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沟通行为的具体指导方法

沟通行为的具体指导方法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在较为成熟沟通行为形成的具体指导方法,有以下几种。延时法是使用辅助提示使目标沟通行为能安定地形成后,推迟辅助提示的时机,最后在不依赖辅助提示的基础上形成行为的技法。利用对象的日常生活场面,在自由活动和游戏的场面,将与目标沟通行为相关的道具或玩具等,放在眼睛看得到但是手够不到的书架上,是为使对象者不能拿到特意设置的。结果,形成了自发写字的要求行为。

沟通行为的具体指导方法

现在较为成熟沟通行为形成的具体指导方法,有以下几种。

塑造法是行为纠正法中最基础的技法,按照:①有发声之后给予强化刺激;②发出了指导者提示的声音的话,给予强化刺激;③发出了目标声音的话给予强化刺激,其他发音不予应对;④指导者呈示了发音示范之后,对象者发出了同样或是近似的声音的话,给予强化刺激,与示范不同的发音不予应对的顺序进行。首先强化所有声音来提高发声频率,之后以指导者的指示或示范为基础强化发声,慢慢地形成声音示范的模仿,扩展语言的范围。

在目标沟通行为没有形成的情况下,为了提高行为的形成而附加采用的刺激叫作辅助提示(prompt),采用了这种刺激的技法叫作辅助提示法(prompting)。辅助提示刺激包括:①语言辅助提示(搭话和语言指令);②视觉辅助提示(图画、照片、文字、符号手册、手势等);③指导者目标行为的示范(modeling),使用身体的接触和诱导的身体援助(physical guidance)等。在指导时为了避免对辅助提示的过度依存,需要下工夫使辅助提示慢慢消退,促进行为自发形成。

延时法是使用辅助提示使目标沟通行为能安定地形成后,推迟辅助提示的时机,最后在不依赖辅助提示的基础上形成行为的技法。该技法并不是从物理上消退辅助提示,而是逐渐地推迟辅助提示呈示的时间。总之,通过此技法使目标沟通行为在辅助提示呈示之前产生的话,辅助提示就会被消退,目标行为能自发形成。(www.xing528.com)

加藤、小林(1988)关注无语言的、有手指要求反应的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为了实现用声音表达的要求反应,使用修正延时法进行指导。结果,达到了自发地产生发声的要求反应的效果。

随机教学法是,可以在日常生活场面使用的应用型技法。利用对象的日常生活场面,在自由活动和游戏的场面,将与目标沟通行为相关的道具或玩具等,放在眼睛看得到但是手够不到的书架上,是为使对象者不能拿到特意设置的。这时候,使用的道具或玩具,最好是对象者喜欢的,能自发地进行游玩的道具和玩具才更有效果。该方法的流程有如下五项:①指导者等待对象者为了得到道具或玩具进行的自发的沟通行为的出现,②没有发生适当的沟通行为时,指导者应靠近对象,或瞬间与对象者照面,等待行为发生,③呈示目标沟通行为的示范,促进其模仿,④询问“你想要什么”后,等待目标沟通行为发生,⑤目标沟通行为发生后,一边给对象者要求的东西一边与其对话。这个技法的特征是,对象者偶然向指导者发出了沟通行为后,即要利用这个指导机会,选择对象者喜欢的,易出现要求的东西,设定易出现要求的环境,等待对象者采用某种沟通行为对指导者提出要求,没有发生沟通行为的情况下,呈示语言或动作辅助提示,促进目标沟通行为的发生,之后逐渐消退辅助提示。

关户(1996)对有着自闭症谱系障害的男学生采用随机教学法指导其形成书写的要求语言行为。利用在学校找不到需要物品的时机,指导了写出用品名称将其递给老师的要求行为。结果,形成了自发写字的要求行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