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诗《归园田居》课堂教学实录

古诗《归园田居》课堂教学实录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节课我们将《归园田居其一》也就是课文,与《归去来兮辞》和《归园田居其三》作了粗粗的比较,这节课我们再来细细赏读一下课文的这首诗。生1:我觉得好,但具体我也说不上来。

古诗《归园田居》课堂教学实录

师:陶渊明的诗很平易,似乎人人都能读懂。上节课我们将《归园田居其一》也就是课文,与《归去来兮辞》和《归园田居其三》作了粗粗的比较,这节课我们再来细细赏读一下课文的这首诗。大家觉得这首诗好不好?

生1:好。

师:唔,请具体说说?

生1:我觉得好,但具体我也说不上来。

(其他学生笑)

师:噢,好,就是好啊就是好!记得《隋唐演义》里有这样一段,说程咬金和秦琼有一天晚上出去闲逛,见景致极佳,秦琼啧啧赞叹并昂声吟咏;而程咬金也赞不绝口道:“美,真美!啊——真美!就是美啊就是美!

(师看看生1又看看大家。全班大笑)

——课堂上的调侃并不会伤害学生的自尊,而是很好的“催化剂”。

师:程咬金是个粗人,见到美景只会说一个“好”字“美”字。大家觉得陶渊明的这首诗很好,那么具体好在那里呢?希望能从诗歌本身入手,切入意象,体会其所造之境,从而体会意境之美情感之美。

(教室里静静的陷入思考中)

师:谁先来说说?(还是静默)大家看这首诗,课文把它分成几节?

——当提出要求给予提示,学生还是显得有些茫然时,教师提出这个问题的目的是适当降低难度,进一步给予提示。结果在这个问题的提示下,学生打开了欣赏的思路。

生:三节。

师:其实诗歌本身是不分节的,它应该是一个整体。课文这样编排可能为方便我们理解。大家能不能看出编排的意图?

生:第二节写景。

师:那么一、三节呢?

生:抒情

师:对,一、三节相对地是较为直接的抒情。好,现在我们继续赏析这首诗。请大家说说自己的感受,可以是对诗中所写之景所造之境,也可以诗人的情感。

生2:我也说不清楚。我觉得第二节像放电影一样,这样一个一个地放过去。

师:说的很好啊,像放电影!那,你觉得那画面都有些什么特点,给人什么感觉

生2:好像是平静的。

师:“平静”?大家觉得应该是——(略顿与学生一起说)“宁静”。对,感觉这画面应该是宁静,静谧的——

生2:安详的。

生3:我想谈一谈“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师(有些意外):噢,可以呀。

——一学生刚谈到一个话题而下一学生并没有接过茬,而是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意愿谈,可能会使课堂显得有些混乱,但这是学生最愿意的自由状态,允许学生在课堂目标内自由选择自由发言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其思考和表达的积极性。

生3:从表面上来看“虚室”“余闲”写出了诗人生活清贫,而“无尘杂”体现了诗人安贫乐道一尘不染的性格,从而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师:生3是从诗人的性情方面来谈的。谈的不错!

生4(不太自信):我觉得——陶渊明诗里——字里行间透露出朴素的感情。——似乎——就是那种——归隐生活的宁静安闲的体现。

师(点头表示肯定):唔,请坐。

生5:我感觉到文章语言句句都与作者的心情联系起来,而且字字句句把情感表现了出来的。

师:比如说——

生5:例如第二节的写景,我们可以看到作者那种身处佳境,在一种幽静的环境中的欣慰、喜悦。再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一句,表达了作者冲破枷锁获得自由的愉悦。

师:很好。已经试着去接近作者的内心世界,去感受他当时的心情。

(生6和生7同时站了起来。学生笑)

师:大家很踊跃。请女生先说吧?

生6:我觉得陶渊明在写这首诗时,并没有真正开始他的田园生活。

师:哦?怎么说?

生6:我觉得这首诗是他在脱离官场后远远地展望田园生活的一种心境的体现。像第二节中他所构造的田园生活,都是相当自然、宁静和谐的,很有一种诗意的美丽,根本尚未接触农人的那些艰苦与辛酸。

师(频频点头):讲得有道理。

生7:还有。我觉得《其三》(《归园田居》)确实应该是在《其一》(课文)之后写的。《其一》中对田园生活还保持在想象阶段,比较虚,如“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二句。而《其三》中已尝到田园生活的真实,如“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二句可以说是很忙碌了的。那么应该也做不到“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的了。

师:生6讲得很好。能结合《归园田居其三》来分析《其一》,有独到见解!好,生7,该你了。

——这个学生之所以对《归去来兮辞》有比较深刻独到的见解,主要应归功于上一节课。第一节课引入《归去来兮辞》与《归园田居》的比较,并且为了降低难度还引入《归园田居其三》,虽然最终学生并没有自己发现问题的本质,但最后老师的讲解毕竟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深化了他们对这两首诗和陶渊明思想情感的认识理解。这一点由第二节课可见。

生7:我与生6的差不多。不说了吧。

(生笑)(www.xing528.com)

师:来来来,讲讲不妨。

生7:我觉得陶渊明写此文时没有真正融入农家生活,还没有真正成为一位田园之人。若把“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鸡鸣桑树巅”看作一幅画的话,那么我觉得陶渊明应该是站在画前端详的那个人,而不是画中人。就这样。

师:唔,是画外之人,非画中人。说得很形象。(看见生8与旁边同学讨论起劲)生8,你好像有话要说,来,说说看。

生8(慢慢站起来):我能不能说和他们不一样的。

师:好呀,不一样更好。

生8:不是。我是说——我觉得陶渊明并不是像他自己说的那么超脱。

师(有些意外):哦?!

生8:好像是惠能,我记得他说过“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陶渊明既然说“无尘杂”可见他心里还是有“物”的。

师(笑):有意思。惠能有一首偈子,前两句是——

学生:“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师:原来你们都会。生8讲得有道理,不过我觉得这样是否对古人要求过高?因为陶渊明毕竟不是佛家!(生8表示同意。生9手举得高高的)噢,生9有话要讲。

生9:我对刚才生2的观点不甚理解。

(师生集体笑)

——在课堂上学生的思想可真赛过野马!

师(边笑边示意大家安静):生9,莫非这么长时间你就在考虑这个问题么?(生又笑)没关系,请讲。

生9:他说第二节是画面一个一个地切换,镜头一个个地变换。我觉得这是画面的移动,犹似拍摄山水景象。如果是画面切换,显得太动感,反映不出宁静的生活。

师:噢,你认为只是缓慢移动,不是切换。动感不能太强烈,否则破坏宁静的氛围。

生9:是。而且我还认为这画面前面一直没有声音,接着是鸡鸣,很有以动写静的味道。

师:讲得很好,体会很细微。不过鸡鸣而更显宁静,这似乎不是以动写静,而应该是以——

学生:——以声写静。

师:对,是以声写景,以声衬静。说到“以声衬静”,我们自然而然就想起著名的两句——

学生:“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师:我们是不是来比较一下,同样是写“静”,你觉得课文《归园田居》所构造的意境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相比,谁写得更好?

——当学生提出“以声衬静”时,顺势带出这样一个问题,目的是再进一步促进学生赏读诗所构造的意境。因为刚才学生把注意力都集中在诗人的思想情感上了。

生10:我认为是陶渊明的好。因为两句中,前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蝉噪鸟鸣的声音来的清脆,清晰,十分的实在,真实。而“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深巷中”表明声音是一种由远处传来的,鸡鸣的声音也显得深远,因此声音不显得那么实。

师(点头):唔,显得有些模糊,不那么清晰。

生10:且第二节本身的意境就有虚幻、朦胧之感,因此,这里的声音也比较的模糊,不那么脆。总之,我感觉有一种很虚的感觉,这样就显得更静了。

师:虚幻,模糊,这样的静似乎有一种缥缈的感觉。尤其是“狗吠深巷中”,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验:有时你夜半醒来,听到远处隐隐传来狗吠声,你是不是觉得夜格外的寂静,静的恐怖心慌?

学生:哇——

师:而“狗吠深巷中”我感觉深巷中传来的声音也应该是“隐隐”的,偶尔的叫几声,让人感到格外的静。当然这静不是寂静,而是——

生:宁静

生11:我有不同看法。

师:说来听听。

生11:我觉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是描写自然的幽静,没有人的参与;“狗吠深巷中”是描写村落的宁静,是人迹烟火的宁静。我觉得两者是不可相比的。而且人的心境不同,对这两句的喜好也会不同。

师:有道理有道理。心境不同喜好也会不同。我们不一定要厚此薄彼。

——以为《归园田居》的意境更胜一筹。想不到学生会有如此高见。

生12:两首诗所写景都突出一个“静”字,但我认为,仅从写作手法上分析,陶的更胜一筹。

师:噢,从技法上分析比较。

——这个学生跳出了教师给出的讨论范畴,不去讨论意境而来讨论写作手法了!可见自由的课堂宽松的空间促成了思想的活跃和发言的大胆。这样的课堂真是精彩纷呈,让人有应接不暇之感。

生12:陶渊明是用田园生活的笔调无声地描写一个“静”,这个“静”是从字里行间逸透出来的,是读者自己感受得到的。而“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一个“静”字便是大大的败笔。因为它无疑像是在故意提醒读者:看,蝉噪,林多静啊!

师:讲得真好!从技法上分析,显然“蝉噪”两句过于直路,可以说技法“拙劣”;相比之下,《归园田居》同样写静就不露声色含蓄多了,它通篇没有一个“静”,你却处处可以感觉到“静”。这就是所谓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下课铃响)

师:这节课我们是凭自己的能力欣赏诗歌,我觉得大家的水平都很高。看来我以后应该多放手让大家自己来。下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