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幼儿园游戏与指导:游戏定义、特征和本质的解读

幼儿园游戏与指导:游戏定义、特征和本质的解读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游戏的含义关于什么是游戏,有很多不同的解释,但迄今为止,却没有一个科学的、公认的定义。因此,游戏是准备生活阶段儿童练习本能的一种手段。游戏的特点与童年的情绪性、模仿性、易变性、幼稚性相近。②游戏是儿童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活动,强调了游戏的社会性本质。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列举游戏的基本特征来判断一个活动是不是游戏,从而解决对游戏本质的认识问题。

幼儿园游戏与指导:游戏定义、特征和本质的解读

(一)游戏的含义

关于什么是游戏,有很多不同的解释,但迄今为止,却没有一个科学的、公认的定义。这是因为人们从不同的视角,对游戏形成了不同的认识。

首先,从词源学上来看,游戏与“嬉戏”、“玩耍”极为相似。在古汉语中,“游”的原意是形容锦旗在空中悠然飘荡的形状。与之相关的词是“遊”、“遨”。“遊”本意是行走、远行,偏于“足动”,引申为游览、游玩,另有逍遥、优游之意。“遨”亦作“敖”,遨游、游逛的意思。“戏”则同“嬉”,与“游”相比,偏于言动。“嬉戏”二字常连用,如《史记·律书》:“自年六七十翁,亦未尝至市井,游敖嬉戏如小儿状。”

“游”和“戏”连为一个词,用在文献里就慢慢演变成一种“轻松、休闲、自在的娱乐活动”,同时带有“无意义”、“无价值”,“不认真”、“玩世不恭”的意思。

英语中与游戏相对的词是“play”,泛指操作摆弄各种物品、材料,使人感觉愉快、轻松的没有负担的活动。

其次,从生物学的视角看,19世纪下半叶,由于受到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思想的直接影响,人们以对动物的游戏研究来解释儿童游戏,把游戏看成为是一种生物现象,是生物本能的表现。

【拓展阅读】

六种解释游戏产生原因的传统游戏理论

1.剩余精力说

代表人物是德国席勒(F.Schiller)和英国斯宾塞(H.Spencer)。其主要观点是:生物体都有维持自己生存的能力,生物进化得越高级,这种能力越强。高等动物除了维持生存所消耗的精力以外,还有剩余,而游戏是剩余精力加以释放的最好形式。他们认为,人类的活动无外乎两种:一种是有目的的活动,称为工作;另一种是无目的的活动,称为游戏,即精力发泄。

2.松弛说

代表人物是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拉察鲁斯(M.Lazarus)和帕特里克(Patrick)。其主要观点是:游戏不是发泄精力,而是松弛、恢复精力的一种方式。人类在脑力和体力劳动中都会感到疲倦,为了放松自己,消除疲劳,就产生了游戏。对于学前儿童来说,由于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和生活经验的缺乏,面对复杂的外部世界难于适应,很容易产生疲劳,这就需要游戏使其轻松一下,以便恢复精力。

3.复演说

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霍尔(S.Hall)。主要观点是:游戏是人类生物遗传的结果,儿童游戏是重现祖先生物进化的过程,重现祖先进化过程中产生的动作和活动,如儿童爬树、摇树是重复类人猿在树上的活动,而玩打猎、捕鱼、搭房子则是重复原始人的活动等。霍尔认为,游戏的发展过程同种族演化的过程相吻合,儿童通过游戏重演史前人类祖先到现代人进化的各个发展阶段,就是要在游戏中根除“史前状态的动物残余”,让个体摆脱原始的、不必要的本能动作,为当代复杂的活动做准备。

4.生活预备说

也叫能力练习说或前练习说。代表人物是德国心理学家、生物学家格罗斯(K.Groos)。主要观点是:游戏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无意识的准备。儿童有天生的本能,但本能能不能适应未来复杂的生活,要有一个准备生活的阶段,在天赋本能的基础上进行练习,锻炼自己为生存竞争所必须的能力。因此,游戏是准备生活阶段儿童练习本能的一种手段。童年的目的是能游戏,能进行本能练习,从而获得生活所必需的适应力。如女孩子玩娃娃家,是为将来做妻子、做母亲、养育子女做准备;男孩子喜欢争斗、打仗、开车也是为将来的尽责做准备的。格罗斯是最早提出游戏期这一概念的。越是高等的动物,将来的生活越复杂,所以游戏期越长。儿童不是因为年幼才游戏,而是因为他们需要游戏,所以给予他们童年。

5.生长说

代表人物是美国阿普利登(Appleton)和奇尔摩(Gilmore)。他们认为游戏是幼小儿童能力发展的一种模式,是机体练习技能的一种手段,生长的结果就是游戏;游戏是练习生长的内驱力,儿童通过游戏可以生长。

6.成熟说

代表人物是荷兰心理学家、生物学家拜敦代克(F.Buytendijk)。主要观点是:游戏是儿童操作某些物品以进行活动,是幼稚动力的一般特点的表现。如儿童经常表现出运动的无方向性、冲动性、好动等。因此游戏不是练习,如孩子玩走路是游戏,而孩子学走路是练习。这个观点正好与能力练习说相反。该学说认为人有潜在的内部力量,而心理的发展就是依靠这潜在的内部力量进行的,不需要练习也能发展起来。游戏也不是本能,而是一般欲望的表现。引起游戏的欲望有三种:求解放的欲望,即由于被束缚,就要排除环境障碍获得自由,发展个体主动性;与周围环境一致的欲望,即要适应环境;重复的欲望。游戏的特点与童年的情绪性、模仿性、易变性、幼稚性相近。

再次,从社会学视角看,社会反映论者把儿童游戏看成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对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特殊的反映活动,具有社会性。

我国的游戏理论研究,长期受到前苏联研究者的影响,坚持游戏是儿童的社会性活动的观点。比较认同《教育大辞典》第2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对于游戏的解释:“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是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通过模仿和想象,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性活动。”这个概念强调了两个方面:①游戏作为儿童的基本活动而存在,与儿童生活紧密相连。②游戏是儿童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活动,强调了游戏的社会性本质。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人的主体性及主体性发展的研究,我国许多学者开始尝试探索建立一种更加科学的游戏本质观。学者刘焱在《幼儿园游戏教学论》一书中认为:游戏是儿童能动的驾驭活动对象的主体性活动,它现实直观地表现为儿童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活动。张燕也在《幼儿园游戏探新》中指出:游戏是儿童为了寻求快乐而自愿参加的一种活动,其实质在于儿童的主体性、自主性能够在活动中实现。两人的表述虽不同,但都点明了游戏的主体性本质。

如上所述,游戏是一种古老的社会文化现象,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复杂而矛盾的多面性,很难形成共识。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列举游戏的基本特征来判断一个活动是不是游戏,从而解决对游戏本质的认识问题。

(二)游戏的特征

游戏的特征是游戏本质属性的反映,了解游戏的特征,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认识游戏,区别游戏和非游戏活动,从而更好地成为幼儿游戏的支持者。(www.xing528.com)

1.愉悦性

儿童之所以喜欢游戏,乐此不疲,主要原因就是来自于游戏的愉快体验。曾经有一位母亲问他的儿子:“什么是游戏?”儿子:“游戏就是出去玩!”“‘出去玩’是什么意思?”儿子回答说:“就是出去干你开心的不想回家吃饭的那些事。”可见游戏是指向快乐的。正如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说:“游戏就是一种娱乐”。

游戏适应了儿童的需要和身心发展水平,给儿童带来满足和快乐。同时儿童在游戏中能够控制自己所处的环境,表现自己的能力,从成功和创造中获得满足。另外在游戏中,儿童没有任何心理负担,不担心游戏以外的任何奖惩,把内在的需要和快乐的情绪结合起来,全身心地投入,处于身体的最佳、最自然、最轻松状态。

2.自主性

游戏是儿童自主自愿的活动。游戏的发生和过程,都由儿童自主决定。只要儿童有兴趣,不用成人在旁边指点和引导,儿童就会自发地进行游戏,如儿童看到滑梯,就会爬上梯子从斜板上滑下来;看到积木,就会拿来玩;看见拨浪鼓,就会拿起来摇,边摇边哈哈大笑。在游戏过程中他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显露个人的潜在能力。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能力选择游戏的内容、方法和玩伴,不用受外部现实规则的制约,可以将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的愿望,降低到实际能力所能接受的水平,在假想的世界里使自己成为主宰。这种自由自愿性和游戏的乐趣紧密相关。相反,如果是老师分配的,那就不好玩了,因为被迫的游戏就不再是游戏了。正如埃里克森所说:“自由在何处止步或被限定,游戏便在哪里终结。”

3.虚构性

游戏是以模仿现实生活的某一个侧面为基础并且加入想象的一种假想性活动。它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但绝不会局限于生活。儿童在现实生活中的体验、感悟、愿望都以表象的形式反映到游戏中,形成新的形象和动作方式。所以游戏是虚构性的、充满假想的,儿童在游戏中可以实现现实中不具备的一切合理或不合理的幻想和行为。

游戏作为一个暂时的、别具一格的虚构的活动领域,给儿童提供了充分发挥创造性的空间,儿童在游戏中利用模仿、想象来创造性地整合和表现周围生活,可以把椅子当汽车、当自行车,根据游戏的需要,随意改变物品的用途,而不受日常生活的约束。用自己虚构的一个场景表达着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创造,体验着幻想中的乐趣,平衡着内心对自由的渴望

4.规则性

任何游戏都是有规则的,这是由游戏所模仿的社会现实特征所决定的。尽管有时游戏显得乱七八糟、非常忙乱,但只要认真观察就会发现,儿童在游戏中并非毫无约束和限制,每个游戏中都隐含一种秩序性。只不过有的游戏规则是外显的,比如棋类游戏、体育游戏。有的游戏规则是隐性的,比如角色游戏,娃娃家里的爸爸和妈妈必须要做出爸爸和妈妈的样子,细心地照料自己的娃娃,否则,一个不负责任的总是拎着娃娃的胳膊到处闲逛的爸爸是要遭到同伴指责的。可见角色游戏的规则内在于角色中,游戏者受到所表现的角色的限制。正是这种隐性的规则把儿童游戏带入和谐、有序的状态。

5.非功利性

游戏不同于工作和学习,没有社会的实用价值,没有强制性的社会义务,不直接创造财富,所以游戏具有非功利性。儿童在游戏时,没有外部强加的目的,没有为完成任务而产生的紧张感,游戏的目的就在于游戏过程本身。虽然有时候成人在设计、指导游戏时会有一定的目的导向,但这个目的是不需要儿童了解的,对幼儿来说游戏就是玩,幼儿的兴趣仍然在于游戏本身。

【拓展阅读】

纽曼的游戏特征“三内说”

纽曼(Neumann,1971)提出用控制、真实性和动机这三种指标来确定一种活动是否是游戏,游戏的特征是内部控制、内部真实、内部动机。

(1)内部控制,是说儿童在游戏时,完全可以由自己来控制,自己说了算。其实内部控制是相对而言的,当游戏中有其他成员加入,控制就会变成相互的,内部控制开始慢慢向外部控制转化。

(2)内部真实,是说游戏的内容和真实世界的符合程度。一个儿童拿着杯子给娃娃喂奶,一般旁观者认为是“假”,但儿童会很认真、投入地去做,即内部真实。而且儿童游戏的内容都来自于真实的现实生活,所以儿童的“假装”,都含有真实生活的影子。

(3)内部动机,是说游戏的动因来自于儿童从游戏那里得到的愉快。对儿童来讲,玩就是游戏的目的,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目的了,游戏是由内部动机支持的行为。

【知识链接】

婴幼儿的生活中游戏活动和探索活动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探索性活动和游戏活动很相似,同样是内在动机引发的自发、自主的行为,不受外在目标的引导。一个婴儿在玩自己的脚趾头,这是游戏还是探究行为?其实游戏和探究活动,还是存在一些重要差异的,表现如下:

(1)从时间上讲,探索活动先于游戏活动,当出现新异刺激的时候,或者在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中,儿童最先出现的行为是探索,之后,才会慢慢出现游戏行为,只有这样,主体才能为了满足自我的愿望与需要去改造现实,行为才具有游戏的特征。

(2)从目的上讲,探究是为了获得信息,而游戏是为了创造刺激。探究的对象一般是陌生的物体,探究是为了弄清楚“这个东西是什么,能做什么用”,而游戏的对象一般是熟悉的物体,游戏中儿童的思考是“我能拿它做什么”。

(3)从行为上讲,探究是相对固定、刻板化行为,一种感知觉的联合行动;游戏是随意的、多样化的、具有创新性的行为。

(4)从情绪情感上讲,伴随探究活动的儿童的情绪一般是中性的、严肃的,而游戏中儿童则更多是积极的情绪,如高兴、欢呼、兴奋、手舞足蹈等。

——摘自董旭花《幼儿园游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