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袁氏卧雪楼:中国私家藏书史

袁氏卧雪楼:中国私家藏书史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袁氏卧雪庐为咸丰间崛起之大藏书家,曾称雄一时,压倒群家。又成批得到阳湖孙星衍和长洲何义门藏书十之二三。由此可见袁氏卧雪楼藏书之价值。但袁芳瑛死后,其藏书命运很不佳。木斋指名求书,不得,则运数箱来,令其自理,因而获袁氏书最多。袁氏卧雪楼藏书,据湖南省图书馆刘志盛先生所撰《湖南藏书家简介》记,袁芳瑛生前曾编有《蠹圃书目》二十卷,清末藏书家黄再同曾见其书目四大册。

袁氏卧雪楼:中国私家藏书史

袁氏卧雪庐为咸丰间崛起之大藏书家,曾称雄一时,压倒群家。然人死书散,昙花一现而已。

袁芳瑛(1811?—1859),字漱六,湖南湘潭人。早岁能文,卓然不群。道光乙巳(1845)进士,授编修,由御史出知松江府。其平生惟一大事,即为藏书。在京师时日以搜求书籍为事,获得可观收藏。又成批得到阳湖孙星衍和长洲何义门藏书十之二三。特别是在松江府任,收罗最多。黄浚《花随人圣庵摭忆》有记。文曰:

袁漱六名芳瑛,道光间名翰林也。其平生有一大事,则为藏书,号为近代第一。初漱六出为松江府知府,时江南遭洪杨之役,公私赤立,文献扫地。常州、苏州诸故家藏书以次流布于外,漱六锐意收罗,有见必设法得之,莫能与之竞。江南北旧家典册及卷裛阁、问字堂之片纸只卷皆揽有之,以故所藏书,甲于一世……据云袁罢官归里(作者按:袁氏死于松江知府任,其夫人对藏书极为重视,将图书成捆装箱,携儿女扶柩运回原籍),书载数十船以西,尽移存长沙第中。

袁氏藏书之精富,一时令人惊叹不止。据云明以前《史记》有三十余部,宋元版《汉书》有十余部。湖南督学朱肯夫见之,谓:“东南文献精华,盖在此五间楼中。”(亦见黄浚文)李盛铎见之,言:“袁漱六之藏书,其盛为二百年所未有。”(亦见黄文)叶昌炽更谓:“袁漱六藏书之富,恬裕、皕宋、海源三家皆不能及,为之心醉。”(《缘督庐日记钞》光绪壬辰(1892)十月初四日记)缪荃孙见之则谓:“名钞旧校,触目琳琅,心跃跃然,目炯炯然。”(《元河南志·跋》)傅增湘感叹说:“诧为渊海之藏。”(《长沙叶氏藏书目录序》语)由此可见袁氏卧雪楼藏书之价值。但袁芳瑛死后,其藏书命运很不佳。虽经其夫人短期爱护,最终还是毁的毁,散的散。有一老姨太太,守最精本数橱,扃闭惟谨,不许家人窥。年久屋漏,雨水自橱顶灌入而不知,书悉浸透,某年晒书,则皆黏合不能揭,遂尽焚之。又其子榆生更不肖。不喜故书雅记,堆置五间楼房,积年不问。白蚁累累可见。木斋指名求书,不得,则运数箱来,令其自理,因而获袁氏书最多。异年榆生将数百箱载汉皋竞售,购者麕集。戊子、己丑(1886、1887)又尽运京散售。藏书家郭人漳、曾纪纲叶德辉、王礼培、缪荃孙、易寅村诸人都曾分得一胾。真是其兴也勃,其败也忽,一代藏书大家顷刻灰飞烟灭了。(www.xing528.com)

袁氏卧雪楼藏书,据湖南省图书馆刘志盛先生所撰《湖南藏书家简介》记,袁芳瑛生前曾编有《蠹圃书目》二十卷,清末藏书家黄再同曾见其书目四大册。黄浚《花随人圣庵摭忆》则言:四大本书目在叶焕彬手。而叶氏刊刻《观古堂书目丛刻》并未收入。不知其尚存世否?

袁芳瑛藏书印记也很多,有“袁印芳瑛”、“漱六”、“雪庐清赏”、“雪庐精鉴”、“卧雪庐袁氏藏书”、“卧雪庐所得善本”、“袁卧雪庐考藏”、“手自校定”、“湘潭袁氏藏书之印”、“湘潭袁氏沧州藏书”、“漱六艺之芳润”、“古湘南袁氏藏书画印”、“古潭州袁卧雪庐收藏”等,还有手题“宝汉楼藏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