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自然的声音:优美散文,清新活泼,诗意盎然

大自然的声音:优美散文,清新活泼,诗意盎然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宋怡教材分析《大自然的声音》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语言诗意盎然,却不缺乏清晰的文本脉络,以清新、活泼的笔调介绍了大自然各种美妙的声音。

大自然的声音:优美散文,清新活泼,诗意盎然

宋 怡

教材分析

大自然的声音》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语言诗意盎然,却不缺乏清晰的文本脉络,以清新、活泼的笔调介绍了大自然各种美妙的声音。文章结构严谨,以总分的形式展开描写,第一自然段概括说明了“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其余自然段也以总分的结构分述了风的声音、水的声音和动物的声音。第二自然段侧重采用对比的表现手法,细腻、生动地描述了微风的温柔和狂风的威力。第三、四自然段分别侧重采用顶针句式和排比的手法,充分展现了声音的奇趣。

结合本单元的单元导读提示,从“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这一角度出发,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试图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表达情感,在朗读中走进自然,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通过小练笔去试着运用语言,习得同类的写作方法,感受语言的魅力。

教学目标

1.通过图文结合、归类圈画等方式,能正确认读“妙”“奏”等生字,能正确认读多音字“呢”,能正确书写“琴”“柔”等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第二至三自然段。

2.能够抓住中心句等关键语句,了解课文的叙述脉络。结合情境创设、多形式朗读等方式,品味工整的语言,体会作者生动的表达方式

3.通过学法的迁移,掌握利用想象来描写声音的方法,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课文。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基本程序        教学调整

【第一课时】

一、开门见山,引出课题

1.导入揭题:大自然有生命,有颜色,有声音,今天我们就走到大自然中去聆听那美妙的声音。

2.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文本,厘清文脉

1.初读检查。

(1)边读边想,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2)检查朗读生字词,重点指导“呢喃细语”,并指导朗读难读的句子

2.梳理文脉。

(1)交流: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2)学生圈画第二至四自然段的中心句。

(3)比较发现三句总起句的特点。

预设:三句话都是把……比作了……

(4)引出方法:它们都是运用了“想象”的方法。

三、细读文本,感受语言

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要求:把运用了想象的句子画下来。

1.预设交流: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

(1)学生交流想法,教师指导朗读。

(2)调换第一、二句的句序,发现句子间的联系。

2.预设交流: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1)用波浪线画出让自己印象深刻的声音。

(2)想象微风拂过的画面,指导朗读。(指名读,女生读)

(3)播放音频,想象画面,指导朗读描写“狂风”的句子:身在森林中的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教师引读,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

(4)师生合作读整句。男女生合作读。

(5)引导发现工整的语言:当微风拂过——当狂风吹起;那声音轻轻柔柔的——那声音充满力量;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6)师生合作对着读描写“微风”和“狂风”的句子。

(7)发现同类型句子: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同桌对着读,鼓励用不同的读法)

3.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读出自己的感受。

4.背诵:喜欢风的声音吗?试着背一背。(自己练背,背给同桌听)

四、回归整体,练习仿写

1.教师引读第二自然段,小结写作方法:利用想象写声音。

2.学法迁移,仿写鸟叫声。

(1)先自己说一说,再说给同桌听。全班交流、点评。

(2)完成写话练习:鸟儿是大自然的歌手……

(3)教师投影评价。(www.xing528.com)

小结:我们学会了利用想象的方法来写声音,那么水和动物的声音作者又是用什么方法来写的呢?我们到下节课再学习

五、指导书写

1.教师引导:第二自然段主要写了“风在森林里用手风琴演奏各种美妙的乐曲,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生读句子)

2.指导书写句子中的生字,交流关键笔画:“奏”字下半部分的第一笔是“横”,最后一笔是“丶”。关注“演”“感”中的“短横”。“琴”的最后一笔是横折。

3.学生练写。教师投影点评,生再修正。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学习下文

教师引导: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作者运用了想象的方法,让我们感受到了风声的美妙。那作者又是怎么描写水和动物的声音的呢,让我们继续学习。

二、细读课文,带感情朗读

1.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把运用了想象的句子画下来。

预设交流: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所有的树林,树林里的每片树叶;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顶和窗户,都发出不同的声音。

①预设:它把小雨滴的声音想象成了音乐会……

②发现拟声词:这些都是表示声音的词语(滴滴答答、叮叮咚咚)(学生齐读)

③全文圈画拟声词,交流:叽叽喳喳、唧哩哩、哗哗、淙淙、潺潺。(齐读)

④小结方法:用表达声音的词语直接写出声音来,是写声音常用的方法。

⑤扩充课文:小雨滴落在不同的地方,还会发出什么声音?(淅淅沥沥、沙沙沙……)把拟声词补充到课文中,学生读一读。

⑥指导朗读:这场音乐会,真是热闹非凡,谁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

(2)过渡:小雨滴不仅会演奏,还会唱歌呢。

出示句子: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小溪淙淙,流向河流;河流潺潺,流向大海;大海哗哗;汹涌澎湃。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①指名读句子,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②播放“小溪→河流→大海”的视频,体会理解“汇聚”“汹涌澎湃”“波澜壮阔”。

重点指导:流速很快,声势浩大,可以说是“汹涌澎湃”,也可以说是“波澜壮阔”,它们是一组近义词。(指名读,齐读)

③师生合作朗读。全班配乐读第三自然段。

④背诵:喜欢这个自然段吗?试着背一背吧。(学生试背,指名当堂背诵,想背的一起背)

2.学习第四自然段。

过渡:听到了风之曲,水之歌,动物们也不甘示弱,来到音乐会上一展歌喉。

(1)自由读第四自然段,画一画有哪些小动物在唱歌,它们是怎么唱的?学生交流,并指名朗读相关语句。

(2)交流:大自然还会有哪些动物的歌声呢?引导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拟声词,试着叫一叫。预设:咩咩,哞哞……

(3)情境对话:小绵羊,你在唱什么呀?小牛,你怎么唱得这么高兴呀?……

(4)出示句子,指导朗读:你知道他们唱的是什么吗?他们的歌声好像告诉我们:“我在歌唱,我很快乐!”(师生问答读,学生练读,指名读,男女生问答读)

(5)教师引导:看来,大自然的每个角落都有歌声,快乐无处不在。全班齐读第四自然段。

三、回归全文,积累语言

1.小结:这节课,我们走进大自然,聆听了各种美妙的声音,知道了作者除了运用想象,还直接运用了拟声词,将这些声音写得如此生动有趣。那就让我们再来读一遍课文,相信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

2.学生自由地再读一遍课文。

四、指导书写

1.学生观察字形,提出问题,重点指导。

“柔”字为上下结构,重点关注上半部分的“弯钩”。

“器”字中的“口”较多,要匀称分布在竖中线的左右,关注压线笔画。

“敲”字的右半部分,意为“手持木棍”,出示图片,说明演变过程。

2.学生练写。教师投影点评,生再修正。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