和第35 步兵师向莫尔坦以南的德军侧翼进行反击。

当晚,英军又向法莱斯发起了代号“总计”行动(Operation Total)的新攻势,同时美军第3 集团军也派出1 个军向阿朗松进攻,从而反过来对德军反攻莫尔坦的部队形成了包围。

8月9日,沃尔特·布勒将军从最高统帅部赶到第7 集团军司令部,他作为最高统帅部的代表来监督第7 集团军必须确保希特勒的反攻计划得到执行。尽管克鲁格命令继续进攻,但他很清楚即使攻到了阿弗朗什,这次反攻也不可能胜利。

8月10日,德军再次猛攻314 高地,还是被美军击退。为了支援孤立无援的314高地上的120 团2 营,美军不但进行了空投,还用105 毫米榴弹炮发射在淘空了的烟雾弹里装满医疗用品的包裹,但大部分都落到德军阵地。

8月11日,美军第2 装甲师和第35 步兵师迫使德军党卫军第2 装甲师后撤,接近314 高地。克鲁格终于说服希特勒同意先向威胁德军补给基地阿朗松的美军展开反击,说是反攻莫尔坦之前的临时行动,但克鲁格实际上是想利用这次行动来组织撤退。当晚,德军在打完了全部炮弹后开始撤退。

8月12日天亮后,美军才发现了德军已经撤退,在314 高地上的炮兵观察员指引5 个炮兵营对后退的德军进行了猛烈炮击。中午前后,美军增援部队和2 营会合。2营为坚守314 高地付出了300 人伤亡的代价,并因此获得美军最高集体荣誉总体集体嘉奖。正是120 团2 营在314 高地的浴血苦战,成为美军粉碎德军反攻的重要原因。

就在美军30 师在莫尔坦恶战时,8月7日加拿大第1 集团军沿公路向法莱斯发起了代号“总计”行动的攻势,和以前的进攻不同,“总计”行动是在7日夜23 时开始,1 000 架“兰开斯特”和“哈利法克斯”轰炸机进行了猛烈轰炸,随后英军51 师和加军第2 师分别从公路东西两侧并肩南下,攻击队形为七路纵队,每路纵队的前端都是以4 辆坦克并排开进,以至于士兵们惊叹“哇,这简直就是坦克行军操练啊!”同时,英军59 师强渡奥恩河攻击德军后方,天亮后德军党卫军第12“青年团”装甲师向英军59 师发动反击,遭到英军反坦克炮迎头痛击。

英加军稳步前进,迫使德军步步后退,不得不将预备队党卫军第101 重装甲营的“虎”式坦克调来投入反击,遭到了英军“谢尔曼”和“萤火虫”坦克的伏击,有多辆“虎”式被击毁——有说魏特曼也在这次战斗中丧生,英军总算报了波卡基之战的一箭之仇。

▲加军装甲部队。

8月7日下午,美军500 架B-17 轰炸机在对德军目标进行轰炸时误炸了加军和波兰军,造成315 人伤亡的悲剧,也因此导致英加军第二阶段进攻停顿。德军党卫军第12 装甲师乘机发起反击,实战经验不足的加军第4装甲师被德军反击所阻。在加拿大第2军军长盖伊西蒙兹中将的督促下,恢复进攻的加军坦克又遇到了德军88 毫米高射炮平射的阻击,损失很大。

西蒙兹组织了一支由装甲团和2个摩托化步兵连组成的特遣队向195 高地推进,但特遣队将140 高地误认为是195 高地,发出了完成任务的报告。随后德军对孤军深入的特遣队发起围攻,而加军纵深炮火支援却全部倾泻到了195 高地,导致孤立无援的特遣队几乎被全歼。

加军在损失了约150 辆坦克之后攻势逐渐停顿,德军于8月9日在法莱斯以北重新建立了防线。受到这一胜利鼓舞的克鲁格同意重启“列日”行动,继续展开反攻。艾伯巴赫接替丰克指挥莫尔坦方向的德军装甲部队,而第5 装甲集团军司令由泽普·迪特里希接任。

8月14日,重整旗鼓的加军发动了代号“温驯”行动(Operation Tame)的进攻,盟国空军出动811 架轰炸机进行航空火力准备,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悲剧再次上演,391 名加军和波军被误炸伤亡。

8月15日,加军与德军展开激战,推进受阻。但侧翼的波兰军队却取得了突破,一直突进到了若尔。在卡昂以东的英军第1 军也将德军逼退到迪夫河下游防线。

▲两辆“萤火虫”坦克进入小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