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邮市一起涉嫌追求物质导致的犯罪案件

高邮市一起涉嫌追求物质导致的犯罪案件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后,高邮市公安局将本案移交高邮市检察院处理。2016年4月18日,高邮市检察院以挪用公款罪对柏玲立案侦查。经查,2013年8月至2015年12月,柏玲利用工作便利,采取伪造银行对账单、从银行提取现金、私自将公款转入个人银行卡中不入账等手段作案57起,累计挪用公款1 051万余元。类似这类攀比、追求物质的贪污犯罪,是税务人员犯罪的主要类型。

高邮市一起涉嫌追求物质导致的犯罪案件

1.攀比心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一部分人率先富了起来,而对比自己的工作,部分税务人员心态出现失衡,产生了攀比心态。部分税务人员有这样的情绪波动:“论学历他们没有自己高、论能力没有自己强、论贡献没有自己大,凭什么他们活得这么潇洒,我为何要受穷?”心理扭曲让自己最终突破底线,用权力为自身谋私,最终触犯法律

2.侥幸心态

部分税务人员在初次尝试突破底线后,往往会产生侥幸心态,认为自己所涉及的金额较小、做了一定隐蔽手段,因此不会被他人发现。结果,这种心态不断发展,最终被纪检部门发现。

3.贪婪心理

之所以出现犯罪,归根结底,是因为税务人员的贪婪心理造成的。一心追求物质欲望,导致自身产生堕落。可以说,所有税务犯罪问题,无一例外都是因为贪婪造成的。

2017年10月11日,新华网报道:(www.xing528.com)

1987年出生的柏玲曾是国内某知名财经大学的“优秀毕业生”,一毕业便顺利考入高邮市农委工作。

2016年4月初,高邮市农委新进人员杨某接手柏玲现金会计的工作,在熟悉相关工作后,杨某到银行查询相关账户银行对账单,突然发现银行存款余额与柏玲制作的工作交接单上面的余额差距较大,杨某随即向领导汇报。

随后,高邮市公安局将本案移交高邮市检察院处理。2016年4月18日,高邮市检察院以挪用公款罪对柏玲立案侦查。经查,2013年8月至2015年12月,柏玲利用工作便利,采取伪造银行对账单、从银行提取现金、私自将公款转入个人银行卡中不入账等手段作案57起,累计挪用公款1 051万余元。

柏玲供述,她自2013年1月开始到高邮市某美容店消费,刚开始金额比较小,后来禁不住美容师的推销及自己变美的诱惑,消费金额开始逐渐变大,从几万至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但是自己又没有那么多钱,后来想到自己手上掌管着单位的小金库,于是就动起了小金库的心。

办案人员调取了柏玲的银行账户交易明细,发现柏玲主要是通过将单位小金库的资金转到一张个人中国农业银行卡上,然后刷卡消费,且已将1 000余万元公款基本消费光了,其中,确实有800余万元用于美容消费。

类似这类攀比、追求物质的贪污犯罪,是税务人员犯罪的主要类型。所以,必须从源头抓到问题,这样才能有效杜绝问题频繁发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