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古代诗歌教学探索:读诗识人知王安石

中国古代诗歌教学探索:读诗识人知王安石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首诗反映出王安石人生的际遇,以时间为线索将作品串联起来,从诗中我们可以读出王安石的人生经历及心态变化。教学伊始我们回顾王安石的一生。第三时期:1076年到1086年,王安石一直在南方过归隐的生活直至去世,这是他人生中的最后时期。从全诗我们看到的是退隐之后醉心于山水的王安石,无奈的王安石。

中国古代诗歌教学探索:读诗识人知王安石

一、选文

飞来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泊船瓜洲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书湖阴先生壁

(鄂教版五年级下册)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二、选文分析

《登飞来峰》是王安石早期的作品,我们从诗题中知道这首诗是诗人在游览杭州灵隐寺的飞来峰时写下的。诗歌的首联、颔联重于叙事,颈联、尾联则重于抒情。诗人看到眼前美好的景致而发出感叹:“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这样的诗句不仅简单易懂,而且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与此同时也表达了年轻的王安石远大的政治抱负。

《泊船瓜洲》是王安石诗作中的佳篇,王安石钦慕于韩愈,受韩愈“奇崛险怪”诗风的影响,在诗词炼字上相当考究。“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其中“绿”作为典范,被人们所称赞。这首诗是王安石被罢相之后又官复原职时的作品,写在回京的路途之中。京口、瓜洲、钟山这三个地方看似很近,实则相隔甚远,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可以为我照亮回家的路?本诗除了表现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思念,其中还有些许忧愁,官复原职的路上并未见王安石的喜悦,反而表现出他对自己的仕途、国家前途的担忧。

《书湖阴先生壁》是王安石晚年的作品,王安石在这首诗中为我们展现了一派田园风光,这里面再也没有远大的抱负、理想,有的只是寄情于山水的闲情逸致。前两句写湖阴先生家的环境,洁净清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后两句转到院外,写山水对湖阴先生的深情,暗用典故,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山水主动与人相亲,正是表现人的高洁。全诗既赞美了主人朴实勤劳,又表达了诗人退休闲居的恬淡心境,从田园山水和与平民交往中领略到无穷的乐趣。

三、教学设想

《泊船瓜洲》和《书湖阴先生壁》是我们曾经学过的,《登飞来峰》是初中接触到的新内容。三首诗反映出王安石人生的际遇,以时间为线索将作品串联起来,从诗中我们可以读出王安石的人生经历及心态变化。王安石人生经历的变化可以看成绝大多数追求仕途的有志之士的人生经历,我们可以在王安石的个案中去找寻、体会诗人的人生经历共性。

说到王安石,读者们不由自主地会想到王安石变法,王安石虽为诗人、词人,但是我认为他更倾向于去做一个可以使国家富强、百姓安居的政治家。他曾担任参知政事,主持过著名的熙宁变法;他的诗文都与社会、政治或人生的实际问题联系密切,你看《伤仲永》谈的是天赋不可依恃,脚踏实地的学习尤为重要;再看《游褒禅山记》等游记类的散文,王安石也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讨论哲理性的问题:无论做什么事情,要达到超乎庸常的境界,都需要具有非凡的意志、付出超常的努力。他的语言清新隽丽、脱俗自然,没有华丽的辞藻、生僻的字词,就是简简单单、平平实实的语言,营造出了清丽含蓄的意境。基于研究,本课的重点放在:联系诗词创作的背景从诗作上看王安石心境的变化。王安石对待人生的态度的变化是许多诗人所共有的:年少轻狂,心比天高;中年在现实的泥潭中苦苦挣扎;晚年只能寄情于山水。从而引发学生面对飘摇动荡的人生该如何自处自居的思考。

教学伊始我们回顾王安石的一生。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他的一生大致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1069年以前是读书入仕准备变法时期,1059年他毅然进献万言书,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社会政治制度的弊端,受到后来继位的神宗的赏识。

第二时期:1069年到1076年,二次罢相,为主持变法的时期,这一时期王安石的变法饱受争议,以司马光为代表的旧势力根基顽固,经历了两次被罢黜的王安石最后退隐,宣告变法的失败。

第三时期:1076年到1086年,王安石一直在南方过归隐的生活直至去世,这是他人生中的最后时期。

让学生对王安石的人生经历有了大致的了解再来看看他的诗作,也就不难理解其中的情怀了。《登飞来峰》的写作时间是1050年夏天,属于王安石第一时期的诗作,当时他在浙江鄞县(现在的浙江宁波)做知县,任满以后回江西临川故乡,路过杭州的时候,写下这首诗。从“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一句中可以看出当时的王安石意气风发、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了信心,那样敢为天下先的决心、勇气实在令人敬仰、佩服。《泊船瓜洲》作为王安石第二时期的代表作,写作时间是1075年,王安石身为宰相在1074年被罢免过一次,而写这首诗的时候正是第二次被神宗召回担任宰相回京的路上,相比《登飞来峰》中无所畏惧的王安石,此时的王安石我们已经看见了“愁”,这样的“愁”不仅在于对家乡的思念,还在于对国家前途的担忧。《书湖阴先生壁》是王安石退隐以后的作品,是王安石第三时期的代表作,“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从全诗我们看到的是退隐之后醉心于山水的王安石,无奈的王安石。

文本使用:首先教学《登飞来峰》,让学生在首联和颔联中领略美好之景,逐步体会“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表达出诗人的远大抱负。

其次共读《泊船瓜洲》,聚焦诗中关键词“绿”“何时”,再分析诗中意象“春风”“明月”,感受诗人对“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美好景色饱含的无奈,春天又一次来到长江两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看似向月亮发出追问,实则在问自己,我什么时候才可以回家呢?联系王安石的背景再体会其中蕴含的家国愁绪。

最后引入《书湖阴先生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关注王安石的第三创作时期,从诗作中体会,他一生两次为相,有救世济民之志,苦于现实所迫,最后归隐的无奈与无悔,照应我们的标题:尽吾之志,人生无悔。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课题

师导入:他,一生两次担任宰相之职,被称为北宋最伟大的政治家,在改革中孤军奋战,虽败犹荣;他,还是个大文豪,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唐风向宋调的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他,一腔抱负付诸东流,晚年归隐山林,在青山绿水的陪伴下慢慢老去。他是谁呢?王安石。让我们在这三首诗中去了解他,品读他。

(二)少年大志,纯真质朴——直面《登飞来峰》

(1)学生活动:请学生自由朗读《登飞来峰》,感知诗人的形象。用一个词语来形容,结合诗中关键语句作答。

(2)品读“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不畏”:体现出“初生牛犊不怕虎”。(www.xing528.com)

“浮云”:象征着前路的艰难险阻,但是这些困难都是浮云,诗人根本不放在眼里。

“望眼”: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眼睛朝向的方向,那是想要进取的目光。

“最高层”:体现诗人年少时的意气风发,对未来的前景美好的憧憬。

小结:抓住关键词,读出诗人的勇敢、进取、意气风发。

(3)师过渡:年少胸怀大志的他,会实现他最高层的理想吗?我们一同走进《泊船瓜洲》。

(三)中务济世,直抒胸臆——回顾《泊船瓜洲》

(1)学生活动:自由朗读《泊船瓜洲》,诗中哪一个字写出江南之美?请说明理由。

(2)如此美的江南,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你是从哪些关键词中感受到的?

学生:诗人的思乡之情。

学生:从关键词“春风”“明月”“还”可以体现。

(3)师过渡:从这些关键词中我们可以读出诗人对家乡的思念,结合本诗的写作背景,我们还能读出什么呢?

(补充背景)诗人在写作之时,正是第一次被罢相后召回再次担任宰相之职时,诗人之所以被罢相就是和实行的变法相关(孩子们在课前都收集了相关资料,请同学来讲解王安石变法)。

(4)教师:按理说官复原职本是喜庆的事情,诗中为何不见其喜?学生自由讨论。

(5)师小结:的确这首诗中不仅有诗人对家乡的思念,结合背景知识,我们还知道其中含有丝丝忧愁,这样的愁绪来自现实,诗人对自己的仕途、国家的前途感到迷茫,不知道此番去是否可以将变法成功推行下去,所以诗中无喜倒是忧。

(6)师过渡: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变法失败的王安石的人生又走向何处呢?我们继续读《书湖阴先生壁》。

(四)晚年淡泊,山水为乐——再读《书湖阴先生壁》

(1)学生活动:自由朗读《书湖阴先生壁》,回答问题。

①诗人通过什么来表现湖阴先生庭院的干净?

②本诗哪句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好处是什么?

(2)此时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王安石?感悟到了什么?

学生:曾位居宰相的王安石此时或许就是一个身穿布衣的农家老头,当理想无法实现的时候,守着青山绿水虽无奈但也是一种生活。

(3)学生讨论:你认为王安石的一生是失败的还是成功的?请说明理由。

(4)学生活动:从王安石的人生经历中,你都获得了哪些启示?

(5)师小结:像王安石这样的诗人在中国古代文人中有许多,他们都壮志难酬,最后只能寄情于山水,但是他们都是胜利者,因为他们的青春不曾虚度,他们都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过,守得住繁华也耐得住寂寞,尽吾之志,人生无悔。

五、推荐书目

1.易中天.王安石变法[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17.

2.邓广铭.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

板书设计

尽吾之志,人生无悔

——读诗识人知王安石

年少——壮志凌云,胸怀天下;

中年——路漫漫兮,砥砺前行;

晚年——淡泊名利,山水为乐。

(设计:成都市郫都区崇宁小学校 杨 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