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状元桥:一个关于熙和湾的传奇故事

状元桥:一个关于熙和湾的传奇故事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朱伟杰说起熙和湾这座状元桥,它的来历实在是有些年代了。新桥通行之日,全村人都来看热闹,都翘起拇指称赞何四娘,村民们还将这座桥命名为“何四娘桥”。小宝和小朋友们在私塾最先学到的四个字就是“何四娘桥”。最后,伍钦差一拍双掌,欢喜地说:“何太夫人,恭喜您了!您家公子正是新科状元!”大家拍手叫好,伍钦差当即叫人送来文房四宝,写下“状元桥”三个大字。状元桥的故事传之久远,直

状元桥:一个关于熙和湾的传奇故事

朱伟杰

说起熙和湾这座状元桥,它的来历实在是有些年代了。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条大路和旁边的小河,在很久以前就存在了。当然,那时候还没有水泥路,而是泥沙路,也没有这么大,却是附近百十个村庄进出永和圩镇和兴宁县城的必经之路。那时候的小河,水流比现在大得多,河床都是乱石。小河挡住了大路,在秋冬季节,人们还可以踩着河中间的大石头过河,如果春夏时节,小河水涨,人们就得沿着河岸往下走,到下游河面宽阔水流较浅的地方过河,然后再绕上来,极不方便。但是,不知为什么,就是没有人想到在这个地方造一座桥。

后来,终于有一个人想到了造桥的主意。这个人是个寡妇,姓何,人们称她为何四娘。老公过世以后,她就带着一个三四岁的儿子,艰难地过日子。他的儿子叫小宝,长得聪明活泼,何四娘下定决心,不管生活多么艰难,也要供孩子读书,参加科考。她打算小宝满六岁就送到北村私塾宋先生那里去读书。可是,北村私塾在河对面,即使在秋冬时节,小孩子跳在石头上过河也令人不放心,如果遇到小河水涨要绕四五里路,那也很不方便。于是,何四娘就想到要在小河上架一座桥,既是为了自家和邻居们的小孩子读书,也方便众多村民出入行走。

何四娘起初想到的是造一座木桥。在她的设想中,这座木桥,中间有桥墩,桥面要有三四尺宽,两边还要有栏杆,小孩子走起来才不会掉下去。自此,何四娘比以前更加辛劳,起早摸黑,织布、耕田、砍柴、帮工,省吃俭用。两三年光景过去,何四娘终于造成了一座木桥,实现了自己的心愿。新桥通行之日,全村人都来看热闹,都翘起拇指称赞何四娘,村民们还将这座桥命名为“何四娘桥”。私塾的宋先生受大家的委托,专门写了“何四娘桥”四个大字,然后刻在石碑上,竖立在桥头。

小宝很快到了读私塾的年龄。小宝和小朋友们在私塾最先学到的四个字就是“何四娘桥”。小宝每天两次跨过“何四娘桥”,读书勤奋,聪明伶俐,回到家里还帮着妈妈做家务。何四娘看到这一切,心如蜜甜,生活再艰辛也觉得值得。

可是,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有一天,私塾还没有放学,县城方向来了一群盗匪,沿路打劫,还抢走了私塾的几个小孩,小宝也被抢走了。为了抵挡官府军队的围剿,盗匪烧毁了何四娘桥,沿着山路远逃而去。在这致命打击之下,何四娘痛不欲生,哭了几天几夜,人都哭晕了。她想投河自杀,已经来到河边了,又想到万一小宝又回家来呢?自己无论如何都要活下去,要找到小宝,要等到小宝回来,要让小宝读书成才、出人头地!从此,她擦干眼泪,东奔西走,到处去求神问卦,到处去寻找小宝。找了一年多也没有结果,她便静下心来,像以前一样认真耕田、织布、砍柴,她相信,她的小宝一定会回来的。

她还要重新造桥,造一座石拱桥。她说,桥头的碑石立在那里,她不能辜负了这个桥名。有的人劝她:你这是何苦呢?言下之意就是:你家的小宝都不再去北村读私塾了,你何必再造这座桥呢?何四娘就答道:四乡八里的老老少少都走这条路,过这条河,我重建这座桥是为了大家方便。再说,我家小宝心里一定永远有这座何四娘桥,我不能让这座桥名不副实。

建造一座石拱桥,谈何容易?比建造一座木桥,要多几十倍乃至上百倍的银钱。一个妇道人家,人单力薄,孤苦伶仃,能成吗?很多人都不相信。但是,何四娘下定了决心,就付诸行动。一天天倍加勤劳,省吃俭用,一个铜钱一个铜钱地积攒下来。她说,我的石拱桥建造起来了,也许我的小宝就会回来了。一眨眼,十年过去了,何四娘积攒的银钱足够建造大半座桥了,她就决定请造桥师傅,开始动工建造。四乡八里远远近近的乡亲都被何四娘感动了,都前来捐钱捐工,几个月工夫,造桥的银钱都够了。第二年,新桥落成,崭新,牢固,雄伟。有人提议为了褒扬何四娘的德行和功绩,应该树立一块更大的石碑。但是,何四娘流着眼泪说道:这块碑石,有我家小宝小时候天天抚摸留下来的痕迹,我看比什么都好,为什么要更换呢?(www.xing528.com)

又过了两三年,小宝还是没有回家。何四娘满头白发了,满脸皱纹了,背也驼了。每天一早一晚,她都要坐在桥头,望着大路的两头,希望奇迹出现。但是,一天又一天过去了,小宝没有回来。不过,这天早上,大路上来了一个长须飘飘的老先生,只见他未到桥头,先放慢脚步,凝视端详对面的山势,来到桥边,又仔细量度几番,接着就连声大叫“好山,好山!好桥,好桥啊!”周围村民不解其意,长须先生就说:“实话告诉你们吧,我是路过贵地的堪舆先生,我看对面的山脊,势若游龙,这是难得的‘蜈蚣飞天’之势,山下这座桥,有风云际遇之势,与蜈蚣飞天相形成趣,此地几年内必有状元!”

何四娘和在座听众都半信半疑。大家屈指一一点来,附近村庄并无读书出众的青少年,唯有何四娘家的小宝从小聪敏好学,却又失踪十几年。因了这个长须先生一句话,何四娘坚信小宝一定还活着,而且活得好好的,说不定什么时候会中了状元才回来。

又过了几年,何四娘桥边又来了两个陌生人,是头戴乌纱帽的官员,一位是朝廷来的伍钦差,一位是当地的郑知县。只见伍钦差站在何四娘桥的碑石旁边,翻来转去反复细看,又叫来当地乡绅和何四娘反复细问这桥的来历,细问小宝失踪的细节。最后,伍钦差一拍双掌,欢喜地说:“何太夫人,恭喜您了!您家公子正是新科状元!”何四娘一听,满腔欢喜,却又疑惑不解,忙问:“此话从何说起?”

伍钦差从头道来。原来当年小宝被匪盗掳掠,带到了江西,准备卖掉。不久以后,匪盗被官府剿灭,小宝被当地大户收养,继续学业。十几年光景,小宝少年得志,科考连战连捷,终于高中状元。多年来,小宝一直思念母亲,但他只记得何四娘桥,不知道家乡在何处,天下之大,无法遍查。这位伍钦差是小宝的同科进士,小宝向他倾吐过心事。恰好这一次他被钦点到岭东赈灾,所到之处他都留意问询当地大小桥梁。因为这座何四娘石拱桥十分出名,所以宋知县就亲自带伍钦差来走一趟。种种因缘巧合,伍钦差帮助新科状元圆了母子相聚之梦!

当地乡绅饶有兴味地讲起何四娘艰苦造桥的故事,讲起前几年长须先生在桥边的预言,伍钦差和宋知县听得动心动肺,当下提议:此桥大有乾坤,何不更名为状元桥?大家拍手叫好,伍钦差当即叫人送来文房四宝,写下“状元桥”三个大字。

后来的故事是新科状元衣锦还乡,何四娘是苦尽甘来,子孝媳贤。状元桥的故事传之久远,直到今天。这状元桥在历史上曾几经损毁,如今的桥是按照原来样子重新修建的。

几百年来,“状元桥”的故事和精神在兴宁民间一直代代相传。崇文重学,发奋读书,为国争光,一直是兴宁客家人的宝贵传统。自宋到清,兴宁籍士子考取文、武进士四五十人,举人两三百人,秀才、监生、贡生数以千计。近现代以来,兴宁市涌现出了包括清华学堂第一任监督刁作谦、台湾逢甲大学校长廖英鸣在内的大学校长近百人,被誉为我国“大学校长”的摇篮。现活跃在全球各地各条战线的兴宁籍专家、教授达三四千人,其中博士生导师近百人,院士五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兴宁籍专家两三百人,享誉海内外的兴宁籍画家100多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