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茶解》:中国饮食典籍史,3000字,深入解析茶道,罗廪撰写

《茶解》:中国饮食典籍史,3000字,深入解析茶道,罗廪撰写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茶解》,明罗廪撰。罗廪,字高君,浙江慈溪人,自幼喜茶,曾周游产茶之地,后隐居中隐山阳,“栽植培灌,兹且十年”,“于茶理有悬解”。此书撰于万历己酉,有屠本畯《茶解叙》和万历壬子龙膺的《茶解跋》。《茶解》书影全书共一卷,约3000 字,系据作者亲身体验和实践经验写成。即以茶地南向为佳。此书有《茶书全集》本,《说郛续》本、《古今图书集成》本则系节录,次序也有所变动。

《茶解》:中国饮食典籍史,3000字,深入解析茶道,罗廪撰写

《茶解》,明罗廪撰。罗廪(1537—1620),字高君,浙江慈溪人,自幼喜茶,曾周游产茶之地,后隐居中隐山阳,“栽植培灌,兹且十年”,“于茶理有悬解”。此书撰于万历己酉(1609),有屠本畯《茶解叙》和万历壬子(1612)龙膺的《茶解跋》。

《茶解》书影

全书共一卷,约3000 字,系据作者亲身体验和实践经验写成。前有“总论”,下分为“原”(产地)、“品”(茶的色、香、味)、“艺”(栽培方法)、“采”、“制”、“藏”、“烹”、“水”(饮茶用水)、“禁”(采制茶叶禁忌事项)、“器”十目,分别对茶叶的产地、色香味、栽培、采摘、制作、收藏、烹点、用水、禁忌、器具进行了论述,其论述大都切合明代的实际和个人的实践,因而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如“禁”条云:“茶内投以果核及盐、椒、姜、橙等物,皆茶厄也。茶采制得法,自有天香,不可方拟。蔡君谟云:莲花、木犀、茉莉、玫瑰、惠兰、梅花,种种皆可拌茶。且云重汤煮焙收用,似于茶理不甚晓畅。至倪云林点茶用糖,则尤为可笑。”反映出在叶茶冲泡取代饼茶烹点的时代大背景下,明代茶人普遍反对宋元以来往茶汤内添加花果等料物的习俗,主张品饮叶茶就要品味茶本身的真香。(www.xing528.com)

此外,作者还认为:“茶地南向为佳,向阴者遂劣;故一山之中,美恶大相悬也。”即以茶地南向为佳。还认为:“茶固不一宜加以恶木,味桂、梅、辛夷、玉兰、玫瑰、苍松、翠竹与之间种,足以蔽覆霜雪,掩映秋阳,其下植芳兰幽菊之物;最忌菜畦相逼,不免渗漉,滓厥清真。”还提出贮茶器不能移作他用,采制茶时要干净,不能与有味之物接触。这些观点都是很有意义的。

此书有《茶书全集》本,《说郛续》本、《古今图书集成》本则系节录,次序也有所变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