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数学一年级: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小学数学一年级: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重/难点重点:掌握100 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重/难点分析重点分析:学好数的大小比较,学生就能更好地掌握数数的基本技能,而且能不断体验数的进位和位值概念。借助和两个数接近的整十数进行比较,也就是找一个“标准”。通过比较这两个数与标准的大小便知所要比较的两个数的大小。在此,在比较23和19 时,学生自然会想到以20 为标准。

小学数学一年级: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重/难点

重点:掌握100 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难点:会根据数的位置,比较数的大小。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学好数的大小比较,学生就能更好地掌握数数的基本技能,而且能不断体验数的进位和位值概念。体会数的相对大小,这是发展学生数感的基础。所以,这节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学生后续的知识学习非常重要。

难点分析:虽然学生通过学习20 以内的数,已经积累了一些数的大小比较的经验。但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学生把数的前后顺序关系顺利地转化为数的大小关系,还是比较困难的。

突破策略

一、出示问题情境,利用位值思想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小白兔和小灰兔是好朋友,它俩约定星期天去海边拾五彩的贝壳,小白兔拾了23个,小灰兔拾了19个,你能帮小白兔和小灰兔比较一下谁拾的多吗?

1.借助小棒,利用数的组成,比较“十位不同的两个两位数”的大小。

图1

让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如图1),并结合所摆的小棒,认真思考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比较的过程和方法。因为23 里面有2 个十,19 里面有一个十,所以23 大于19。比较后总结:十位不同的两位数比较大小,十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十位上的数小,这个两位数就小。

2.借助计数器,按数位比较“十位相同,个位不同”的两个两位数的大小。

小灰兔感觉自己拾的有点少,又拾了6 个贝壳。这时你会比较它俩谁拾的多吗?

图2(www.xing528.com)

小灰兔再拾6 个,和以前的19 个合起来一共是25 个贝壳。让学生在计数器上分别表示出23 和25 两个数(如图2),认真思考后,说一说比较的结果和过程。因为23 和25 的十位上都是2,都含有2 个十,说明十位上的数是一样多的。此时,我们就要看个位上的数了,很显然,个位上的两个数一个是3,一个是5,5 比3 大,所以25 大于23。比较后总结:十位相同的两个两位数比较大小,个位上的数大的,这个两位数就大。

以上两种方法,分别利用小棒和计数器模型来帮学生比较数的大小,充分体现了位值的思想。

二、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数感经验和对数的认识来比较数的大小

1.用数数的方法进行比较。

充分利用数数的活动经验,顺着数,后数到的数比先数到的数大。数数好的同学无须一个一个地从1 开始一直数到要比较的数为止。他们可能会5个5 个地数,3 个3 个地数,等等。他们会想办法快速地数到要比较的数。

2.借助和两个数接近的整十数进行比较。

借助和两个数接近的整十数进行比较,也就是找一个“标准”。通过比较这两个数与标准的大小便知所要比较的两个数的大小。在此,在比较23和19 时,学生自然会想到以20 为标准。因为20 是2 捆小棒,23 比2 捆多,即23>20,19 不到2 捆小棒,即19<20,所以,19<23。这是一种很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也为后面学习估算打下了基础。

3.利用线图上的数序来比较。

图3

引导学生自己画一个线图(如图3),在上面按照数数的前后顺序标上数,然后找到要比较的两个数,位于左边的数小,位于右边的数大。

在小学阶段我们完全可以把线图当作一种学习数学的工具,要充分利用好这个工具,要让这种方法在学生的脑海里生根发芽。

4.组织学生讨论以上各种比较方法,说说每种方法的特点,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让学生回家后用所学的知识比较家人的年龄大小。

突破反思

在比较两个两位数的大小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数感和经验,用好每一种比较方法,步步递进。这样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数的意义,加深对数位、计数单位和数的读写的理解和巩固,对位值制、基数、序数这些核心概念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这也是一个促进学生抽象思维发展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如何进行比较和为什么可以这样比。最后引导学生概括出比较两个两位数大小的基本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