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私家藏书史:陆心源与皕宋楼

中国私家藏书史:陆心源与皕宋楼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归安陆氏皕宋楼也是晚清四大藏书楼之一。陆心源的藏书,李宗莲所作《皕宋楼藏书志·序》有所简述。其宋元刊及名人手钞手校者,储之皕宋楼中。若站到天一阁角度来说,二家藏书之久远结局,再如天一阁所藏明代方志、明代科举录、家谱及碑帖诸方面则是皕宋楼所不及的。陆心源的藏书处,除皕宋楼外,还有守先阁、仪顾堂和十万卷楼等。编撰有《皕宋楼藏书志》一百二十卷,续志四卷。

中国私家藏书史:陆心源与皕宋楼

归安陆氏皕宋楼也是晚清四大藏书楼之一。但其所藏之书的命运最糟,远流域外他邦,提起不免引人心痛鼻酸。

陆心源(1834—1894),字刚甫,号存斋,晚号潜园老人。浙江归安(今湖州)人。咸丰己未(1859)举人,分发广东南韶兵备道,调闽总办税厘、通商、善后诸局并粮盐道。与署都不和,即弃养归。娱意林泉,以藏书、著述为事。

陆心源的藏书,李宗莲所作《皕宋楼藏书志·序》有所简述。其文曰:

余少识潜园先生于乡校,先生志欲尽读天下书,偶见异书,倾囊必购。后膺特简,备兵南韶。未几丁艰,归装有书百柜。乃复近钞远访,维日孳孳,林居六年何假南面之乐。……十余年来,凡得书十五万卷,而坊刻不与焉。其宋元刊及名人手钞手校者,储之皕宋楼中。若守先阁,则明以后刊及寻常钞帙。按四库书目编序,而以近人著述之善者附益之。念自来藏书未能垂远,今春奏记大府,以守先阁所储归之于公。而以皕宋楼宝藏旧刻精钞所罕见者,辑其原委,仿贵与马氏、竹垞朱氏、月霄张氏例,成藏书志一百二十卷……

天下藏书家为人人推服无异辞者,莫如四明天一阁。然视先生所藏,其不如也有五:天一阁书目卷只五万,皕宋则两倍之,一也;天一宋刊不过十数种,元刊仅百余种。皕宋后三四百年,宋刊至二百余种,元刊四百余种,二也;天一阁所藏丹经道箓,阴阳卜筮,不经之书著录甚多。皕宋则非圣之书不敢滥储,三也;范氏封扃甚严,非子孙齐至,不开锁。皕宋则守先别储,读者不禁,私诸子孙,何如公诸士林,四也;范氏所藏,本之丰学士万卷楼,承平时举而有之犹易。若皕宋则掇拾于兵火幸存,搜罗于鑘断炱朽,精粗既别,难易悬殊,五也。

李文将陆藏强于范藏五论,这只是站在皕宋楼角度说的,文中第三条乃强作对比。若站到天一阁角度来说,二家藏书之久远结局,再如天一阁所藏明代方志、明代科举录、家谱及碑帖诸方面则是皕宋楼所不及的。

陆心源之所以成为大藏书家,日本岛田翰《皕宋楼藏书源流考》别有补记曰:

同治初元,宜稼之书散出,其宋元旧椠、名校精钞,大半先为丰顺丁禹生中丞日昌于观察苏松太时豪夺去,归于持静斋。(略)而其余精帙,俱归于归安陆刚甫心源所有。心源已获郁氏书,富于藏储……(又)上自苕溪严氏芳堂、乌镇刘氏眠琴山馆、福州陈氏带经堂,下迄归安韩子蘧,江都范石湖,(吴中)黄荛圃,仁和平甫、季言二劳,长洲周谢庵,归安杨秋室,德清许周生,归安丁兆庆,乌镇温铁华及元,钱塘陈彦高等,有一无二手稿草本,从飘零之后摭拾之,尽充插架,以资著作。素缥缃帙,部居类汇,遂为江南之望矣。(《藏书纪事诗》卷六)(www.xing528.com)

陆心源的藏书处,除皕宋楼外,还有守先阁、仪顾堂和十万卷楼等。总藏达二十万卷。编撰有《皕宋楼藏书志》一百二十卷,续志四卷。《仪顾堂题跋》十六卷、续十六卷。别编有《归安陆氏旧藏宋元本书目》一种。还有一种《仪顾堂书目》不分卷,为陆心源手写并跋,一册,今藏山西省文物局。另外《北京图书馆普通古籍总目·目录门》著录《陆氏守先阁捐助书》一种,为吴兴图书馆编。

陆心源藏书,在其逝后不久,尸骨未寒,终因清廷腐败,其子亦不肖,在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三月以十万元悄悄售与日人。六月全部藏书舶载东去,成为日本财阀岩琦氏静嘉堂之物,令国人痛之不已。王仪通曾悲吟十二首,可作代表。今录其二首如下:

意轻疏雨陋芳椒,宾客文章下笔骄。

割取书城归舶载,蘋风凄绝骆驼桥。

三岛于今有酉山,海涛东去待西还。

愁闻白发谈天宝,望赎文姬返汉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