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还原真实诗人:中国古代诗歌教学探索

还原真实诗人:中国古代诗歌教学探索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比如提到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绝大部分学生头脑里想到的都离不开“归隐”“田园诗人”“淡泊名利”这几个词语。鲁迅先生在谈到陶渊明时曾说:“这‘猛志固常在’和‘悠然见南山’的是一个人,倘有取舍,即非全人,再加抑扬,更离真实。”一个个鲜活的、真实的诗人形象就通过我们的整合梳理出现在我们眼前。

还原真实诗人:中国古代诗歌教学探索

“文如其人”“言为心声”乃至理名言。了解一个诗人,我们可以从他的诗歌中寻找答案,但只读其几首诗就自诩了解了这个诗人,不研究其人生境遇、心灵历程,再好的评说,也只能是以偏概全。

在初中中国古代诗歌教学中,学生会接触到大量的诗人诗作。但这些诗人的作品是散见于各册教材中的,没有一个完整的阅读体系。学生进行三年的初中语文诗歌学习后,对许多诗人及其作品的印象也只是孤立而散乱的,不能形成一个统一的诗歌作品体系。比如提到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绝大部分学生头脑里想到的都离不开“归隐”“田园诗人”“淡泊名利”这几个词语。殊不知“性本爱丘山”只是陶渊明人生中的一部分,他也曾“猛志逸四海”。鲁迅先生在谈到陶渊明时曾说:“这‘猛志固常在’和‘悠然见南山’的是一个人,倘有取舍,即非全人,再加抑扬,更离真实。”在初中课本里只选入《归园田居》《饮酒》等归隐诗作,如果在教学时不引入“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这样愤世嫉俗的悲壮之歌,学生只会看到一个隐居田园的诗人形象,很难理解诗人归隐前后的心路历程,从而缺乏对陶渊明全面而准确的认知。

为了让学生在初中三年诗歌学习后对某几位诗人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我们梳理了初中阶段重要的作家作品,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将同一诗人的作品进行整合。在整合过程中我们发现,如果仅限于课文所选诗歌,并不能在初中阶段呈现一位诗人的全貌。因此,我们适时补充了一些课外诗歌。(www.xing528.com)

正是有对同一诗人作品的整合和“知人论世”的教学策略,诗歌整体性阅读的价值和意义得以凸显,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也更深入。在某一位诗人作品的整体性阅读中,我们既看到易安“沉醉不知归路”“人比黄花瘦”不同阶段的女人性情,也看到她“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铮铮烈骨;我们既看到东坡“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四溢才情,也看到他“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胸怀;我们既看到王维“征蓬出汉塞”的失意落寞,也看到他“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超凡脱俗……一个个鲜活的、真实的诗人形象就通过我们的整合梳理出现在我们眼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