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诗歌教学:深入探索意象教学模式

诗歌教学:深入探索意象教学模式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每位学生都认真研读导学提纲并迅速勾画出重点意象,研读完毕后迅速结合导学案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导学流程”进行深思巩固,并将自学过程中的疑惑写在导学案的专门位置,带着任务阅读,学生表现出很强的专注力与高效率。(三)合作探究一个人要想走向成功,必须学会与人合作,必须使自己融入团队,本环节主要是针对导学案中的重点难点,针对自学静悟环节存疑问题进行合作探究。因此,教师要保护学生的质疑精神。

诗歌教学:深入探索意象教学模式

秦霞

一、课前预习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基本理念这一章节提到“用语文的自觉意识,积极利用信息技术以及身边的各种资源和机会,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积累言语经验,把握语文运用的规律,学会语文运用方法,有效地提高语文能力,并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促进方法、习惯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发展。”为让学生有深厚的知识储备进行合作探讨,必须借助现代手段来拓宽视野。

本专题课前借助多媒体搜集准备的内容如下:

1.常见意象的诗歌,分门别类整理。

2.涉及的几个诗人,了解生平经历。

3.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意象,写一段总结感言。

二、课堂授课过程

(一)对标导学

对标导学,包括导入和导学,很能体现教师对教材的把握能力。导入部分要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要知识广博,还要切合学生实际。那些平平淡淡的“今天我们讲某某课”会让学生心生疲惫和充满厌倦感。导学部分要建立起通向本堂课的桥梁。过去所学、媒体得到的知识,皆可入文,让学生在一种大视野中进入课堂,有跃跃欲试的渴望,有进一步探究的兴趣,有疑问需要解答。这样的对标导学是成功的。

诗歌意象特点可以设置以下几个题目:

1.概述所选诗歌的大意,可以直译,也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学生比较效果的不同。

2.诗歌涉及的几个意象组成了一幅画面,用自己的语言串联起来组成一幅图画。

3.假设你用这几个意象写一首现代小诗,会如何着笔?

在这样的问题设置中,学生有了说与做的渴望,也许语言粗糙稚嫩,但初步的兴趣被调动了起来,相信他们会有进一步探究的浓厚兴趣。

(二)自学静悟

自学静悟环节是根据建构主义理论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诱思探究学科教学理论进行的环节,它的实操秘籍是课堂导学提纲和大屏幕投影辅助教学。每位学生都认真研读导学提纲并迅速勾画出重点意象,研读完毕后迅速结合导学案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导学流程”进行深思巩固,并将自学过程中的疑惑写在导学案的专门位置,带着任务阅读,学生表现出很强的专注力与高效率。

骆宾王的《咏蝉》为例,咏物诗的意象可以设置以下几个思考题:

1.关注时令、色彩,把握作品的基调颜色,捕捉典型特征。

2.关注冷暖色彩,注意修饰事物形象的副词形容词等。

3.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力求神似。

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为例,具有特定含义的意象可以设置以下几个思考题:(www.xing528.com)

1.你搜集的意象都有哪些特定含义。

2.它们呈现出的意境有何不同。

3.联系诗人的经历或相关背景,点明抒发的感情和寓意。

意象作用可以设置以下几个题目:

1.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冷清的意象,暖色的意象有何不同。

2.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如“月落乌啼”“空城落花”等常见意象的作用。

3.衬托了人物什么样的形象,为人物的活动提供环境,衬托性格。

4.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或前后照应,或全诗线索。

意象运用的艺术技巧可以设置以下几个题目:

1.这首诗的颔联是如何描绘景象的?

2.词的前三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这首诗勾勒了一幅图,分析景物描写的特点。

4.分析两首诗描写角度的差异。

5.简要赏析颈联两句。

(三)合作探究

一个人要想走向成功,必须学会与人合作,必须使自己融入团队,本环节主要是针对导学案中的重点难点,针对自学静悟环节存疑问题进行合作探究。合作学习由小组长主持,组员大体按照优秀的和一般的搭配,擅长口才的和文静的搭配。合作探究过程激烈而又平静,学生精神饱满,积极投入。教师可以巡回给予适当的引导,但要注意保护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四)展示分享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陶行知十分强调培养学生的怀疑与批判精神,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论对于什么事情都要心存疑问。牛顿也讲过,没有大胆的怀疑就不会有任何伟大的发现。事实上,人类社会所有的发明创造都是从怀疑前人开始的。因此,教师要保护学生的质疑精神。

展示分享环节,以语言表达为主,以黑板展示、纸质展示、多媒体展示等为辅。学生在教师选定题目后迅速表达自己的想法,没被选中的学生则迅速坐下来聆听其他学生的发言。这一环节中“我提问”“我回答”“我质疑”“我补充”的声音不绝于耳,没有半点儿无序混乱。

(五)点评精讲

教师点评精讲,在学生解决了大部分问题,身心获得极大满足后进行,此时趁热打铁,可以有拨云见日,高屋建瓴之功效。它的内容不是对前面已解决问题的无用重复,而是教师在学生展示过程中敏锐地发现的问题的点拨,是对规律方法、注意事项等进行重点讲解的补充。下面以《采桑子》为例,进行说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