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卢瑟福原子结构理论隐喻分析的意义

卢瑟福原子结构理论隐喻分析的意义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卢瑟福发现原子核结构的案例中,“核”隐喻不仅是单纯的词汇修辞,只停留在相似性的层面,而是对原子内部结构的“跨域映射”,以此形成认知基础,进一步形成模型建构和计算,“核”隐喻也是将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类比的基础,卢瑟福以“核”为中心隐喻来建构和描述原子结构理论,而其他隐喻的使用也可视为“核”隐喻的延伸,在整个篇章中为“核”隐喻服务,从而形成了连贯的篇章隐喻结构。而卢瑟福正是创造原子意象的先驱者。

卢瑟福原子结构理论隐喻分析的意义

亚里士多德将隐喻定义为“以属喻种、以种喻属、以种喻种以及类比”[8]192。而雷考夫和约翰逊将隐喻定义为“依照另一事物理解和经历某一种事物”[13]5,是“概念系统中的跨域映射”[13]203。第一个定义是将隐喻视为修辞意义上的名词间的相互替代,是通过相似性意象在词汇层面上进行的主动修辞行为;而后一个定义则是基于认知意义上本体和喻体间的互动映射,通过本体和喻体的特征融合在篇章层面上得出的认知阐释,因此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格,同时具有认知意义。在卢瑟福发现原子核结构的案例中,“核”隐喻不仅是单纯的词汇修辞,只停留在相似性的层面,而是对原子内部结构的“跨域映射”,以此形成认知基础,进一步形成模型建构和计算,“核”隐喻也是将原子结构太阳系类比的基础,卢瑟福以“核”为中心隐喻来建构和描述原子结构理论,而其他隐喻的使用也可视为“核”隐喻的延伸,在整个篇章中为“核”隐喻服务,从而形成了连贯的篇章隐喻结构。此外,卢瑟福在隐喻使用时还区分的不同的对象,从表1中可以看到,在第三篇面向一般公众的文章中,卢瑟福使用了不同于前两篇文章的隐喻,具有更强的说服效果,这也是在科学文本中人际隐喻使用的成功案例。由此可见,卢瑟福将隐喻使用由词汇层面扩展到篇章层面和人际层面,在科学文本中延伸了隐喻使用的范围。

在卢瑟福的原子核结构理论中,“原子”和“核”是两个重要概念,但是两者的来源不同,“原子”概念是从近代化学原子论基础上沿用下来的,具有理论的传承性和延续性,而“核”概念是卢瑟福自己的隐喻用法,创造了本不存在的关联性,因此,原子核隐喻既保证了理论的延续性,又有理论的独创性,对经典原子论的变革有着重要的作用。自卢瑟福以后,原子原有的“不可分”的意象被改变,成为一个具有“核”结构的可被实验证实的物质实体,为人类进行微观世界的探索奠定了基础(表2)。

表2 原子隐喻的发展

传统科学史研究对卢瑟福发现原子核这一科学事件是以实验作为主要研究和描述对象,认为卢瑟福原子结构理论的形成同样遵循从观察实验到理论归纳这一科学发现的逻辑,而通过对卢瑟福三篇科学文本的隐喻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隐喻形成的意象对于科学家建构理论同样是不可或缺的,有时甚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点也长期以来为科学史研究所忽视,因此对科学家科学文本的分析可以补充以修辞为进路科学史研究的不足,拓展科学史研究的方法,这也是本文的应有之义。值得一提的是,自卢瑟福确定了原子有核结构起,人类对原子内部结构的探索从未停止,对于新发现的基本粒子的命名,如质子、中子、夸克等也都是隐喻用法,因此,玻尔认为,“在原子这方面,语言只能以在诗中的用法来应用。诗人也不太在乎描述的是否就是事实,他关心的是创造出新心像”[14]。而卢瑟福正是创造原子意象的先驱者

参考文献

[1]王彦雨.科学世界的话语建构——马尔凯话语分析研究纲领探析[D].山东大学,2009-04.

[2]Giles T.Motives for Metaphor in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Communication[M].New York:Baywood Publishing Company,2008:83-151.

[3]Hord T F,编.牛津英语词源词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Davis E A.,Falconer I J.J.J.Thomson and the Discovery of the Electron[M].Bristol,PA:Taylor and Francis,1997:119.

[5]Thomson J J.On the Structure of the Atom:An Investigation of the Stability and Periods of Oscillation of a Number of Corpuscles Arranged at Equal Intervals around the Circumference of a Circle;With Application of the Results to the Theory of Atomic Structure[J].Philosophical Magzine,1904(39):237.

[6]Thomson J J.The Corpuscular Theory of Matter[M].New York:Scribner's,1907:157.(www.xing528.com)

[7]转引自:郭奕玲,沈慧君.物理学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25.

[8]亚里士多德.修辞学[M].罗念生,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154.

[9]Rutherford E.The Structure of the Atom[J].Scientia,1914(16):337-351.

[10]转引自:秦海鹰.克里斯特瓦的互文性概念的基本含义及具体应用[J].法国研究,2006:4.

[11]Rutherford E.The Scattering ofαandβParticles by Matter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Atom[J].Philosophical Magazine,1911(21):669.

[12]Rutherford E.The Structure of the Atom[J].Philosophical Magazine,1914(27):488-498.

[13]Lakoff G,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80.

[14]转引自:柯尔.物理与头脑相遇的地方[M].丘宏义,译.长春:长春出版社,2002:3.

(原文发表于《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2年第3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