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技政策执行力研究新进展

科技政策执行力研究新进展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科技政策科学范畴有关政策执行过程、政策执行力的专项研究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综上所述,目前关于科技政策执行力的研究以国内学术界为主流。然而总体上科技政策执行力研究作为科技政策和政策执行力的交叉点,其深度有所不足,范畴有待拓展,工具有待丰富,这也是制约当前将科技政策执行力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科技政策执行力研究新进展

科技政策科学范畴有关政策执行过程、政策执行力的专项研究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尽管大部分以科技政策为目标的研究文献均涉及政策执行内容,但是专门针对执行展开的探讨数量较少,总的来说可以分为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两个大的类别。

(1)科技政策执行力的理论探讨

国内一些学者将科技政策执行力的研究归纳为科技政策的制定、科技政策的执行和科技政策评估等方面。徐根兴在对影响自主创新政策执行力的主要因素进行辨析的基础上,从执行过程的角度就完善执行文化、把握执行要点提出若干意见;娄成武对我国科技政策的执行问题总结为五种类型,分别是抵触型、僵化型、滞后型、折扣型、结构型;韩萍结合美国科技政策执行的特点,将其政策执行过程的演进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776—1940年)为政策保障阶段,主要以法律的形式奠定制度基础,政策执行主体为司法机构,表现为强制执行;第二阶段为政策指导阶段(1940—1970年),主要通过政府调整组织管理结构和权利下放等方式鼓励科技创新活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即为此阶段成立;第三阶段(1970—2000年)为政策引导阶段,通过完善以税收优惠、放宽反垄断法等为代表的激励制度,鼓励企业创新;第四阶段(2000年后)为政策跟进阶段,主要是积极应对科技创新过程中的问题,在执行上则沿袭了之前一个阶段的各项内容。

(2)科技政策执行力的实证研究(www.xing528.com)

实证研究是国内科技政策执行力又一重要内容,从内容来看,相关研究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执行过程的实证研究,唐宵等人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创新政策为对象构建了政策执行模型,从能力和效力两个视角分析其政策的执行成效,并就欠发达地区科技政策执行力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异进行了区分;程华等人将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引入实证分析,以2000—2009年间产业面板数据样本,分析了国家层面454项技术创新政策的实施力度,结果显示供给端政策主要影响技术绩效,需求端则对创新活动的经济绩效影响明显等;董新平对宁波科技政策执行的研究则采用层次分析法,以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了企业政策需求等问题。二是科技政策实施效果的实证分析,严格来说对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不仅限于执行力研究范畴,而是从科技政策科学的整体学术范畴探讨其绩效问题。如周亚荣等人采取政府绩效审计的方式对地方政府科技政策执行效果进行评价,其指标选择涵盖政策制定、执行形式、组织机构、监督反馈、执行结果五个方面的指标;杨阜城等构建了山东省科技政策实施效果的诊断模型,叶胡等设计了两阶段集中式DEA科技政策绩效评估模型,结果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与宏观科技政策实施绩效水平之间的关系等。

综上所述,目前关于科技政策执行力的研究以国内学术界为主流。从基本概念看,科技政策执行力的概念尚不清晰;从研究内容看,科技政策执行力的研究内容已经涵盖了从制定到实施效果的全政策链条;从研究工具看,系统工具、计量工具等均有所体现。然而总体上科技政策执行力研究作为科技政策和政策执行力的交叉点,其深度有所不足,范畴有待拓展,工具有待丰富,这也是制约当前将科技政策执行力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