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喜剧电影问题与对策:借鉴好莱坞模式

中国喜剧电影问题与对策:借鉴好莱坞模式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转型过程中,喜剧电影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网络上高度集中了草根的调侃智慧。喜剧电影中普遍存在抄袭网络段子的现象。但如果喜剧电影像脱了缰的野马一般一味向闹剧狂奔,那就有问题了。可以参考好莱坞的分工体系,有些人负责创造性思维,有些人负责讲故事,有些人负责增加噱头。虽然好莱坞的产业化运作一直饱受诟病,但这种模式对于难度越来越大的国内喜剧电影来说仍然值得借鉴。

中国喜剧电影问题与对策:借鉴好莱坞模式

新世纪以前,喜剧越来越注重“文以载道”的概念,而新世纪以后,喜剧越来越注重娱乐功能,越来越接近古希腊喜剧“狂欢节”的本义。过去他们注重中国文化的幽默意蕴,现在他们用直白夸张的表演代替了含蓄的含义,用滑稽的废话代替了过去的幽默意蕴,主要是通过掩饰人物形象和身体的不协调来让人快乐。在新世纪,它更加注重表达方式的多样化。在转型过程中,喜剧电影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台词的原创性较差

观众的笑点越来越高,如何让观众笑是当今喜剧电影的一大难题。网络上高度集中了草根的调侃智慧。互联网上有无数专业的“段子手”。他们创作段子的灵感来源于他们生活中的一切。它们幽默、风趣、犀利、短小,在喜剧电影中很受欢迎。喜剧电影中普遍存在抄袭网络段子的现象。问题是,虽然偶尔使用网络笑话会增加观众的亲密感和认同感,但如果总是在网络上使用“老梗”,难免会造成审美疲劳,受到广泛批评。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在剧本的原台词上下功夫,拒绝抄袭,保持台词的新鲜,才会让人发笑。

(二)狂欢化有向闹剧转变的倾向(www.xing528.com)

在大众消费时代,全民乐和全民消费是正常的。但如果喜剧电影像脱了缰的野马一般一味向闹剧狂奔,那就有问题了。最明显的例子是邓超2014年的《分手大师》,票房很高,但观众骂声连连,很多人认为邓超太过了。这主要与国内观众长期积累的审美倾向有关,不能适应疯狂的表演风格。因此,培养受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不应该“一口吃个大胖子”,而是要把握尺度。

(三)喜剧创作分工不够精细

喜剧的创作不是一个人独自完成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笑点和视野。有必要让更多的人一起创作。可以参考好莱坞的分工体系,有些人负责创造性思维,有些人负责讲故事,有些人负责增加噱头。虽然好莱坞的产业化运作一直饱受诟病,但这种模式对于难度越来越大的国内喜剧电影来说仍然值得借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