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数学一年级:两位数减整十数的教学突破策略

小学数学一年级:两位数减整十数的教学突破策略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重/难点分析重点分析: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之所以重要,主要体现在如何利用位值思想、为什么要相同数位相减上,还体现在一个两位数是由1 个整十数和1 个个位数组成上。另外,学好这部分内容能为后面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作好铺垫。

小学数学一年级:两位数减整十数的教学突破策略

重/难点

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之所以重要,主要体现在如何利用位值思想、为什么要相同数位相减上,还体现在一个两位数是由1 个整十数和1 个个位数组成上。另外,学好这部分内容能为后面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作好铺垫。

难点分析: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计算方法的难点体现在如果学生对数位的意义理解不够透彻,从而导致他们在进行计算时,不知是减几个一,还是减几个十;还体现在学生对减法的意义理解得不够透彻,不会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从数量上观察和思考问题的意识,发展数感。

突破策略

【问题情境】夏天到了,稻田里生长了很多害虫,害虫是水稻的天敌,这可怎么办啊?谁来给水稻捉害虫啊?这时,小青蛙一家三口来到稻田,决定为水稻捉害虫。青蛙爸爸捉了47只害虫,青蛙妈妈捉了30只害虫,小青蛙自己也捉到了6 只害虫。小青蛙一家三口的功劳可真大啊!你想知道这里面有什么问题吗,你想解决它们吗?

1.用小棒摆一摆,小青蛙的爸爸比妈妈多捉了多少只害虫。

小青蛙的爸爸比妈妈多捉了多少只害虫?就是用爸爸捉的害虫减去妈妈捉的害虫,也就是47-30 等于多少?因为爸爸捉的47,可以看成4 个十和7 个一,妈妈捉的30,可以看成3 个十,所以我们在表示爸爸捉的害虫的小棒里直接划掉3 捆小棒,剩下的就是爸爸比妈妈多捉的害虫数(如图1)。列式表示:47-30=17(只)。

图1

2.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小青蛙的爸爸比妈妈多捉了多少只害虫。

先在计数器上拨出爸爸捉的害虫数47,47 是由4 个十和7 个一组成的。因为计数器的十位上一个珠子表示1 个十,所以在十位上拨4 个珠子就可以了,再在个位上拨7 个珠子;拨完爸爸捉的害虫数,再往回拨妈妈捉的害虫数,妈妈捉了30 只。用同样的道理,接着在计数器的十位上拨去3 个珠子(如图2)。最后,我们数一下计数器上呈现的数,十位上有1 个珠子,个位上没有变,还是7 个。直接读出17,就是小青蛙爸爸比妈妈多捉的害虫数。(www.xing528.com)

图2

运用计数器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运算的直观表象,帮助学生理解计算的道理。

3.用竖式图的方法画一画,小青蛙的爸爸比妈妈多捉了多少只害虫。

有了用小棒和计数器计算的方法后,我们可以脱离具体、直观的运算方法,演绎到抽象的方法上来,为以后学生学习列竖式计算加减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方法也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因为是两位数减整十数,所以我们先要认真观察被减数,把被减数47拆成40 和7,直接用拆得的40 去减减数30,得10,再加上被减数的7,结果是17(如图3)。这种方法就是先把47分成40和7,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这种方法简单易操作,学生很容易学会,还能清楚地看出每一个步骤是怎么算的,检查起来也很方便。

图3

4.利用类比和迁移的思想,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请你用自己最喜欢的计算方法算一下青蛙爸爸比小青蛙多捉了多少只害虫?

先让学生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可以同桌合作完成,给予学生独立思考或合作探究的机会,教师观察学生还有哪些方法,发现教与学中孕育出的新方法。对于学生来说,47-6是新知识,但“7-6”学生已经会计算了,这里的关键是引导学生把47 拆成40 和7,这样7 和6 可以先减,然后再把40加上去。整个过程要突出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减,即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减,帮助学生体会数位的概念、数值的思想。

突破反思

学生喜欢用小棒或计数器摆一摆、拨一拨、画一画等方法来进行减法的运算,这是他们在计算领域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迈出的第一步。他们用这种便于操作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从而明白了相同位数上的数才能相减。在动手操作中,他们获得了对数位的理解、对数值思想的运用,这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由小棒到计数器,再到算式的分解式,是计算方法一步步提升的具体表现。计数器比小棒的抽象性强,能更好地体现位值思想。学生通过下面标注数位的计数器及直观箭头,能清楚地看到“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减”,加深了对算理的理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