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海监狱工作评估分类教育改造模式

上海监狱工作评估分类教育改造模式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针对短期犯的教育改造方式,应该以惩罚教育为先,在管控好短期犯的行为纪律后,再开展以评估为主导的分类教育模式。因此,短期犯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入监教育增强“惩罚教育”的意识观念,加强对新收短期犯中累惯犯的惩罚教育。同时,不能再将集体教育的形式作为主流,而应当针对短期犯进行出监教育的个别教育,分析个体犯可能回到社会后继续产生的问题,就地解决。

上海监狱工作评估分类教育改造模式

针对短期犯的教育改造方式,应该以惩罚教育为先,在管控好短期犯的行为纪律后,再开展以评估为主导的分类教育模式。因此,短期犯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入监教育

增强“惩罚教育”的意识观念,加强对新收短期犯中累惯犯的惩罚教育。通过队列整训、犯罪危害性教育、重体力劳动训练等手段强化罪犯身份意识;明确新收教育重点,将习艺场所一日操作规范、行为规范养成、学习习惯养成、安全教育、监狱制度学习、荣耻感教育作为入监教育核心内容,编写统一教材;开展分类教育,A、B类主要开展监狱生活习惯养成、短期犯减刑法规政策、初偶犯的心理健康教育、初偶犯的监狱人际关系调试等,C、D、E、F类主要开展累惯犯的心理健康教育、累惯犯的人际关系调试等。

2.在刑教育(www.xing528.com)

针对短期犯的在刑教育,应以增强角色意识、树立正确是非观、培养行为规范等为主。引入价值观、行为礼仪教育等,通过读书活动、服刑人员小讲坛、小品舞台剧等活动形式丰富的教育内容,充分调动短期犯的主观能动性;加强行为礼仪教育,强化遇到警官要喊“警官好”,路遇警官要及时避让,接受教育之后要谢谢警官等行为规范。参照国外成熟的“互帮会”模式,在民警有意识的引导下,采用服刑人员自行组织、代表发言、集体总结的聚会形式,让服刑人员陈述犯罪事实,分析犯罪原因,反省改造得失。

3.出监教育

注重培养服刑人员对社会的认同感和家庭的责任感,将其作为一种在刑教育中价值观教育的延伸。短期犯一般不存在离开社会过久对社会情况陌生的问题,因此不宜采用“模拟应聘”“拥有一技之长”等常规出监教育模式,可以改为邀请成功转化的服刑人员回监区进行现身说法,让这些即将释放的短期犯感受到一种真实的悔过是什么样的。同时,不能再将集体教育的形式作为主流,而应当针对短期犯进行出监教育的个别教育,分析个体犯可能回到社会后继续产生的问题,就地解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