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澜沧邦崴过渡型古茶树摘自《普洱知行录》

澜沧邦崴过渡型古茶树摘自《普洱知行录》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专家认定,澜沧邦崴古茶树是迄今全世界范围内发现的唯一古老的过渡型大茶树,它不仅是中国的珍稀植物和国宝,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为多学科、多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为中国茶叶史,世界茶史填补了一项重要缺环。为了纪念这一发现,中国国家邮电部于1997年4月8日发行《茶》邮票一套四枚,第一枚《茶树》就是澜沧邦崴古茶树,面值50分,它上了“国家名片”。

澜沧邦崴过渡型古茶树摘自《普洱知行录》

邦崴过渡型古茶树生长在海拔1900米的云南省澜沧县富东乡邦崴村新寨寨脚园地里。为乔木型大茶树,树姿直立、分枝密、树高11.8米,树幅8.2米×9米,基部干径1.14米,最低分枝0.7米,树龄在1000余年,从古到今一直被当地茶民所采摘利用,但鲜为外界人所知。

1991年3月,普洱地区茶学会理事长何仕华根据群众的反映,上山找到了这株大茶树,他丈量了树高、直径、树冠、分生枝杆,还收集了落地的茶花、果和壳,并收集到茶树主人魏壮和家采摘加工的晒青毛茶样品。为了进一步考证这株大茶树的植物学特征、树龄及其价值,经何仕华提议,由普洱地区茶叶学会,行署外贸局、农牧局茶叶专家于1991年4月和11月两次对该茶树进行综合考察,并把采样送云南省茶叶研究所化验分析。结果显示,茶树所含化学成分和细胞组织结构与栽培型茶树相同,但树冠、花柱、花粉粒、茶果皮等特征与野生茶树接近,树龄千年左右。

邦崴大茶树既有野生大茶树的花果种子形态特征,又具有栽培茶树芽叶枝梢的特点,是野生型与栽培型之间的过渡型,属古茶树,可直接利用。专家组一致认为,邦崴过渡型古茶树,反映了茶树发源与早期栽培驯化同源,这株茶树的发现、填补了野生茶树到栽培型茶树之间的空白,彻底改变了茶叶原产地的传统学说,改写了人类种茶的历史,改写世界茶叶演化史,对研究茶树的起源和进化、茶树原产地、茶树驯化生物学、茶树良种选育、农业遗产与农艺史、地方社会学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专家认定,澜沧邦崴古茶树是迄今全世界范围内发现的唯一古老的过渡型大茶树,它不仅是中国的珍稀植物和国宝,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为多学科、多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为中国茶叶史,世界茶史填补了一项重要缺环。

1993年4月,“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 和“中国古茶树遗产保护研讨会”在普洱举行。来自9个国家和地区的181名专家学者亲临现场考察,对邦崴古茶树进行研究,与会专家学者认为:澜沧邦崴古茶树通过分析其染色体组型,并与云南大叶种和印度阿萨姆种的核型对比,结果发现邦崴大茶树核型的对称性比云南大叶种和印度阿萨姆种对称性更高。证明邦崴大茶树是较云南大叶种和印度阿萨姆种更原始,起源更早的茶树,是野生型向栽培型过渡的过渡型的结论,以核型分析结果看是完全正确的。(www.xing528.com)

这一结论轰动了世界。澜沧邦崴过渡型古茶树从此闻名于世界,它成为世界茶树原产地的坐标和活化石,它的存在和发现,解决了一个多世纪以来“茶树原产地在印度?还是在中国?”的争论,此前的一个多世纪,以英国学者为代表的学术流派依据印度阿萨姆种认为,世界茶叶原产地在印度。印度《阿萨姆评论》的承认和图文刊载就是最好的证明,事实胜于雄辩,邦崴古茶树有力地证明了世界茶叶原产地在中国云南,云南普洱是世界茶叶起源地和发祥地之一的地位。

为了纪念这一发现,中国国家邮电部于1997年4月8日发行《茶》邮票一套四枚,第一枚《茶树》就是澜沧邦崴古茶树,面值50分,它上了“国家名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