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济危机、科技革命和全球化对社会的影响

经济危机、科技革命和全球化对社会的影响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网络经济、知识经济、生物经济等一系列概念的提出充分表明,科技浪潮正在席卷全球。进入21世纪第2个10年,金融危机引发的实体经济危机与新一代全球科技革命相互叠加,对各国产生了巨大压力,直接引发国际主要力量格局的大调整。

经济危机、科技革命和全球化对社会的影响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与社会发展受到两项重大事件的影响,一是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带来全球产业结构的巨大变革;二是新一轮技术和产业革命的爆发为后发国家赶超先进国家创造了新的机遇与挑战。纵观全球历次工业革命历程可以发现,科技在创造新经济增长点上始终发挥着重大作用,科技方面的突破往往成为推动工业革命崭露头角的发动机,而新兴产业的发展又成为经济格局重构的动力,进而引发制度上的变革。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新世纪以来全球正在经历一个重大的里程碑式阶段,制度创新正在与技术创新共同成为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1.1.1.1 经济危机激发各国开展科技活动的积极性

自20世纪开始,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就已经显示出巨大的能量。网络经济知识经济、生物经济等一系列概念的提出充分表明,科技浪潮正在席卷全球。由科技引发的产业创新主要表现为技术与市场的充分结合,而制度演进的惰性在很大程度上对新技术应用形成制约,在这一意义上,正是金融危机对原有产业格局形成破坏性冲击,才使得新技术与产业的融合步伐得以加快。2008年以来的全球经济危机带给世界各国一个巨大启示,即在全球化背景下,任何国家都不能“旁若无人”地独自运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必将愈加强化。进入21世纪第2个10年,金融危机引发的实体经济危机与新一代全球科技革命相互叠加,对各国产生了巨大压力,直接引发国际主要力量格局的大调整。虽然目前危机高潮已经过去,但后续影响正在显现。正如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所说,“危机之后世界经济力量和增长模式需要新的平衡”,基于科技创新的公共管理必将成为世界各国制度创新的热点。

在经济复苏的愿望刺激下,加大对发展新的优势产业的支持力度,以期培育未来的主导产业,塑造新的经济形态和新的产业增长点成为各国寻求走出经济危机、重塑国家竞争力的重点。2012年,全球R&D投入总量达到1.469万亿,比2008年的1.16万亿增长近1/3,美国奥巴马政府宣布《科技创新战略》,计划将GDP的3%以上用于研究和开发活动,并通过系列配套措施支持清洁能源、医学和保健体系、环境科学领域的创新与发展;芬兰科技政策理事会宣布为应对经济危机,将研发投入强度提升到4%;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国情咨文将知识产业列为国家发展核心;欧盟围绕重振经济的目标,出台若干能源与创新政策;日本提出“ICT新政”,用3年的时间,创造百万亿市场新需求,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见表1-1)。

表1-1 全球主要国家研发投入比较

(www.xing528.com)

续表1-1

数据来源:Battelle.R&D Magazine

1.1.1.2 科技革命与全球化影响着科技政策的方向

新技术与产业融合得到不断深化,新产品的生命周期迅速缩短,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石墨烯材料,2004年该项材料在实验室中提取出来后,到2008年就找到了工业化生产的方法,2011年即进入商品化阶段,全部过程仅6年时间。但是,新技术加速产业化对科技政策提出了挑战,一方面由于由从新一代技术中孕育的新兴产业知识相对密集,发展风险较大,要求相关政策在研发立项、人才、风险保障等方面有所倾斜,而现行科技政策体系未能充分适应这一要求;另一方面,制度滞后在制度变迁过程中普遍存在,作为科技制度组成部分的科技政策,同样受到滞后效应的影响,其主要表现在于执行过程中,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约束,在现实中则表现为服务于传统产业为主的现有科技政策体系中存在的矛盾将集中爆发,从而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科技活动的全球化与多极化发展是又一影响科技政策的重要因素。一方面美国次贷危机之所以演变为全球性的实体经济危机,全球化趋势是核心因素之一,而走出危机实现全球经济复苏同样离不开经济与科技全球化。另一方面随着新兴经济体科技实力的增强,国际科技体系多极化趋势不可抵挡,特别是全球经济危机动摇了发达国家对科技资源的垄断,科技创新的资源沿着高效率的轨道向能产生高效益的地区流动,已经成为一条普遍规律,一批具备国际顶尖水平的技术和人才向新兴国家流动,不但提升了新兴国家的科技创新潜力,而且也为全球研发中心转移提供了可能。随着各国对科技创新重点领域投入的增长,全球科技竞争进一步激化,科技政策作为政府对本国科技活动施加影响的主要工具,需要立足全球化需求,突出国际化视野,充分考虑产业、科技、人才等在全球范围内和地区范围内自由流动带来的影响,对当前国际体系中相关惯例有深入的理解,避免低效率制度的产生不但是政策设计与执行过程中不可回避的要点,也是我国实施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方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