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幼儿园游戏设计与指导:定义及功能

幼儿园游戏设计与指导:定义及功能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玩具和游戏材料是幼儿进行游戏活动的物质基础。为了有效配置玩具和游戏材料,教师首先要了解玩具与游戏材料的定义及功能。(二)玩具与游戏材料的功能玩具与游戏材料具有多种功能,承载了幼儿在游戏世界的多种语汇。幼儿在把玩不同材质、不同图案的玩具与游戏材料时,接收到社会发展各阶段的文化信息。对于幼儿来说,操作一组与其身心发展相适应的玩具与游戏材料,就像是在阅读一种无字的书。

幼儿园游戏设计与指导:定义及功能

玩具和游戏材料是幼儿进行游戏活动的物质基础。在幼儿园里配置玩具和游戏材料,营造属于孩子的游戏世界,是幼教工作者的基本任务。为了有效配置玩具和游戏材料,教师首先要了解玩具与游戏材料的定义及功能。

(一)玩具与游戏材料的定义

1.玩具的定义

玩具的定义有多种解释,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玩具是指“专供玩儿的东西”。[1]在《教育大辞典》中,玩具是指“供幼儿游戏使用的物品,是游戏的主要物质基础”。[2]

玩具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玩具是生产(制作)意义上的,即一切以游戏活动为制作目的的用具。[3]广义的玩具可以是任何一件物品。陈鹤琴先生持泛玩具观,认为:“大凡儿童看的、听的和触的,笼统都可叫作玩具,而不单单指街上所卖的一种供儿童玩的东西。”[4]

在本书中,把成人专门为幼儿制作的、供幼儿游戏之用的物品称为“玩具”。

2.游戏材料的定义

游戏材料是进行游戏的物品和玩具的总称,是满足幼儿游戏的物质基础,可激发幼儿游戏的动机,使其产生游戏的构思,引起联想和行动,帮助实现游戏目的。[5]

游戏材料分玩具和象征性材料两种,可以是自然物,如泥巴、沙子、石头、树叶、小草等,也可以是生活物品,如拐杖、纸盒、报纸等。在儿童眼里,凡是能玩的东西都是游戏的材料。

在本书中,把自然的、非专门制作的、供幼儿游戏之用的物品称为游戏材料。

(二)玩具与游戏材料的功能(www.xing528.com)

玩具与游戏材料具有多种功能,承载了幼儿在游戏世界的多种语汇。

1.玩具与游戏材料是文化传承的“工具”

玩具与游戏材料凝结了人类社会的文化历史经验。幼儿在把玩不同材质、不同图案的玩具与游戏材料时,接收到社会发展各阶段的文化信息。幼儿在与玩具和游戏材料互动的过程中,其价值观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作为文化传承和传播的工具,玩具和游戏材料在幼儿身心成长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教师为幼儿配置玩具和游戏材料时,一定要注意玩具和游戏材料的文化传承功能,选择蕴含文化历史经验、传递正确价值观的玩具与游戏材料。

2.玩具与游戏材料是幼儿学习的“教材”

玩具与游戏材料不仅可以给幼儿快乐,也为幼儿提供学习机会。玩具与游戏材料像是教学大纲或开放式的课本,为幼儿留下了较大的自主建构、想象的空间。借助于玩具与游戏材料,幼儿认识自己和周围世界,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体验和感受。对于幼儿来说,操作一组与其身心发展相适应的玩具与游戏材料,就像是在阅读一种无字的书。

3.玩具与游戏材料是幼儿情感的“物语”

玩具与游戏材料是幼儿情感的外化。由于幼儿的语言发展存在阶段性和差异性,幼儿难以用语言准确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但是,通过对幼儿喜爱的玩具与游戏材料的观察与分析,我们可以走进幼儿的情感世界,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或想表达的情绪情感。例如,一位四岁的小女孩很小心地抱起一个洋娃娃,轻轻摇晃着,嘴里还哼唱着一支催眠曲。小女孩怀里的洋娃娃就是小女孩内心情感的物语。

4.玩具与游戏材料是幼儿社交的“媒介”

玩具与游戏材料承载着幼儿的社交需求。在幼儿园里的同伴交往、师生互动能有效帮助幼儿建构人际交往经验。例如,刚入园的小班幼儿,会通过争抢玩具表达自己对对方的要求:“我喜欢这个玩具,你要给我。”“这玩具是我看上的,你不能把它拿走。”当幼儿争抢玩具的行为反复受阻时,幼儿会逐渐了解到与同伴愉快相处的技巧和方法,如分享玩具或共享玩具等行为能得到教师的表扬和同伴的接纳。这时,玩具和游戏材料成为幼儿社交的媒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