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周王室衰落:天子号令,天下不从

西周王室衰落:天子号令,天下不从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周王朝与周边民族的关系一直紧张。战争消耗了西周王朝大量的人力物力,加速了西周王朝的衰落。暴动的原因是厉王与民争利,引起国人不满。青铜食器上的铭文 西周在周初分封不久,诸侯国占地不大,实力有限,要与西周王室互相支援和依赖,起到夹辅周王室的作用。在日益坐大的诸侯国面前,天子的号令愈来愈失去号召力。到幽王时,周王室已经失去了共主的威望。

西周王室衰落:天子号令,天下不从

西周王朝由文王、武王开创,到成王、康王时期趋于稳定,从昭王、穆王之时开始走向衰落。到了夷王的时候,甚至出现了周王下堂见诸侯的场面。

西周王朝与周边民族的关系一直紧张。从西周昭王(第四代周王)游历南方未能回来的记载,可略知一二。

南方有一个名叫“越裳”的方国,准备向周王朝进贡白野鸡。贡品还没送来,昭王就亲自带领人马去取,顺便游历南国风光,这一举动引起沿途方国的不满。昭王途经汉水时,楚国人为昭王提供了用胶黏合的船只,船驶到河中心时解体,昭王落入汉水淹死。

在出土的西周时期青铜器铭文中,记载有昭王讨伐荆楚的战争。昭王的死很可能也与南征楚国有关。

传说,西周穆王(第五位周王)乘着马车西游,遇见了水神河伯,登昆仑山参观了黄帝的宫殿,沿途接受了赤乌人赠送的美女,在黑水封赏了长臂国人,更见到了拥有不死药的西王母。这个故事充满神话色彩,但也反映了西周王朝与西方民族的交往情况,有时也会兵戎相见。

战争消耗了西周王朝大量的人力物力,加速了西周王朝的衰落。

禹鼎
西周
传陕西岐山出土
207字的铭文记述周王出兵征讨淮夷、东夷的事迹。

从出土的遗址,例如巍峨的宫殿群与半地穴式的地窟,规模宏大并附有车马坑、人殉和丰富陪葬品的大墓与小得仅能容身、以席裹尸的小墓,都显示出西周中期,社会出现严重贫富悬殊的现象。

按照宗法继承制度,一部分贵族的地位会不断下降,最后沦为一般平民,这部分人被称为“国人”,以平民为主。

青铜刖人守囿挽车
西周
1989年山西闻喜出土
“刖(yuè)”是古代一种砍掉人脚的酷刑。“囿(yòu)”是古代饲养禽兽的园子。(www.xing528.com)

青铜鼎铭文
西周
铭文内容涉及西周时期奴隶的卑下地位和低贱价格。

中国历史开始有确切纪年,始自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有一件青铜器的铭文记载了这一年发生的一件大事,西周王朝的首都宗周爆发了暴动,暴动者以国人为主,他们攻入王宫,迫使厉王逃离首都。

暴动的原因是厉王与民争利,引起国人不满。周厉王强硬镇压,国人在道路上相遇都不敢说话,只能用眼神表达自己的情绪。厉王为此十分得意地说:“我能使诽谤消失。”召公向厉王进谏:“要想堵住人民的嘴,不让他们讲话,就好比想要堵住河流。河流因被堵塞而冲破堤岸,一定会伤害很多人,对待人民的道理也是这样。”这就是“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由来。

不出三年,终于爆发了暴动,厉王出走,首都宗周陷入一片混乱。于是,周公召公临时主政,收拾残局,史称“周召共和”或“共和行政”。

青铜食器上的铭文
西周

在周初分封不久,诸侯国占地不大,实力有限,要与西周王室互相支援和依赖,起到夹辅周王室的作用。后来,各封国的力量逐渐强大,而西周王室却因不断分封而地盘日益缩小,甚至不得不将王畿[1](jī)内的土地用来分封。

在日益坐大的诸侯国面前,天子的号令愈来愈失去号召力。到幽王时,周王室已经失去了共主的威望。

[1]注:国都附近的地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