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营养学:基于BMI诊断重度、中度和轻度营养不良

现代营养学:基于BMI诊断重度、中度和轻度营养不良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BMI<18.5为营养不良,BMI<17.5为中度营养不良,BMI<16.5为重度营养不良。

现代营养学:基于BMI诊断重度、中度和轻度营养不良

2.2.5.1 病史

应详细询问喂养和饮食史,采用回顾法了解患者的发病情况与饮食的关系,估算出一日蛋白质和热能的摄入量,对诊断有重要价值。

2.2.5.2 临床表现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临床上有体重下降、皮下脂肪减少、全身各系统功能紊乱的症状和体征。

2.2.5.3 体格测量

1.儿童 生长评价是评价儿童健康与营养状态的一种简单的测量方法。

(1)体重:体重不增或减轻是最早出现的症状。

(2)年龄别身高:是代表线性生长,本质上是测量长期生长不良的指标。

(3)身高别体重:可反映身体比例或生长协调性,尤其对急性生长障碍特别敏感。

(4)年龄别体重:既代表线性生长又代表身体比例。

1995年“全国提高儿童生命质量学术会议”决定我国也参照WHO关于儿童营养不良体格测量的评估标准:①体重低下(underweight)。根据年龄别体重,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参照值相比,低于中位数减2SD,但≥中位数减3SD者为中度体重低下;<中位数减3SD者为重度体重低下。此指标反映儿童过去和(或)现在有慢性和(或)急性营养不良,但单凭此项不能区别急性还是慢性营养不良。②生长迟缓(stunting)。按年龄别身高,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参照值相比,低于中位数减2SD,但≥中位数减3SD者为中度生长迟缓;低于中位数减3SD者为重度生长迟缓。此指标主要反映过去或长期慢性营养不良。③消瘦(marasmus)按身高别体重,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参照值相比,低于中位数减2SD,但≥中位数减3SD者为中度消瘦;低于中位数减3SD者为重度消瘦。此指标反映儿童近期、急性营养不良。(www.xing528.com)

2.成人 体质指数和体重是评价成人健康与营养状态的一种简单的测量方法。

(1)体质指数(BMI):青少年和成人可用BMI来评价。BMI<18.5为营养不良,BMI<17.5为中度营养不良,BMI<16.5为重度营养不良。

(2)体重改变:由于我国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体重值,故采用体重改变做指标更合理,并将体重变化的幅度与速度结合起来考虑。计算公式为:体重改变(%)=[平时体重(kg)-现时体重(kg)]/平时体重(kg)×100%,其评价标准见表4-2-2。

表4-2-2 体重变化的评定标准

2.2.5.4 实验室检查

蛋白质缺乏患者的血清白蛋白和总蛋白值明显下降,当血浆总蛋白<45 g/L、白蛋白<28 g/L时会出现水肿。血清前白蛋白、血清转铁蛋白和结合蛋白如甲状腺素结合前白蛋白、血浆铜蓝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等也减低。一般情况下其血糖、血胆固醇和血尿素氮、肌酐水平也下降。伴贫血时,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也减少。在肾功能正常时,24小时尿肌酐可作瘦体组织状况评价的指标,尿肌酐/身高指数是评价肌蛋白消耗的指标。免疫指标主要有淋巴细胞总数减少、皮肤延迟超敏反应低下或无反应等现象。

2.2.5.5 综合评价

PEM是一个复杂的临床综合征,目前尚无简单可靠的方法对各类型,尤其是亚临床类型进行诊断,大多数需根据主要临床症状、人体测量参数和实验室检查数据进行综合评价(表4-2-3)。

表4-2-3 人体测量和实验室指标的诊断标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