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设法规-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及意义

建设法规-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及意义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我国法学界,有关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目前并没有取得一致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应由假定、处理、制裁三部分组成,法学上称其为法律规范的三要素;另一种意见认为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仅由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两部分组成。法律后果部分是法律规范保证。只有通过它保护合法行为,纠正违法行为,最终实现法律规范调整人们交互行为的目的。授权性规范 授权性规范是指规定人们有权做出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

建设法规-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及意义

法律规范的内容组成

法律规范简称法规,是由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定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体行为规则。法律规范与法律的关系是个体与整体的关系;法律规范是法律的具体化,调整某类社会关系的不同法律规范就组成子法律。法律的主要内容是法律规范,但并不都是法律规范。在法律中有关原则、概念、术语、有效日期等方面的规定就不属于法律规范。它们只是为了使人们正确地理解和应用法律规范而规定的法的要素,不具备法律规范应有的逻辑结构。

法律规范规定的是具体的行为,因而其表达方式必须有一个严谨的逻辑结构。在我国法学界,有关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目前并没有取得一致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应由假定、处理、制裁三部分组成,法学上称其为法律规范的三要素;另一种意见认为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仅由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两部分组成。我们在综合以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法律规范应由假定、处理、制裁三要素组成。

1.假定

假定是指在法律规范中,确定适用该规范的条件部分。

因为法律规范都具有针对性,法律规范只对一定范围和情况下的人的行为才具有约束力,即每个法律规范只调整某一类特定行为。法律规范中界定这类特定行为的文字表述部分,就是法律规范中的假定部分,即假定部分是法律规范适用的前提,不具备假定部分所规定条件的,该法律规范就不能被适用。例如,《建筑法》第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建筑活动,实施对建筑活动的监督管理,应当遵守本法”。这一规定的假定条件是调整的地域范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调整的主体是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施工企业、监理单位以及建设行政管理机关,同时从事建筑活动的个人如注册建筑师等也适用本法;调整的行为是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

2.处理(行为模式)

处理是行为规则本身,指在法律规范中规定人们具体行为方式的部分,是法律规范确定的允许做什么、禁止做什么、要求做什么的部分。例如,《建筑法》中“发包单位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和方式,发布招标公告。”就是法律规范的处理部分。虽然法律规范中规定的行为模式很复杂,但按照行为规则自身性质,大体可分为可以这样行为模式(可为模式)、禁止这样行为模式(勿为模式)、必须这样行为模式(应为模式)三种类型。可为模式的法律规范为授权性法律规范;勿为模式的法律规范为禁止性法律规范;应为模式的法律规范为命令性法律规范。行为模式部分是法律规范的核心,衡量人的行为是合法还是违法,必须通过法律规范的行为模式部分来完成,如果没有它,法律规范就失去了尺度作用。在法律文件中常使用的表达方式有可以、应当、必须、不得、禁止等。《建筑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建筑工程总承包单位可以将承包工程中的部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分包单位,但是,除总承包合同中约定的分包外,必须经建设单位认可,施工总承包的建筑工程主体结构必须由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禁止总承包单位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禁止分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工程再分包。”

3.制裁(法律后果)

制裁是法律规范的后果部分,是法律规范对人们行为的态度,是人们遵守或违反法律规范中规定的行为模式所产生的后果。(www.xing528.com)

法律后果分肯定性法律后果和否定性法律后果。肯定性法律后果是指国家根据法律对人们行为的有效性加以肯定,对人们合法行为加以保护和奖励;否定性法律后果是指国家根据法律对人们行为的有效性加以否定,对人们违法行为加以制裁。法律后果部分是法律规范保证。只有通过它保护合法行为,纠正违法行为,最终实现法律规范调整人们交互行为的目的。

制裁是法律规范的后果部分,即违反法律规范时,国家给予怎样的处置。在很多情况下,法律规范的假定、处理与制裁三部分不在同一法条中。《建筑法》对公开招标进行规范,其制裁部分在《建筑法》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六十五条款中规定:“发包单位将工程发包给不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承包单位的,或者违反本法规定将建筑工程肢解发包的,责令改正,处以罚款。”《建筑法》第六十七条也对此作了相应规定。但是,只有制裁与假定、处理合在一起才能组成一个完整的法律规范。

法律规范逻辑意义上是由假定、处理、制裁三要素组成的,三者缺一不可。但是,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在法律条文中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不是所有的法律条文都直接规定法律规范,也不是一个法律条文都完整地表述一个规则或只表述一个法律规范。一个法律规范的三个构成要素可以在一个法律条文中得以表述,也可在不同的法律条文中得以表述,甚至可以在不同的规范性文件中得以表述。同时,一个法律条文可以表述一个法律规范的不同要素,甚至可以表述不同法律规范的不同要素。因此,要把法律规范与法律条文区别开来。

)法规的种类

按照不同的标准,法律规范可以分成不同种类。根据法律规范确定的行为规范的性质角度,可以把法律规范分为禁止性规范、义务性规范和授权性规范三类。

(1)禁止性规范 禁止性规范是指规定人们不得做出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如果有人做出了这些行为,就构成了犯罪或者违法,就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义务性规范 义务性规范是指人们必须做出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在具备一定条件后,这些行为是义务人必须做出的行为,否则也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授权性规范 授权性规范是指规定人们有权做出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它既不禁止人们做出这种行为,也不要求人们必须做出这种行为,而是赋予当事人一个全面的、做与不做都不违反法律、一切由当事人自己决定的权利。这种规范的目的只是为了防止他人干涉当事人的行为自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