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市民专享:自然课堂,公园漫游笔记

市民专享:自然课堂,公园漫游笔记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名树园诞生之时正值中山古树名木保护进入新里程。2005年,中山应立档保护的中心城区第三批古树名木30株名单公布。截至2007年,中山共列出应立档保护的古树达1153株。名树园建成后,为市民提供了生动的自然科普教科书。正当众多房地产开发商蠢蠢欲动时,中山的城市决策者决定“最好的地方还是留给市民”,将其规划为城市公共绿地,投资3000万元,力求在此建造一座精品园林,展现中山本土文化。名树园占地约4万平方米,面积不大。

市民专享:自然课堂,公园漫游笔记

△ 正在建设中的名树园 文波/摄

2007年的最后一天,一排巨型的公告牌竖在博爱路和兴中道交界处的“丛林”边,牌上的名字宣示了这片土地的未来——名树园。2009年1月21日,该园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市民趋之若鹜。该主题袖珍园最后入选中山2009年十大民生工程。

名树园诞生之时正值中山古树名木保护进入新里程。翻开城市档案,我们发现,早在1992年,市政府办公室便发出了《关于保护城区古树名木的通知》,公布了中山市城区第一批古树名木46株。1998年,第二批应立档保护的古树名木291株名单公布。2004年10月颁布的《中山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规定》则进一步明确和落实了古树名木的保护责任,为古树名木贴上“护身符”。2005年,中山应立档保护的中心城区第三批古树名木30株名单公布。次年,古树保护从城区走向镇区,市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公布我市镇区古树名木(第一批)的通知》,公布了第一批镇区古树名木786株。截至2007年,中山共列出应立档保护的古树达1153株。

公众开始意识到,这些陪伴着我们成长的老树不仅是可供遮阴避雨的植物,也见证了时代的变迁,承载着集体的记忆。只是许多人对乡土树种并不了解。当时一项记者调查显示,能说出十个以上树种的市民寥寥可数。名树园建成后,为市民提供了生动的自然科普教科书。很多人通过与树木对应的铭牌介绍,知晓了它们的“身世”。

当名树园的兴建将推倒原址上的马占相思桉树时,一些市民多有不舍。毕竟,这片野趣横生的丛林已成为身边熟悉的城市风景线。据悉,这些树木源自20世纪80年代的大面积造林,当时对树种的选择多出于“多、快、好、省”的思路,尚未深刻意识到桉树会对土壤酸碱性带来的负面影响。(www.xing528.com)

建园之前,名树园所处的位置已成为这座城市的“会客厅”,附近云集了行政办公、繁华商圈、文化艺术中心和高档住宅小区。当时有人表示,该地块估值将近3亿元。正当众多房地产开发商蠢蠢欲动时,中山的城市决策者决定“最好的地方还是留给市民”,将其规划为城市公共绿地,投资3000万元,力求在此建造一座精品园林,展现中山本土文化。

名树园占地约4万平方米,面积不大。该造园规模与传统岭南园林以小园为妙多有相似,在园林欣赏方式上以静观近赏为主,动观浏览为辅。中山特色的名树名木是名树园的主题曲,有别于周边的现代都市面貌,设计者对它辅以了岭南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假山跌水、亭廊、小桥流水、微地形、雾喷等景观元素营造出一派清新自然的景象。

△ 假山跌水、亭廊、小桥流水、微地形、雾喷等景观元素将名树园营造出一派清新自然的景象 叶劲翀/摄

参与该项目的工程师吴颖说,在广西南宁亦有一座位于城市中心的名树园,在中山名树园设计初期,他们曾前往参观,在微地形、雾喷等景观设计上获得诸多灵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