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团队分解与愿景策略的沟通

团队分解与愿景策略的沟通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些方面的探讨,都是致力于让公司层面的愿景和策略,能够在下一级的团队层面,得以被咀嚼、反刍、消化和吸收,而在团队成员对此进行咀嚼、反刍、消化和吸收的过程中,“所有感”同样在这一层级的团队中得以被培养,对“为什么做”的认同感得以产生,同时,愿景和策略,也能够有机会得到进一步修正和完善。

团队分解与愿景策略的沟通

当我们明确了工厂层面的愿景和策略,就可以进一步展开下一个层面的赋予目的的探讨——团队层层分解。

对于需要关注的改善部分,在这个层面的探讨上,我们需要做的,是打破原有部门的壁垒,回到流程上来。这个流程,就是关注事项所涉及的整个环节。我们需要看有哪些部门,哪些责任人会以何种角色对这项关注事项起到影响,然后,需要将涉及的人组织起来,以此为团队,展开赋予目的的探讨。

这是对工厂层面愿景和策略的进一步拆解,在拆解的同时,建立跨部门的团队,并展开讨论。在这个层面的探讨上,我们可以就下列问题展开讨论,分享每个成员的看法和回答,以便我们可以达成团队内的共识:

• 工厂领导团队所确定的愿景和策略,对于我们这个团队意味着什么?认同,还是有不同意见?为什么?

• 我们一起最有效工作时,我们的团队如何为这个愿景和策略增添价值?

• 我们如何将这个愿景和策略带到新的水平?这个新的水平意义何在?

• 你能想象到的我们团队能完成的最大胆的事情是什么?它的意义何在?有什么阻碍?

• 我们致力于去做发展新水平及去做最大胆的事情,为什么会激励到我们?(www.xing528.com)

• 我曾见过的或知道的最让我眼睛一亮的做法是什么?

• 我们可以在什么方面做到与众不同,让我们可以从优秀到卓越?

在这个层面上的探讨,经常会看到几种错误

第一种常见的错误,是工厂制定了看上去明确的改善愿景和策略,但是却没有往下一层级进行分解,也就是第二层级的探讨缺失了。缺失了这个层级的后果,显而易见,使得工厂的改善愿景和策略,成了一纸空谈,而没有具体的落实的支持策略,也更没有认同这些策略的团队去为此付出积极的努力。前面分享的那个将物料损耗降低作为改善重点的工厂,就是这种情况。物料损耗的改善,需要哪些职能部门投入参与,各部门人员将以何种角色参与其中,谁是团队负责人,谁是重要执行者,谁是意见提供者,谁收集数据,方方面面都没有明确,更谈不上团队成员对这些活动的认同和赋予目的了。

第二种常见的错误,就是工厂层面的改善愿景和策略的确是有了进一步的分解,但只是简单地、以命令式的方式,交给了某个职能部门负责,而这个职能部门又将其作为任务,交代给相关的其他职能部门去落实。如此一来,这些分解的活动,就只是单纯地服从命令了。这种情况下,往往在很多执行力不佳的工厂,命令式的活动缺乏跟进,人员的意愿也不高,结果就是很多事情不了了之,不见了踪影。

要做好第二个层面的探讨和分解,我们就需要召集跨部门、以系统性思考为指导原则的改善团队,然后在团队成员内,就“为什么做”这个问题,展开讨论。这些方面的探讨,都是致力于让公司层面的愿景和策略,能够在下一级的团队层面,得以被咀嚼、反刍、消化和吸收,而在团队成员对此进行咀嚼、反刍、消化和吸收的过程中,“所有感”同样在这一层级的团队中得以被培养,对“为什么做”的认同感得以产生,同时,愿景和策略,也能够有机会得到进一步修正和完善。有了对“为什么做”的目的和意义的认同,改善团队也就更容易自主地建立起明确的“如何做”“做什么”,从而让愿景和策略落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