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安雾霾治理调查分析结果揭晓!

西安雾霾治理调查分析结果揭晓!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全面深入地了解民众对西安雾霾的关注情况,本研究团队利用“百度指数”大数据平台,对民众的相关搜索行为进行了监测分析。图1西安雾霾关注群体的年龄分布图1表示的是关注西安雾霾的人群年龄分析。第二部分是问卷的主体部分,包括参与意识、参与意愿、参与行为与参与困境四个方面的调查。

西安雾霾治理调查分析结果揭晓!

为了全面深入地了解民众对西安雾霾的关注情况,本研究团队利用“百度指数”大数据平台,对民众的相关搜索行为进行了监测分析。分析发现,近二十年来,民众对西安雾霾的关注时间段主要集中在近五年,因此本研究重点监测了近五年民众对西安雾霾的关注情况。本研究以“西安雾霾”+“西安PM2.5”+“西安空气质量”为关键词进行监测以此了解民众对西安雾霾的关注走势。

研究发现,民众近五年的平均周搜索次数达到1534次,说明在近五年之中西安市民对雾霾的总体关注度较高。其中,2016年冬季至2017年春季是民众对西安雾霾关注度最高的时间段,2017年1月1日至7日的周平均搜索次数高达34021次,达到近五年的关注最高峰。这些现象的产生可能和此时间段严重的空气污染有关。而在2017年的下半年,西安市民对雾霾的关注度显著下降,这可能和这一时期的空气质量好转有关。

进一步研究发现,西安雾霾2017年11月25日至30日一周的日均搜索次数为3711次,其中11月28日达到这一周的日搜索高峰,峰值为4437。总体来看,这一周内西安市民对雾霾的关注度较高,关注度出现波峰波谷交叉迭现的情况,依此趋势可以推测未来一周的关注趋势基本不会有太大变化。

通过对西安雾霾搜索行为的需求图谱进行分析,因需求图谱是通过用户在搜索该词前后的搜索行为的变化,来表现相关检索词需求。可以看出,民众在搜索“西安雾霾”的前后还搜索了“北京雾霾”“纱窗”“治理”与“PM2.5”等关键词。“北京雾霾”的搜索行为可能表明民众习惯于把西安的情况与北京雾霾的情况做对比,这说明在民众的主观感知里西安的雾霾情况和北京非常相似。“纱窗”与“西安防雾霾纱窗”的搜索行为可能表明为了减轻雾霾对身体造成的伤害,西安民众开始采取一系列的防护行为,说明西安市民对雾霾具备一定的防护意识与知识。“治理”与“措施”的搜索行为可能表明西安民众比较关注政府的治霾行动,希望政府在此有所作为。“西安PM2.5”与“PM2.5”的搜索行为可能表明西安民众对雾霾的整体基本认知较高,知晓雾霾的重要成分。

图1 西安雾霾关注群体的年龄分布

图1表示的是关注西安雾霾的人群年龄分析。由图1可知,年龄为30—39岁的西安市民对西安雾霾最关注,占比50%;其次是20—29岁的市民,占比23%;关注最少的是50岁以及以上的市民,占比仅有1%。

从上述分析可知西安市民对雾霾有较高的关注度,雾霾事关每个市民的健康问题,进入冬防期西安的重污染天气易多发频发,为有效减少机动车污染物排放,促进环境空气质量改善,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西安市在2017年11月20日发布了实施冬防期机动车常态化限行的交通管理通知,开启了市民参与雾霾治理的序幕。市民参与雾霾治理的意愿是否能像其对雾霾的关注度一样高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本研究对“西安限行”的网络舆情进行了专项监测分析。

本研究使用网络数据采集工具Metaseeker抓取网络数据,数据采集使用了分时段采集的方式。抓取的关键词设定为“西安限行”与“西安限号”,在对数据进行去重过滤、去不相关处理后共得相关数据6103条。首先,使用Semantria情感分析软件对所采集的有效文本内容进行情感极性分析,得到如图2所示的情感极性分布图

图2 情感极性分布图

从图2可知,西安市民对“限行”事件的情感极性值差别较大,主要集中在负面与正面的情感属性方面,中性情感较少。占比最多的是负面情感,说明西安市民对政府的限行政策有一定的抵触心理,不愿为了治理雾霾放弃开车出行。其次是正面情感,占比约35%。占比最少的是中性情感,比例仅约9%,说明大部分西安市民对“限行”有自己明确的态度,并且意见分歧较大。

利用词频分析软件SATI 提取关键词,运用Rost Wordpaser进行词频分析,得到如图3所示的“西安限行”舆情的高频词云图。最后利用SPSS24进行聚类分析,得到多维尺度图谱,结合图3分析发现,高频词“不便”“上班”“外出”“工作”“出行”“日常”“生活”所处的维度,可能表明西安市民感觉限行给其生活与工作诸多方面带来了不便;“引起”“要素”“企业”“工厂”“暖气”“供热”“原因”“尾气”“无关”“关联”所处的维度,可能表明了西安市民对雾霾归因的思考,从关键词与前面的结果大致可以看出市民认为引起雾霾的因素是冬季供暖与企业工厂排放的空气污染物和汽车尾气的关系很小;“政府”“责任”“官员”“规划”“治理”“管制”“政策”所处的维度,可能表明西安市民认为雾霾治理的主要责任在政府,雾霾治理效果不佳是政府规划与管制不恰当。以上认知误区可能是导致其对限行不满的主要原因。

图3 “西安限行”舆情的高频词云图

近些年西安市雾霾天气频发,恶劣的雾霾天气严重损害西安民众的身体健康与城市形象,继而可能会引发西安民众对政府治理的质疑。故此西安市制定了铁腕治霾攻坚行动方案,但雾霾治理不可能仅靠政府的单打独斗,它注定是全社会的共同战斗,雾霾治理应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形成多方参与的协同治理模式。公众应是雾霾治理的主力军,但公众在参与雾霾治理的过程中由于受其认识水平、行为动机以及行为能力的制约,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问题,如在上述分析中发现,西安少数市民由于受其认知水平的制约,对政府的限行政策产生了一些不满的情绪,导致其参与不足。那么除了上述问题,西安市民在参与“铁腕治霾”的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只有充分了解了这些问题,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民众参与的积极性。故此,本研究使用问卷调查法采集民意,发现问题,以期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策略。

(一)调查方法与数据来源

本调查采用问卷法调查西安市民参与雾霾治理的意愿,问卷由两大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被调查者基本信息,包括被调查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与职业类型等方面。第二部分是问卷的主体部分,包括参与意识、参与意愿、参与行为与参与困境四个方面的调查。问题选项绝大部分基于李克特五点量表设计,从1分至5分分别为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不确定、同意和非常同意。本调查采用分层抽样与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样本的选取。正式问卷调查周期为201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此次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851份,有效样本在各人口统计学特征上基本呈均匀分布

(二)调查结果分析

1.西安市民参与雾霾治理的意识

参与意识是民众参与雾霾治理的最浅层认知,反映其参与思维激活的难易程度。从表1可知,西安市民对PM2.5的知晓率为72.9 %,说明大部分市民对雾霾都有基本的认知;同时,西安市民对雾霾治理都有较强责任心与参与感,因为调查中62.5 %的民众觉得自己有义务参加雾霾的治理,并且有64.2 %民众觉得自己在雾霾治理中能发挥较大的作用。但西安民众对雾霾治理责任主体的认识略有偏颇,有51.3 %的民众认为治理雾霾是政府的事情,只有44.3 %的民众认为雾霾的形成与自己的生活方式有一定关系。

表1 西安市民参与雾霾治理的意识

2. 西安市民参与雾霾治理的意愿 (www.xing528.com)

参与意愿是民众参与雾霾治理动机的最直接体现,民众的参与意愿越强,其在雾霾治理中付出实际行动的可能性就会越大。从表2可知,大部分西安市民参与雾霾治理有较强的意愿,有80.5%的民众愿意参与雾霾的治理,有87.4%的民众愿意了解有关雾霾治理的宣传知识。但市民的参与意愿都是浅层的,当涉及自身利益时,雾霾治理就要让步,只有47.6%的市民为了减轻雾霾愿意放弃开车选择其他环保的交通方式,也仅有35.5%的市民愿意为购买环保的商品支付更多的钱。并且市民的参与意愿很大程度上受到身边其他人的影响,调查中有80.7%的市民同意身边人的行为会影响自己的参与意愿。

表2 西安市民参与雾霾治理的意愿

3. 西安市民参与雾霾治理的行为

参与行为指的是市民参与雾霾治理中实际的所作所为,参与行为程度的深浅,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民众的参与能力。从表3可知,西安市民的雾霾治理参与能力普遍较低,仅有23.6%的西安市民经常参加某个环保组织,说明绝大部分西安市民在参与雾霾治理中都是单打独斗,但在雾霾治理中这种个体参与的效果是非常有限的,并且也仅有20.7%的西安市民经常参加环保知识讲座,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西安市民的雾霾治理知识较为薄弱。而且,在雾霾治理中西安市民的参与深度也不够,在调查中发现仅有22%的市民会举报企业或个人的空气污染行为。

表3 西安市民参与雾霾治理的行为

此外,本研究还对西安市民,获取雾霾治理相关信息的媒介选择偏好进行了调查,其结果如图4所示,可知西安市民偏好选择新媒体获取雾霾治理的相关信息,其中微信与微博媒介选择最多,占比76.3%,其次是网站,占比25.1%,讲座、宣传手册与图书的选择率最低,故此建议相关部门在做雾霾治理宣传时优先选择新媒体。

图4 西安市民获取雾霾治理相关信息的媒介选择偏好

4. 西安市民参与雾霾治理的困境

参与困境指的是市民在参与雾霾治理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受制度与法律的制约,市民在雾霾治理参与中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问题。西安市民在参与雾霾治理中对政府发布的相关信息较为信任,在调查中有76.5%的市民相信政府公布的环境信息。但西安市民对政府有关雾霾信息的公开度与更新速度满意度不高,从表4可知,仅有45.2%的市民对此表示满意。此外,绝大部分市民认为自己参与雾霾治理缺乏法律与制度保障,持有该意见的市民占82.4%。

表4 西安市民参与雾霾治理的困境

(三)结论与建议

1.公众的参与意愿较为浅层,个人利益应让步于参与行为,应有效利用利益杠杆,激发公众参与意愿

出于理性经济人角色,公众因不愿承担参与雾霾治理的成本,缺乏有效的激励导致公众参与意识不强,因而政府应有效利用利益杠杆,激发公众参与意愿。由于个体的自利性,公众习惯局限于短期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政府可以综合运用利率、税率、价格利益杠杆来引导公众行为。因为公众的参与需付出一定的成本,政府可通过奖励补偿措施鼓励公众对雾霾治理的参与行为,对公众建言献策行为予以表彰和物质奖励,对揭发检举高危污染企业的组织或个人予以奖励,并有效保护其隐私,避免受打击报复。

2.公众的参与能力较为薄弱,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公众的雾霾治理教育,提升其参与雾霾治理的能力

由上述调查结果可知,公众的参与能力比较薄弱,主要以个人参与为主,并且其雾霾治理的知识有限。参与能力直接决定了公众参与雾霾治理的效果,即便公众有参与意愿,因其参与能力不足亦无法有效投入雾霾治理。西安市应充分利用人才、教育和信息优势,提升公民参与的能力。各级环保部门可以定期邀请专业人士举行公开讲座,向公民普及雾霾治理的相关知识;挑选并鼓励一些信誉良好的律师或律师事务所为公民开展环保维权方面的法律援助;政府还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现代化平台听取群众意见,在现代化平台不太普及的地方,设立乡镇、街道等公众意见处理委员会,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将其逐级向上反馈,对于公众提出的举报、意见是否采纳给予及时有效的回应。

3. 相关部门应加大信息公开力度,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

雾霾信息公开共享既是对公民知情权的尊重和保障,也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雾霾治理意识和能力。相关部门应加大雾霾信息公开力度,建立雾霾治理信息发布平台,利用公告、电视与新媒体等媒介及时向公众发布雾霾治理信息;并且还需扩大信息公开的范围,应将空气质量、雾霾形成、雾霾来源、企业排污、政府监管报告等情况公布于众,以便于公众做好自身防护,正确行使自己的监督权利。此外,相关部门还应注重信息公开的时效性,政府要加快网务建设,加速信息更新进度,利用雾霾检测系统,及时、高效、精确地公布信息,以保证信息的时效性。

4.相关部门应健全法律法规,保障公众参与雾霾治理的合法权利

随着西安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西安市民参与雾霾治理的意愿逐渐提高,西安市在保障公众参与雾霾治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也在不断推进,但西安市在通过相关法律推动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道路上,还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为此必须发挥制度创新的潜力和优势,建立科学可行的雾霾治理体系,使得公众参与雾霾治理工作有法可依。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首先,应该完善法律执行过程中公众参与的法律法规,公众作为雾霾治理工作的监督者和参与者,对于政府的雾霾治理工作拥有监督权;其次,公众拥有对自身生活环境状况的知情权,公众对于治理工作的评价能够更好地督促政府的工作,应完善公众评价治理效果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时公布雾霾治理工作的进度和情况,最大限度发挥公众参与雾霾治理的积极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