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邓立民先生:川剧玩友与演艺传承者

邓立民先生:川剧玩友与演艺传承者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陈祖明对邓立民这个名字,川剧界中可能很多人感到陌生,但提起苗子这个响当当的大名,恐怕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邓立民先生应邀出席大会,在此次会议中,他不仅给三天的演唱司鼓,还主动担任下手,并积极为川渝艺术家联络感情、交流经验、切磋技艺穿针引线,为大会的圆满成功做出了贡献。2018年,荣昌剧协为纪念已故艺术家赵伯仪先生,举办了赵伯仪先生90周年诞辰纪念活动,特邀邓立民先生赴会。

邓立民先生:川剧玩友与演艺传承者

陈祖明

对邓立民这个名字,川剧界中可能很多人感到陌生,但提起苗子(亦称苗王、苖大爷)这个响当当的大名,恐怕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邓先生为什么叫苗王呢?这得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说起。

据说邓先生得知四川省川剧院要办班招收学生,他欣喜若狂,一个人买票乘车去报名,参加考试。其他应考者多以唱歌、跳舞应考,可邓立民不然,胸有成竹地拿出看家本领,唱川剧唱段。由于他嗓音甜润,唱腔规范,已具职业水平,自称能打川剧锣鼓,震惊了在座的考官。考官的第一句评语就是“这个娃儿是个好苗子!”后来当学生、毕业工作,大家都以“苗子”呼之,他也乐于接受“苗子”这个“光荣称号”了。

而“苗王”则是川剧玩友界对年高艺精的“苗子”的尊称。

邓立民不仅天资聪颖,记忆力过人,又出身于梨园世家,父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就自办川剧团(华字科班),其兄打场面、司鼓,嫂嫂李华春是演员,邓立民唱娃娃生,长年受到川剧艺术的熏陶,这和他后来的成才不无关系。(www.xing528.com)

邓立民在校期间得到了帅友三老师、刘汉章老师的真传,毕业后随其师分配到西昌川剧团,后来担任了该团的首席鼓师。他司鼓的最大特点是熟悉戏、熟悉角色、熟悉程式,加上鼓眼规范,手法灵敏,配合准确,一双签子轻重缓急运用自如,恰到好处,充分显示了他基本功扎实。他善于打“条纲戏”,通过多年积累,掌握了一整套规律,一个大本戏,只说说戏,不排导,不走台,演出前现说现演,五大声腔的锣鼓运用他可任意调动,还自打自帮,得心应手,不露痕迹。说起“打玩友”,他称“幼而学”,更显挥洒自如。唱花脸、老生、老旦、小丑,几乎啥都敢摸且样样不俗。2003年重庆梨园茶社开张不久,苗子专程从成都到重庆来支持演唱,带了一段《济公活佛》来与观众见面,起腔便唱出“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歌曲曲调巧妙地串入川剧二黄平板旋律,奇在歌中有戏,戏中有歌,珠联璧合,充分显示了他不仅功底扎实,而且有一定创作水平,使人耳目一新,获得了阵阵掌声。

2008年10月,重庆市南岸区凉风垭茶园隆重举行了缅怀李子良、王官福暨川渝艺术家联谊会。到会的四川名家有蓝光临、陈宜生、郑家林、孙炳元、余厚云、张素萱等30余人,重庆名家有杨才胜、蒋国镇、胥明贵、罗森和、陈耀祖、漆瑞琪、林长禄、李光尧、吴拙、余果冰等40余人。大会由窦瑞华先生主持,热情歌颂了二位大师的高尚品德和精湛技艺。重庆市教委、市传统文化研究会、巴蜀中学等单位的领导、专家、教授做了发言。

邓立民先生应邀出席大会,在此次会议中,他不仅给三天的演唱司鼓,还主动担任下手,并积极为川渝艺术家联络感情、交流经验、切磋技艺穿针引线,为大会的圆满成功做出了贡献。

2018年,荣昌剧协为纪念已故艺术家赵伯仪先生,举办了赵伯仪先生90周年诞辰纪念活动,特邀邓立民先生赴会。他尽管身单体弱,有病在身,但仍欣然前往,参加了这次重要活动。在演唱活动中,他的司鼓技艺颇具大家风范,获得各界高度赞赏。同仁们也大开眼界,纷纷请求领导挽留先生教学,结果一留就是二十多天。邓立民先生对剧协刚组成的一班场面(陈从林、杨塘生、蒋华超、赵钢、雷亚南)每天坚持上课,讲解川剧锣鼓的奥秘及配合声腔的韵律、轻重缓急的处理,尤其强调“锣鼓打好,务必从声”,一切都要为剧情服务,把握特点,把握亮点,川剧锣鼓是川剧的灵魂。他现场演奏打击乐,展示其特点、重点、要点、注意事项等等,强调高腔最难打的是曲牌套打,重音好打,轻音难击;锣鼓轻、慢最考水平。这二十天,邓立民老师给荣昌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