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英文书稿类型与特点简介

英文书稿类型与特点简介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般说来,英文学术著作因其专业性和属于外文的特性,故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编辑而言,审稿难度比较高,要求编辑具备良好的英语水平,并且熟悉所审书稿的专业学科知识。对这一类书稿,应该重点注意译文对汉语语词及其概念的理解是否正确。中国译者的汉译英书稿中国译者翻译的英文书稿,主题范围很广。对这一类书稿,应该重点关注英文译文

英文书稿类型与特点简介

1.英文书稿的种类

(1)作为专著或作为译著的学术著作

专著和译著是英文学术著作的两大种类。一般说来,英文学术著作因其专业性和属于外文的特性,故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编辑而言,审稿难度比较高,要求编辑具备良好的英语水平,并且熟悉所审书稿的专业学科知识。从实际情形来看,以英语为母语的作者撰写的专著、以汉语为母语的作者用英文撰写的专著、将汉语专著译成英文的译著,这三种作品在英文文体和文字两方面都会有一些差异,编辑在审稿时对此应该心中有数。

以英语为母语的作者,其作品若在英语国家已经出版过,文本经过原出版社编辑审读、修改,在语法、文字层面上一般不会有明显的差错,我们在审稿时重点要关注的是作品内容在政治上有无问题。当然,同时也要注意文字方面有可能在重新排版时会产生很多差错,需要认真校对。

以汉语为母语的作者撰写的英文作品,作者水平再高,也不可能做到全无差错,遑论水平欠缺的作品。对这一类书稿,编辑在审稿时要重点关注文字性差错,兼及政治观点和学术水平。

将汉语学术著作译成英文的书稿,一方面,由于文化差异,在英文表达中总会有很多不足之处;另一方面,由于无论是外国人将汉语译成英语(往往较难精准把握汉语原文的意思),还是由中国人将汉语译成英语(往往在英语语法与习惯表达法上难免有许多缺陷),都会造成英文文本质量不高。所以,此类审稿难度很高,需要编辑具备较高的汉语水平、较高的英语水平、渊博的知识、翻译经验、编辑经验。这五方面的条件缺一不可。

中国式的学术话语在西方国家能否被接受,这是一个“文化认可”的问题。被说成“中国式英语”的,或是因为论断式的行文风格,或是因为过于浓重的意识形态色彩,或是因为有太多空洞的套话。学术类的英文著述应该做到:①讲求对观点的陈述和展开中的逻辑联系,以事实和统计数据为基础的分析,而不是只堆砌材料,却无深入分析。②注意文体风格,语言要清晰、准确。③引文要注明出处;对从其他出版物中移用过来的插图,要说明版权情况。④要杜绝剽窃现象。

(2)教材:英语语言教材或各学科专业教材

英语教材大致分作3类,即:

①英语语言教材(包括大专院校英语专业教材、公共英语教材、中小学英语教材,以及相关的教辅书)。编辑在审稿时,应该以每一本教材的教学目标能否在教学材料中得到体现这一点为中心,考量结构体系是否合理,语篇内容是否适当,注释、练习是否相配,等等。

②各个门类的英语教材(例如:商务英语法律英语、医学英语等等,以及近年来细化的各种“专门用途英语”教材)。对这一类教材,需要关注学科内容同英语表达之间是否平衡,是否为了专业内容而使语言在教学上有难度,或者是否为了使语言适应教学而降低了专业知识的水准。对于存在的问题,编辑应该向作者提出修改书稿的建议。

③用英语撰写的各种人文学科、社会学科、自然学科、技术学科教材。从实际情形来看,除了学术观点、内容、结构之外,作者的英语水平和教材编写能力各异,编辑在审稿时应该一方面从学术要求出发,关注学术质量;另一方面要审查作者是否具备熟练运用英语来从事写作的能力,及其在文本中的具体表现。

(3)一般英语读物

一般英语读物是一个泛称的大类,题材甚广,包括故事传说、科普读物、神话民俗心灵鸡汤、学生课外读物、文化知识读物、少儿读物等等。编辑审稿时应该注意的是内容的适当性和文字的准确性这两个方面。

(4)文学作品(www.xing528.com)

文学作品的英文版本,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之一。英文版的文学作品大致分两类——英文原创文本和汉译英的文本。英文原创文学作品的引进,以名著和畅销小说居多。由于原出版者已经做了可靠的编辑工作,因此,引进版除了删除不适当的内容之外,主要的编辑工作是仔细校读,保障排版的文本没有文字性差错。汉译英的文学文本却有可能存在由于文化差异或理解失准而造成的翻译错误,以及语法错误、单词拼写错误、表达方式错误等等,在编辑审稿过程中对此必须非常小心。文学语言的汉译英难度很高,必须注意以翻译水平为重点,兼顾其他各个方面。

2.作为母语或作为外语的著译方式的一般特点

(1)外国作者的英文书稿

外国(母语为英语的)作者的英文书稿,大致分为3类:

①在国外出版社已经出版过的作品,即已经在出版之前经过编辑审稿和校对的文本(published text),一般说来,其文字质量比较可靠。中国的出版社引进版权再度出版时,可将审读重点放在内容有无政治性错误、学术和知识错误、事实和史料错误等方面。当然,对于文字是否会有差错这一点,也不可认为它是绝对不会错的,因为根据近年来的观察,英语国家作者的文字能力和水平也在下降,英语国家出版物的编校质量也在下降,文字性差错时有所见。

②书稿本身是未出版过的手稿(manuscript),未经过编辑审稿和校对,文本里会存在知识性错误,也会有各种文字性差错(语法错误、用词不当、单词拼写错误、字母大小写错误、标点符号错误等等)。当然,也常常可能带有政治性错误的内容。

③作品原先已经出版过,但在交付中国出版社再次出版时,作者对文本做了一定的修改。编辑在审稿时要重点关注修改的部分,并且对文本作全面审读。

(2)中国作者的英文书稿

随着中国逐渐地与国际社会融合,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作者(海外华裔学人,中国内地、香港台湾、澳门的学者,大专院校教师,科学研究人员,英语专业的博士生)越来越多地用英语撰写著作(学术著作、科学技术成果、国际学术会议论文、投寄国外刊物的稿件),编写教材(语言教材和各门学科的专业教材),写作博士论文,以及向海外读者介绍中国文化的知识读物。编辑在审稿时,对这些不同体裁的作品,首先要关注的是其中是否存在政治性错误,其次也需要特别注意语言文字表述的准确性。

(3)外国译者的汉译英书稿

外国(以英语为母语的)译者为研究或介绍中国的作品而译出的英文书稿,包括传统文化经典、现当代文学作品、一般文化读物,等等。对这一类书稿,应该重点注意译文对汉语语词及其概念的理解是否正确。

(4)中国译者的汉译英书稿

中国(以汉语为母语的)译者翻译的英文书稿,主题范围很广(学术、科技、文学、传统文化经典、民俗文化、饮食文化、旅游文化,等等)。对这一类书稿,应该重点关注英文译文的准确性,以及译文是否符合英语表达习惯和语言规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