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海监狱工作第七辑:提升教育改造,重塑希望

上海监狱工作第七辑:提升教育改造,重塑希望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是明确重点,开展分类教育。当前限制减刑罪犯是以故意杀人为主的暴力型罪犯,另一类为涉毒罪犯。而后者涉毒犯罪,多为了获取钱财或吸食毒品,因此对涉毒型限制减刑罪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物质成瘾戒除,进行毒品危害教育、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三是发挥罪犯主观能动性,开展针对性的矫治项目。

上海监狱工作第七辑:提升教育改造,重塑希望

一是加强对限制减刑政策的解释和解读。由于相当一部分限制减刑罪犯对具体服刑年限都一知半解,在入监初期,往往会夸大限制减刑给自身带来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限制减刑服刑的上下年限予以解释,避免由于盲目猜测而引起不必要恐慌。二是明确重点,开展分类教育。根据心理特征的分类,对于“劫后余生”型罪犯,可以更多地进行服刑指导规划,引导来访者明确改造目标;对于“一心求死”型罪犯,设计生命教育和生存方式的教育内容,提升其生存意念;对于“抱屈含冤”型罪犯,更多地进行法制教育和认罪悔罪教育,促使认罪悔罪,平衡其心态,也可以根据犯罪原因分类进行校正。当前限制减刑罪犯是以故意杀人为主的暴力型罪犯,另一类为涉毒罪犯。前者多在人际冲突中因情绪激发导致暴力行为。因此,暴力犯罪的限制减刑罪犯的预防与矫正应以情绪控制和人际关系的调适为主。而后者涉毒犯罪,多为了获取钱财或吸食毒品,因此对涉毒型限制减刑罪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物质成瘾戒除,进行毒品危害教育、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三是发挥罪犯主观能动性,开展针对性的矫治项目。在对限制减刑罪犯矫治的项目实施上,由民警来主导实施,充分考虑限制减刑罪犯自己的改造愿望和动力,通过与分级处遇、关押等级的挂钩,为不同犯罪类型的限制减刑罪犯提供菜单式改造项目,让他们根据自身需求,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矫治项目,使罪犯对自己的服刑生涯和改造成绩“看得见、算得出”,避免改造的盲目性,对限制减刑罪犯的自主改造起到正向激励作用。四是利用好家庭资源,建立一个利于其长期坚持行为改变的社会支持网络,提高罪犯长期坚持行为改变的决心。(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