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私家藏书史简介-中国私家藏书史:修订本

中国私家藏书史简介-中国私家藏书史:修订本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五代十国的交替,又是一个国家分裂、军阀割据、政权纷争的混乱局面。这为私家藏书开辟了一个新的聚书途径。统观五代十国的藏书家,其身份以中小官吏为最多。五代十国藏书家的藏书来源,除传统的抄写和帝王赏赐外,有相当一部分则是从市场采购而来。私家藏书有文献明确记载设专人管理,也是始见于五代时期。还有两宗私家藏书主动焚毁,也是发生在五代。但在“天成四年,都巷战而败,奔马归于府第,纵火焚之。府库妻孥,一夕俱烬”。

中国私家藏书史简介-中国私家藏书史:修订本

五代十国的交替,又是一个国家分裂、军阀割据、政权纷争的混乱局面。不过,它为时不长,五十年左右即为赵宋王朝所统一。但它在中国图书发展史上却具有重大意义,这个短暂的时代是由手抄传写转入雕版印刷的过渡时代。中国的印刷术,一般的说法是萌芽于唐代,但初始只是在民间和寺院,刻印了极少量的生活杂用与佛经书册。到五代才开始将儒家经典使用于雕版印刷。这为私家藏书开辟了一个新的聚书途径。这个伟大的转变,推动中国的藏书事业走向了一个新的发展纪元。因此,在这短暂而不安的五十年中竟产生了四十余名藏书家,为数并不算少。

统观五代十国的藏书家,其身份以中小官吏为最多。又因国家处于分裂割据状态,所以藏书地点分散在全国南北各地,像王师范、石昂、何鲁在青州;毋昭裔、王锴在蜀;丁、张明远在开封;孙光宪、赵匡凝在荆南;诸钱氏、暨齐物在杭州;郑元素、陈兖在江州,打破了过去多集中于京师一地的局面。

五代十国藏书家的藏书来源,除传统的抄写和帝王赏赐外,有相当一部分则是从市场采购而来。这是由于其时已有了雕版印刷,书籍成了商品供应,为人们购置提供了方便。像后唐的王都“令人广将金帛收市,以得为务,不责贵贱,书至三万卷”(《旧五代史》卷五十四《王都传》)。王惠范“但以金帛购求古书图画,日以披玩为志焉”(《三楚新录》卷三)。

其时还有几位藏书家亲手参与组织了书籍的雕版印刷。《旧五代史》卷一百二十六《冯道传》记:“时以诸经舛谬,与同列李愚委学官田敏等,取西京郑覃所刊石经,雕为印版,流布天下,后进赖之。”又,焦竑《焦氏笔乘》卷四记:“唐末,益州始有墨版,多术数,字学小书而已。毋昭裔请刻版印《九经》,蜀主从之……两蜀文字,从此大兴。”又,后唐和凝,史书记其“凝有集百卷,自篆于版,模印数百帙,分惠于人焉”(《旧五代史》卷一百二十七《和凝传》)。私人著作,自写自印,当以和凝为始。还有,南唐主李璟佞佛,吴越王钱镠亦崇佛,都曾组织人大印佛经、佛像,送人或储藏寺院佛塔中。(www.xing528.com)

私家藏书有文献明确记载设专人管理,也是始见于五代时期。《新五代史》卷四十七《杨彦询传》记:“杨彦询,字成章,少事青州王师范。师范好学,聚书万卷,使彦询掌之。”

还有两宗私家藏书主动焚毁,也是发生在五代。一宗是后唐的王都。都本藏书三万卷。但在“天成四年(929),都巷战而败,奔马归于府第,纵火焚之。府库妻孥,一夕俱烬”(《旧五代史》卷五十四《王都传》)。另一宗是南唐后主李煜,也是“城陷,宫中图籍万卷,尤多锺王墨迹,国主谓所幸宝仪黄氏曰:‘此皆累世保惜,城若不守,尔可焚之,无使散逸。’及城陷,文籍尽炀”(马令《南唐书》卷五)。事败人亡,而殃及藏书,这是独占观念的恶性发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