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理学好书推荐:自卑与超越

心理学好书推荐:自卑与超越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将结合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的著作《自卑与超越》,带领大家探究如何化自卑为动力,如何完善自我、超越自卑。《自卑与超越》不仅具有相当的权威性,并且语言平实,便于理解,涵盖了丰富的人生哲理,是不容错过的好书。又到了我们分享好书的时间,今天要向大家推荐的好书是人类心理学先驱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巅峰著作《自卑与超越》。阿德勒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被誉为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是与荣格、弗洛伊德齐名的心理学家。

心理学好书推荐:自卑与超越

生活中不如意事常八九,你可曾因为这样或那样的缺憾而深感自卑。自卑过后你迎来的是更长久的低迷还是更完美的自己?本文将结合著名心理学阿德勒的著作《自卑与超越》,带领大家探究如何化自卑为动力,如何完善自我、超越自卑。《自卑与超越》不仅具有相当的权威性,并且语言平实,便于理解,涵盖了丰富的人生哲理,是不容错过的好书。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又到了我们分享好书的时间,今天要向大家推荐的好书是人类心理学先驱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巅峰著作《自卑与超越》。

阿德勒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被誉为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是与荣格弗洛伊德齐名的心理学家。在我开始阅读这本书之前心情是十分忐忑的,我学习过弗洛伊德性心理发展理论的相关知识,知道弗洛伊德是二十世纪非常伟大的心理学家,与他并驾齐驱的心理学家的著作会不会很难理解呢?事实证明我的忧虑是正确的,这本书从个体心理学的观点出发,配以大量实例,从成长环境家庭教育婚姻问题等多个方面展开了对人生意义和人生道路的论述 ,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所以在阅读完第一遍的时候我是很迷茫的,一下子接收到了太多信息,竟找不出头绪。所以强烈建议大家多读几遍,好书要反复阅读,方解其味,相信你一定不会失望的!

下面我就以自卑情结为线索,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部分读书收获。

什么是自卑情结呢?

关于自卑情结,书中是这样描述的:“当一个人遇到他无法解决的问题却深信自己能够解决时,就会表现出自卑情结。”我们的生活不可能处处如意,我们总会受到这样那样的制约而导致有些事情成为我们永久的遗憾。书中提到,我们所有人在生活中都要面临三大制约:第一种制约,我们必须都生活在资源有限的地球上,地球的环境被破坏或是资源被滥用都会使我们陷入生存的窘境。第二种制约,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独立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必须与其他人相互合作,这样才能维持自己的正常生活和社会的正常秩序。一个人如果背离人群,远离社会,自己独自生活,那么最终将迎来灭亡。第三种制约,人类有性别之分,人的一生都无法绕开爱情与婚姻这个问题。我们每个人都受这三大问题的制约,我们不能随心所欲,所以总有缺憾,由此萌生出不同程度的自卑感。

这时候你可能会有疑问,有些人看起来自信满满,怎么可能会有自卑情结呢?其实每个人自卑情结的表现都是不一样的,书中举了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一位母亲带着她的三个孩子去动物园,三个孩子都是第一次到动物园来看狮子,当他们真的见到了张牙舞爪的大狮子时,第一个孩子吓得立马躲到了妈妈的身后;第二个孩子吓得呆立在原地,面色惨白,直打哆嗦;第三个孩子则试图用眼神吓住狮子,并且问妈妈能不能向狮子吐口水。其实三个孩子都是害怕的,面对长得十分生猛的狮子,他们都感知到了自身力量的薄弱,都产生了自卑感,可是他们在自卑情结的促使下产生的行为截然不同。所以并不是说一个人不动声色,或是一个人看起来自高自大,他就一点儿也不自卑,自卑的表现形式是因人而异的,也是因情况而异的。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卑情结,有时候一个人越是自负,恰恰说明他越自卑。(www.xing528.com)

自卑情结会让我们的内心倍觉煎熬,那么是否意味着自卑情结的存在就是不好的?其实不然,自卑情结并非只有害处,它亦可以成为人们不断进步的动力。比如,人类正因为意识到了自身的无知和微小,在大自然面前产生了自卑情结,才致力于探索发明,一再超越自我,不断前行。可见,自卑感本来并没有什么好坏,它反而可能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之源。如果我们能够通过追溯自卑感的源头,认识到自己的短板,并努力改之、补之,那么自卑感将成为协助我们完善自身的好伙伴。可是很多人往往不能处理好自己的自卑情结,导致自己误入歧途,这才是自卑感成为我们人生道路上障碍的原因。在自卑感的驱使下很多人往往会盲目追求优越感,比如,当一个人被强者欺凌后不思进取,不想着通过强化自身来战胜自卑,而是选择反过头去欺凌比自己更弱小的人来获得短暂的满足感和站不住脚的优越感。这样的方法终究只是自欺欺人,无法真正消除自卑感,甚至会加重自卑感。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处理自己的自卑情结,才能化自卑为动力呢?

首先,我们一定要把让自己自卑的那个最根本的因素找出来。自卑是每个人都会有的一种情绪,这是很正常的,但它不应该成为一直压在我们心头的乌云,这样会让我们难以承受,我们必须得找到适当的办法解决它才行,绝不能逃避。我们应该透过自卑去探查让自己自卑的本源是什么,把克服那个本源作为目标,而不是把消除自卑感作为目标。把消除自卑感作为目标很容易让人选择逃避,比如当一个人感到自己在当下的环境中显得很弱小无能时,他就会拼命逃离这个环境而去到一个能让自己看起来很强大的环境中。也许通过这种方法他获得了短暂的优越感,但随之而来的会是更强烈的自卑感,因为让他自卑的那个因素并没有消失,一切都只是自欺欺人而已。

这时候你可能会发出质疑,并不是所有让我们感到自卑的因素都是可以通过努力改变的,有些先天因素,比如残疾,就是无法改变的客观事实。很多有生理缺陷的人确实会为自己的缺陷感到自卑,但是仔细想一想,让他们自卑的根源其实不是这些生理缺陷,而是一种坚信自己会因为身体的缺陷而不如人的自我认知。所以他们要克服的本源是自我认知。生理缺陷并不影响我们的成功,并不意味着我们在每个方面都会不如他人。贝多芬失去了听力,但是丝毫不影响他成为伟大的音乐家。所以,不要老觉得自己一定会不如他人,你老是给自己心理暗示,告诉自己一定做不好的,那怎么会获得成功呢?所以,放下这种错误的自我认知,放下对自己的偏见,努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自卑感自然就会减少了。

其次,要想克服自卑情结,我们可以通过正确地追求优越感来实现。这里的优越感和前面所提到的不同。前面所提到的优越感是基于逃避和欺骗自己获得的,而正确追求优越感的方式是正视现实,努力前进。比如,我们在提到马云的时候可能会觉得自己比他差很多,从而产生了自卑情结,这时候有的人会用十分不屑的语气说道:“拥有那么多财富有什么用,长得那么丑陋。”这就是一种十分错误的追求优越感的方式,通过贬低他人,麻痹自己来获得优越感。优越感的来源不是超越了别人,而是超越了自己。如果你觉得你一定要超越某个人然后才会获得优越感,那你在那个人面前其实还是自卑的,如果不是自卑情结作祟,你根本不会去在意自己在某个方面是不是超过了那个人。真正的优越感,是通过不断地超越自我获得的。通过努力我们提高了自己的学习成绩,坚持一个月早睡早起,或是完成了自己的阶段性目标,比如通过英语四六级等级考试……生活中的这一件件小事塑造了更好的我们,超越了过去的自己,让我们积攒了成就感。成就感有助于我们获得优越感,我们可以尝试去做一个成就清单,比如考过了英语四级,在一个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坚持跑步一个星期……把自己的成就都罗列出来,你会发现自己不是一无是处的,自己一直在进步,一直在超越自己。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我们获得了真正的优越感,自卑感也就不那么强烈了。

最后,我想说说如何超越自卑:超越自卑的秘诀在于合作。还记得前面提到的三大制约吗?第二大制约是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独立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必须与其他人相互合作,这样才能维持自己的正常生活和社会的正常秩序。这个说法你们可能会觉得太过绝对,但是仔细想一想,从整个社会来看,因为有医生、教师、政治家、生产商等,这么多角色的共同存在,我们才得以维持自己的正常生活。人类个体的能力是局限的,社会需要各方面的人才,所以人类需要合作。正因为人类的各司其职,而又相互合作,才有今天的繁荣。通过这一点,我们不难明白,人无完人,个体总是会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每个人都有他的优势所在,也有他的缺点不足,但是不要紧,只要在社会中找到自己正确的定位,与他人合作,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就能让自己的价值最大化。所以,生活本身不足以使我们自卑,令我们低着头无法前行的是自己的故步自封,在这个世界上,其实还有许多比自卑更重要的事情可以去做。最后,祝愿大家都能在自卑中看见自己可以弥补的缺陷,战胜它,成为越来越好的自己。

推荐文章作者及音频录制:陈玉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