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公共组织理论的发展:国际组织的进展

公共组织理论的发展:国际组织的进展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多数学者仍认为17世纪中叶开始的国际会议是国际组织的重要前身。战后各种类型的国际组织如火如荼,蓬勃发展。例如,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供援助的项目,由联合国及其他25个国际组织机构协同实施。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组织的发展进入成熟阶段,其地位的巩固、作用的加强,已经使它成为国际社会中不可缺少的行为主体之一。国际社会的这种发展,把全球各国日益紧密地连为一体。

公共组织理论的发展:国际组织的进展

关于国际组织的思想,中外学者很早就在自己的论述和著作中提到,如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天下大同思想”,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的“理想国设想”,欧洲中世纪神学思想家彼埃尔·杜布依斯的“国际仲裁设想”,等等。

国际组织是世界政治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上出现的,是现代国际关系的产物。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中,有了国家就有了国家之间的往来,但那时的国家之间总体上处于一种隔离状态,彼此交往带有偶然性、区域性、个别性和民间性的特点,例如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丝绸之路”,自然也就谈不上联系国家关系的纽带——国际组织。

有的学者认为国际组织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城邦国家体系 (如公元前5世纪,雅典斯巴达共同发起起的由希腊的31个城邦组成的、以斯巴达为军事首领的反波斯同盟),或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合纵连横 (公元前318年魏公孙衍联合赵、韩、燕、楚等国“合纵”攻秦,曾一度阻止了秦国的扩张,后来,秦国又采取了谋士的建议,对东部各诸侯采取“远交近攻”的所谓“连横”战略来破坏联合抗秦的“合纵”战略)。多数学者仍认为17世纪中叶开始的国际会议是国际组织的重要前身。

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会议,结束了欧洲30年的战争,会上签署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开创了世界近代历史上国家通过大规模的国际会议的形式解决重大国际问题的先例。此后,1652—1654年的英荷战争、1700—1721年的俄国对瑞典与土耳其北方大战、1701—1714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40—1748年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1756—1763年欧洲各国卷入的七年战争等都是通过国际会议的形式来决定战后的善后事宜。19世纪后,处理民族主权国家关系的形式,主要以国际会议为主,尤其是在1815年维也纳国际会议以后。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尤其是海外贸易的拓展,资本主义国家在海外殖民地掠夺与经济贸易中,矛盾与纠纷不断,亟须某些超国家组织加以协调,于是自19世纪中期开始,首先出现了一批专业性的国际组织。例如,1865年成立的国际电报联盟,1875年成立的国际度量衡组织,1883年成立的国际保护工业产权联盟,1886年成立的国际保护文化艺术作品联盟,1890年成立的国际铁路货运联盟。19世纪是现代国际组织的形成时期,国际组织的内部组织形式在19世纪的国际组织 (会议) 中都体现出来了,经常性的国际会议、国际行政联盟为现代国际组织中的立法机构、执行机构、秘书处、表决程序以及处理问题的机制提供了可以引用的先例与经验。

1914年,强国之间为瓜分殖民地与势力范围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为了确保战胜国的既得利益,并维持战后世界和平,英、法、美等国在巴黎和会上签署了《凡尔赛和约》,并成立了第一个全球性的常设国际组织——国际联盟。该组织享有广泛的职能,但它更多地代表了少数西方大国利益,排斥苏联及一般小国。随着其成员国间的利益冲突加剧,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该组织已再无存在意义,只能在1946年4月宣告解散。在此之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由美、英、法、中、苏五国倡导,50余国参加的联合国于1945年10月24日诞生。这是人类历史上具有最广泛的国际基础的常设性国际组织。(www.xing528.com)

战后各种类型的国际组织如火如荼,蓬勃发展。如果说19世纪是“国际会议世纪”, 20世纪可称为“国际组织世纪”。现在国际社会各个领域已有各种专门性的国际组织。就空间范围而言,上至外层空间,下至海床洋底; 就生活而言,从人类衣食住行到生老病死; 就专业而言,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学、教育、卫生、体育各行各业都有专门组织。尽管目前国际组织数量巨大,并还在不断增加,但是数千个国际组织并非一盘散沙,而是形成了一个以联合国为中枢调节者的互相协调配合的国际组织系统,该组织系统可称为“联合国体系”。例如,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供援助的项目,由联合国及其他25个国际组织机构协同实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组织的发展异常迅速和广泛,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活动范围广泛,已遍及国际社会各个领域,上至外层空间,下至海床洋底,从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科技、教育、卫生、体育等各个部门,到人类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的所有过程,都有相应的国际组织在活动。

二是国际组织的发展随着国际社会经济政治发展重心的不同,带有性质不同的阶段性特征。20世纪50年代,东西方冷战,两大阵营对峙,国际军事组织的建立极其重要,且作用十分突出; 60年代,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第三世界崛起,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组织如雨后春笋般相继产生; 70年代,全球范围经济合作加强,国际经济组织日益增多,活动频繁,作用扩大; 80年代以来,国际局势出现缓和,特别是冷战结束,联合国的作用进一步加强。

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组织的发展进入成熟阶段,其地位的巩固、作用的加强,已经使它成为国际社会中不可缺少的行为主体之一。随着世界经济迅速走向国际化,各国利益相互依赖和渗透加强,整个国际社会形成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织状态。而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自然资源枯竭等一系列不可分割的全球性问题,特别是核武器的出现,严重地威胁着整个地球人类的生存。国际社会的这种发展,把全球各国日益紧密地连为一体。上述问题的解决需要全世界的共同努力,因此,迫切需要国际组织来协调各国的行动,国际组织的作用日益重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