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F老师独创逆向诗歌教学设计,成果显著!

F老师独创逆向诗歌教学设计,成果显著!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理解为先”的模式是通过三个阶段的“逆向设计”过程来支撑的。所以,为了扭转和改变这一诗歌教学现状,F老师运用了一种较为新颖的方式,即对诗歌教学进行“逆向”设计,先明确预期学习结果,然后确定恰当评估方法,最后规划相关教学过程。“以终为始”的教学理念是一种新的尝试。

F老师独创逆向诗歌教学设计,成果显著!

罗雅文[1]

【摘 要】 教学是达到最终目标一种手段,规划先于教学。以“理解为先”的模式是通过三个阶段的“逆向设计”过程来支撑的。这三个阶段就是“明确预期学习结果”“确定恰当评估方法”和“规划相关的教学过程”。“理解为先”里的“理解”可能是建立联系、构建框架、掌握核心概念等,它是需要将课堂上“理解”的东西迁移到生活中,对生活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又或者说要明白获得这些所谓“知识”的意义。但是“理解”不同于“知道”。中国古人对诗之本质上的认识,大抵都以“情”或“志”为核心。陆机《文赋》:“诗缘情而绮靡。”严羽《沧浪诗话》:“诗者,吟咏性情也。”诗歌只选择最动人的片段和瞬间,注重运用隐晦曲折、最富于暗示性、包孕性的意象、意境来传情达意,具有不同于日常语言的语言形式。诗的表现技巧追求创新求变,同时它也更专注于情感意味的表现。学生通过学习现代诗歌,不仅能够培养起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还能够提升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诗歌这种文体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例如有些诗歌语言晦涩难懂,又加之灵活多变的言语形式和深刻的意蕴,让大部分高中语文老师不知所措,抓不住教学重点,甚至将诗歌蜻蜓点水般略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不符合《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诗歌审美鉴赏能力。甚至“学习诗歌的初衷是什么”“学习它的意义在哪里”“学习诗歌能对生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类问题很多老师也很少去想。所以,为了扭转和改变这一诗歌教学现状,F老师运用了一种较为新颖的方式,即对诗歌教学进行“逆向”设计,先明确预期学习结果,然后确定恰当评估方法,最后规划相关教学过程。但值得注意的是,“明确预期学习结果”也可以说是制定教学目标,这个工作并非完全由老师来完成,而是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下和相互探讨中完成的,“确定恰当的评价方法”也可以由学生来选择。“以终为始”的教学理念是一种新的尝试。(www.xing528.com)

【关键词】 逆向设计;理解为先;文体特征;诗歌教学现状;新式诗歌教学策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