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庞总回忆:招标事件耽搁公司责任?

庞总回忆:招标事件耽搁公司责任?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天返回办事处后。看到庞总愿意把这个事情说出来,我也就开始引导着他往下讲。通过庞总的回忆,我知道这个事情就是那次招标引起的。但是庞总提到他因身体不舒服爱人还要生小孩而耽误了这个事情,我很怀疑。我以最精炼的话语陈述了方藤蒋总把我轰出来的事情以及庞总对我的说辞,期望业务部领导能从其他人那里了解到事情的真相。如果真像庞总所说的,他自己有那么大的事情要处理给耽搁了,那倒是可以把责任推到公司身上。

庞总回忆:招标事件耽搁公司责任?

第二天返回办事处后。我没有直接去找庞总。我不知道当时发生了什么,如果贸然去找他可能事与愿违。我想来想去,想到一个办法:提问题。我在出差报告中提到了此次境安之行很不顺利,我相信庞总能看到这句话,也会找我去谈的。这样一来就变得更自然一些,事情的真相可以了解到,也不至于我如同质问一样地去找他。

隔了一天,庞总就找我谈话了。

“我看你在这次境安出差上面就写了四个字:很不顺利。能说说具体情况吗?”

我把去蒋总办公室的情形给庞总讲了一遍。

“这家伙现在还记着呢。还是个挺记仇的人。”

“您认识他吗?”我反问他。

“企业发展跟家庭的人员传承是一样的。这个市场客户很多,为了完成业绩,必然会有人在你之前先去挨个拜访这些客户的。那时候我虽然角色跟你不一样,做的事情是一样的。我跟这个蒋总也就那时候认识的。”

“哦,那当时发生什么不愉快的事情了吗?”

看到庞总愿意把这个事情说出来,我也就开始引导着他往下讲。因为我们目标是一致的,这个时候就没必要想太多,畏首畏尾的。需要做的就是搞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那都是四年多前的事情了。当时蒋总他们要购买一套软件系统,这套系统也是当时我们公司主推的产品。除了我们还有几家公司都参与了那个项目。项目竞争很激烈,各个公司使用什么招数的都有。为了拿到项目,我跟蒋总关系处得还挺好的。当时有一家叫越卡的公司跟我们实力不相上下,他们的项目负责人跟蒋总关系也不错。那时候做项目全靠拼关系。双方你来我往的都在跑关系,都想把那个单子给拿下来。因为我跟越卡做的工作效果不相伯仲,为了能最终打动蒋总,我提出来我们可以在最低价的基础上再做一些让步,但这个价格需要在投标的时候才能给出来。”庞总边回忆边说。

“总部后来没同意您的让价策略吗?”我追问道。

“同意了。准备投标的时候我身体不舒服,爱人还要生小孩,结果把这个事情给耽搁了。后来我再去找蒋总的时候他就特别生气,不愿意搭理我。因为他们那边交通不便,后来我去的就少了。过了一年多小丁就负责他们那里,我就再也没有去过。”

通过庞总的回忆,我知道这个事情就是那次招标引起的。但是庞总提到他因身体不舒服爱人还要生小孩而耽误了这个事情,我很怀疑。公司有不少销售人员,即使某一个人有问题,其他部门的人不能负责这个项目,总部也会派人去参与竞标的。怎么会因为庞总有事情而耽误这个项目投标呢?我想要搞清楚这中间的原委,不是一定要让庞总告诉我才行。我得通过公司内部关系搞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

办事处的人我挨个梳理了一遍,有几个应该能了解到当时的情况。但从我跟他们的私人关系来判断,我如果了解到了真相,庞总也就知道我在怀疑他了。虽然我不想拿这个事情做文章,就是为了项目想搞个明白。是非要是一传十十传百,最后就会成一个完全不一样的说辞。最终我还是想到了找业务部领导。

“领导,有点事情想请教您,您这会有空吗?”

“马上开会了,你长话短说吧?”业务部领导说。

我以最精炼的话语陈述了方藤蒋总把我轰出来的事情以及庞总对我的说辞,期望业务部领导能从其他人那里了解到事情的真相。(www.xing528.com)

“这个事情看着很小,但很敏感呐。这样吧,你这两天先做点别的,等我信吧。我找个机会问问相关人员,有结果了告诉你。”说着领导就挂断了电话。

是呀,很敏感。公司最讨厌的就是搞内部矛盾,而这种私底下打听的事情尤为排斥。如果不是关系到一定程度是不可能问出来的。反而会被个别别有用心的人加以利用,作为排挤其他人的手段。严重的甚至会被开除。

中间的几天时间我还是按照常规计划拜访各个客户。方藤的事情没有成为我那些天心里的负担。真相只是时间问题。如果真像庞总所说的,他自己有那么大的事情要处理给耽搁了,那倒是可以把责任推到公司身上。如果不是就得有其他办法来解决了。

那晚跟几个朋友在吃饭,业务部领导电话就过来了。看到电话上显示的名字,我转身离开了餐馆,走到门外接听电话。

“领导,您说。”

“我不管你这个项目最终会怎么样,今天我告诉你的内容你知道就行了。不要用它做文章,你能保证吗?”业务部领导很严肃。

“当然了,您知道我的为人。”

电话那头明显停顿了几秒钟说道:“当时那个项目因为竞争激烈,总部给庞总的价格已经是公司底线了。庞总在准备投标的前几天说给客户承诺过,要以更低的价格去投标。当时周总他们进行了综合评估,认为这个项目拿下的意义有限,完全没有必要在赔钱的情况下来做,最后就把庞总的申请驳回了。”

“那让价之前庞总没有跟周总沟通吗?”

“可能是现场竞争太激烈了吧。当时项目负责人是庞总,价格是他承诺给客户以后才打的申请。最后周总让庞总自己找个理由告诉客户,也可以去投标。但是价格必须按照公司的最低价格走。听周总说最后庞总闹脾气,说已经给了客户承诺了,也就找了个理由没有参加那个投标。”

“那您帮我分析分析,这种情况下,我跟那个蒋总再沟通,能不能把这个事情的责任推到公司身上呢?”

“为什么要推给公司呢?”

“我认为这个时候推到公司比推到某一个人身上要好。公司是体制问题,做事情的都是一线人员,客户是否购买我们的产品,除了产品质量,性价比等因素外,更加看重的是合作的具体人员,而不是公司到底是什么样一种体制。在客户看来,我跟你们公司合作要的就是一个完美的结果,至于你们内部的问题那就需要你们自己消化了,不应成为项目进展过程的绊脚石。”

“那这样吧,你也不要全部推给公司了。毕竟公司这个品牌也是有价值的,不要因为这个事情而让价值大打折扣,这对你后面的工作也是不利的。你就把这个事情归结为当时庞总上面还有领导,这个领导当时没有安排好,庞总有事情去不了。如果他要问起你当时那个领导的情况,你就说现在已经离开公司了,因为他们那个项目安排不当。虽然这个理由有些牵强,但做事情的毕竟是具体的个人,客户也无从查证。我们把这个事情推到第三者身上,这样对你有利,对庞总也没有伤害。你觉得呢?”

“我明白了。”

承诺无法兑现,这在商场上是非常忌讳的事情。我也明白了庞总之所以没有告诉我真相的原因:这是一个难以启齿的问题。当时的他应该是完全把个人利益凌驾于公司利益之上了。为了拿单有点不择手段。这在大公司是完全不被允许的,相信小公司也不会这么干。毕竟一个企业发展靠的是利润而不是销售额。如果某一个项目具有一定战略意义,公司是可以做出牺牲的,但仅此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